郝佳寧
(哈爾濱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38)
幼兒歌表演活動以歌唱為基礎,在幼兒了解歌曲內容、掌握歌曲演唱技巧的前提下采取幼兒喜愛、感興趣且易于理解接受的表演活動形式,助推幼兒的個性化表現,讓幼兒在表演實踐中感悟音樂情感、實現思維碰撞、獲得豐富體驗并自然而然地習得知識、學得技巧、積累經驗。新時代背景下,幼兒歌表演指導方式發生深刻變革,教師與幼兒間的關系也出現轉變,幼兒歌表演指導更加注重激發幼兒的潛能、保護幼兒童真童趣、呵護幼兒天性并調動幼兒積極性、主動性,高度重視幼兒在歌唱表演中的創新創造、個性感受。因此,需要積極轉變幼兒歌表演指導思維及策略,綜合發展幼兒的核心素養。
幼兒歌表演是音樂與文學有機整合的綜合性表演藝術形式,具有得天獨厚的語言優勢。優秀的幼兒歌作品不僅包含音樂語言、音樂要素的精妙使用,還涉及與幼兒生活緊密相連的語言文化。換言之,幼兒歌表演以歌唱及表演的形式展現語言的特色、節奏感及用語習慣。如《春雨》《春天》《春天到》等以春季景象為題材的幼兒歌曲的歌詞生動簡潔,其中包含疊詞,如“青青草兒”“紅紅花兒”“春雨滴滴答”“燕子嘰嘰喳”等;蘊含春之色彩,如綠的柳樹,紅的桃花,白的梨花;涉及修辭手法,如“春天在柳枝頭蕩秋千,花兒朵朵開口笑”等,都是幼兒可以在語言表達中所使用的語言素材,通過指導幼兒對照圖畫有節奏、有感情、抑揚頓挫地朗誦歌詞,能夠讓幼兒在歌唱中自然而然地積累語言知識,在日常交流中實現對語言知識的遷移運用,豐富幼兒的語言表達方式,激發幼兒語言表達及交流溝通的內在動因,從而助推幼兒語言能力穩步發展[1]。
幼兒歌表演是學前教育體系的重要內容,也是美育的重要途徑。幼兒歌曲蘊含著童真童趣,作曲家及詞作家從幼兒視角入手,以簡約但不簡單的形式,瑰麗的想象,富有藝術感的方式創作出眾多優秀的幼兒歌曲作品,其題材來源十分豐富,或是表達對四季、自然的喜愛,或是生動細致地刻畫生活場面,抑或是用音樂講述兒童故事,無論何種幼兒歌曲作品都有著獨特形式及深厚內涵,是學前教育中寶貴的資源及精神財富。以幼兒歌曲為依托的幼兒歌表演有著啟迪智慧、陶冶情操、完善品格的教育價值,通過幼兒歌表演,幼兒會徜徉在音樂世界內,認識到不同民族、地區的音樂文化,感受到音樂的美好、多元性及趣味性,在表演中與同伴進行積極交流與互動,說出自己的內心想法、個性化詮釋幼兒歌曲作品、分享自己的表演經驗。在此過程中,幼兒也在積極地發現美、感知美、理解美,并且以自己的方式創造美,在美的事物帶動下,形成美的性格、品格、行為及語言。
幼兒歌表演實際上是幼兒個性化表達、表現的過程。幼兒所處的生活環境、學習理解能力、審美觀念、審美經驗不同,決定其在審美感知力、表現力等方面存在著明顯的個體性差異,在歌曲學習階段,幼兒會對歌曲的內容、塑造的音樂形象等產生不同理解。在歌表演中,不同幼兒也會從不同角度詮釋歌曲,以自己習慣的方式對歌曲進行想象、聯想,選擇與自己內在感受相契合的表演形式,如部分幼兒喜歡手舞足蹈;部分幼兒喜歡邊說邊演;另一部分幼兒則喜歡在大家面前表演。在幼兒歌表演中,幼兒的創新創造力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與挖掘,幼兒在活動中保持專注、思維活躍、情緒高漲,不僅可以采用個性化方式表演歌曲,還能夠在觀察、對比中取長補短,通過借鑒同伴的表演方式、結合教師的指導等進行自主創造,全身心投入到歌表演活動中,不僅可以充分發揮幼兒歌表演的教育價值,有效提升幼兒音樂感知力、表現力、欣賞能力,而且能夠助推幼兒創新創造力的形成、發展及提升。
通過對高職歌表演教學活動進行分析可知,當前常見的教法有“模仿式教學法”“口傳心授式教學法”等,雖然上述教法能達到歌表演教學的目的,但均存在以教師為中心且不注重學生參與的問題,學生很難與教師在課上積極互動,教師無法緊跟學情調整歌表演教學對策,繼而降低歌表演教學質量。[2]傳統幼兒歌表演指導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大方面:其一,缺乏幼兒歌表演情境,幼兒歌表演的趣味性較低,雖然教師注重表演指導,但因幼兒參與度不足、主觀能動性難以發揮,使得幼兒歌表演活動氛圍壓抑、形式固定僵化;其二,對幼兒歌唱技巧及知識的指導不到位。幼兒歌表演以歌唱為基礎,但因幼兒音樂基礎不扎實,導致其在歌唱時難以靈活調節自己的音色,無法使用相應的歌唱技巧,會逐漸弱化幼兒表演的自信心,并且會危害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其三,缺乏游戲化指導策略。幼兒歌表演與普通歌曲表演最為本質的區別為表演主體為幼兒并且有著教育屬性,所以需要結合幼兒特點進行指導。而游戲是幼兒喜愛的活動形式,若游戲化指導缺失,將會降低幼兒參與歌表演的積極性、主動性及創造性;其四,對各類藝術要素的應用及指導不到位。幼兒歌表演是一項綜合性活動,勢必要整合多種藝術要素,但在現階段的幼兒歌表演中,指導重點在于歌唱技巧,忽視音樂、舞蹈等要素的運用,難以綜合發展幼兒的審美素質;其五,缺乏真實的幼兒歌表演平臺,難以讓幼兒獲得真實的表演體驗及感受,不利于幼兒在歌表演中積累經驗、獲得知識;其六,幼兒歌表演后續的總結交流環節缺失,不重視幼兒的反思重構,難以充分發揮幼兒歌表演的教育價值[3]。
幼兒以行動及具象思維為主,在認知事物、學習新知識、積累經驗時通常需要依靠直觀、易于理解并契合其直覺感知特點的形象、場景、畫面。針對幼兒此種思維特點,在幼兒歌表演指導中需要以情境為依托,不僅要借助情境展現歌曲內容,而且要運用信息技術完整呈現與歌曲相關的背景、環境、人物形象、故事情節等,利用情境將幼兒歌表演環節串聯為有機整體,確保幼兒歌表演流暢自然,并且將指導意圖滲透至情境內,通過幼兒與情境間的交互自然而然地獲得歌唱知識及技巧,讓幼兒快速融入歌表演情境中,盡情發揮自身綜合能力。例如,在《鄉間的小路》幼兒歌表演指導中,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或交互式白板呈現鄉村美景,創設小朋友們行走在鄉間小路上的情境,同時播放歌曲,隨著歌詞的變化及情緒的遞進不斷變化小路兩旁的景物,讓幼兒領略鄉村風光,在情境變化中了解歌詞內容,并獲得身臨其境般的感受,從而有效增強幼兒歌表演的趣味性[4]。
新時代背景下,幼兒歌表演指導中幫助幼兒高效率習得歌唱知識、學得歌唱技巧尤為重要??紤]到幼兒音樂基礎不扎實、歌唱技巧不完善。因此,在針對歌唱基本技巧及知識進行指導時,要巧妙運用圖譜,將抽象的音符、節奏等轉化為直觀、生動且有趣的圖像,配合歌曲欣賞、范唱活動以降低幼兒學習歌曲的難度,幫助幼兒建立表演信心,以此助推幼兒歌表演活動的有序、有效開展。例如,在《草原小姐妹》幼兒歌表演指導中,因此首幼兒歌曲背后隱藏著感人的故事,所以可以借助形象圖譜表現歌詞內容,引導幼兒在欣賞歌曲后說說自己對歌曲內容的理解,請幼兒按照聽到的內容排列圖譜,以此幫助幼兒記憶歌詞;除此之外,可以將圖譜演示法應用于幼兒歌表演指導中,用幼兒易于理解的標記體現出節奏節拍的變化,引導幼兒有節奏地朗誦歌詞,再通過范唱幫助幼兒掌握歌唱技巧,可以讓幼兒歌表演指導更具實效性。
游戲是幼兒的天性,相對于傳統的活動而言,滲透游戲要素的活動更能夠激發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幼兒獲得更加深刻、豐富的體驗。新時代背景下,學前教育倡導課程游戲化,在遵循幼兒認知發展規律、遵從幼兒天性的基礎上發掘幼兒潛能,促進幼兒全面均衡發展。因此,在幼兒歌表演指導中,要注重指導與游戲活動的有機整合,綜合調動幼兒的感官,讓幼兒全身心投入到歌表演活動中并體驗到幼兒歌表演的樂趣。例如,在學唱歌曲指導中,可以提煉出歌曲的基本節奏型,在此基礎上開展節奏游戲活動,指導幼兒通過拍手、跺腳等形式配合歌曲內節奏節拍的變化,體會歌曲的律動感及節奏感。再如幼兒歌表演中可以指導幼兒將自己代入到角色內進行扮演游戲活動,放飛幼兒想象翅膀,促成幼兒對歌曲的深度理解,增強幼兒歌表演指導效果[5]。
音樂與舞蹈是情感不同的表達途徑,二者具有極強的內在聯系及邏輯關系,正如“歌以詠志,歌之不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备璩c舞蹈是幼兒與生俱來的本能,因此,在幼兒歌表演指導中,需要滲透音樂及舞蹈要素,注重音樂與舞蹈的結合,結合歌曲內容及內涵與幼兒共同創編舞蹈動作,讓幼兒以歌聲、動作的形式表現出歌曲的情感情緒,以此有效達成活動的情感目標。
新時代背景下,幼兒歌表演的有效指導需要建立在真實的表演舞臺之上。對于幼兒來說,真實的舞臺場景及空間可以最大程度調動幼兒的心理功能及表演積極性,再通過真實表演前的指導、訓練,可以讓幼兒獲得真實的表演感受,進一步激發幼兒對歌表演的喜愛情感。為此,需要依托六一兒童節、國慶節等節日開展主題式幼兒歌表演活動,充分發揮家園共育優勢,整合社會資源,邀請教師、家長等欣賞幼兒歌表演,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錄制表演視頻并發布在網絡平臺上。與此同時,在表演前為幼兒“量身定制”歌曲及表演形式,加強對幼兒歌唱技巧的指導,確保每一名幼兒都可以在原有基礎上獲得提升。除此之外,與幼兒共同布置舞臺,制作表演道具及服飾等,為幼兒歌表演提供支持,讓幼兒在表演中獲得成功感、滿足感及幸福感[6]。
新時代背景下,培育幼兒創新創造力是學前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幼兒歌表演在發展幼兒創新創造力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但在實際的幼兒歌表演中會發現表演活動形式單一、指導策略缺乏針對性,尤其是在幼兒歌表演活動后缺乏總結交流環節,難以激發幼兒的反思意識,無法為幼兒改進及完善自我提供支持。為改善此種幼兒歌表演指導現狀,需要設置總結交流環節,讓幼兒回顧表演過程,說出自己的內心想法與感受。例如,在幼兒歌表演活動結束后,可以開展集中討論活動,借助多媒體視頻展現幼兒歌表演畫面,指導幼兒反思歌表演過程、方法及結果,請幼兒說說歌表演該如何優化改進,如在歌唱時聲音更加響亮、舞蹈動作更加豐富等。在總結交流的基礎上,將幼兒歌表演主動權交給幼兒,指導其自主組織表演活動,與同伴探討表演方式,發展幼兒自主創造能力的同時促進幼兒超越自我。
幼兒歌表演有助于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提升幼兒的審美素養并培育幼兒創新創造能力。新時代背景下,幼兒歌表演指導方式發生深刻變化,傳統指導策略已經不能滿足學前教育需求并呈現出明顯弊端。因此,需要堅持從幼兒角度出發,把握好幼兒歌表演的教育價值,通過創設情境、巧用圖譜、融入游戲、滲透音樂及舞蹈要素、打造表演舞臺、注重總結交流的方式增強幼兒歌表演指導的實效性,讓幼兒在歌表演中獲得真實、豐富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