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廬氏
插花,作為藝術,那是雅人深致、居室點綴、賞心悅目。古人更有興致——“插花歸去蜂隨帽,傍柳行來鷗避人”“插花枝共動,含笑靨俱生”“插花步步行看影,手中掉旅唱吳歌”,不勝枚舉……
不過,也有插花,是大煞風景。
北宋王應麟在《困學紀聞》中稱,“今市中貨物奸偽,無過于汴京”。他說了個故事:汴梁有個賣花大娘,挑著滿擔盆栽鮮花沿街叫賣。乍看,鮮花嬌艷欲滴,然而,喜花者買回家,不幾天,花便都蔫了。仔細一瞧,原來這些花不是栽種而是直接插上去的。這種插花,擺明了是以次充好,既沒有藝術插花的氣韻,又隱瞞了植物失根的真實情況,欺瞞顧客。
自然,不僅僅是汴京“市中貨物奸偽”。周密《武林舊事》中說“買賣貨物,以偽易真,至以紙為衣,銅鉛為金銀,土木為香藥”,說明南宋臨安市場上多以假亂真、以次充好,有用紙做衣、將銅充金、以鉛塊摻進銀錠、借劣木冒充檀香者,令人防不勝防。
據史料記載,造假,兩宋以前,便已有之。
《禮記》中說:“用器不中度,不鬻于市;兵車不中度,不鬻于市;布帛精粗不中數,幅廣狹不中量,不鬻于市;奸色亂正色,不鬻于市。”說質量不合格、規格不達標的貨品禁止上市,反過來也說明,先秦時代已經存在假冒偽劣了。
當然,有比賣花大娘更膽大的。《史記》載:“十七年,得玉杯,刻曰‘人主延壽’。于是天子始更為元年,令天下大酺。其歲,新垣平事覺,夷三族。”說的是,漢文帝時有個叫新垣平的人,將特意刻上“人主延壽”字樣的玉杯獻給漢文帝,編故事說是在黃河處發現的,預兆祥瑞。漢文帝一開始信了,認為國有大喜,不僅改元紀年,還特賜臣民聚會宴飲。孰料,新垣平正得意揚揚的時候,丞相張蒼和廷尉張釋之暗地展開了調查,此事敗露后新垣平被夷滅三族。
這樣的造假可謂登峰造極了。
不過,更多的造假,是像賣花大娘的插花之類。從“進化論”的視角看,賣花大娘的插花恐怕已經“落伍”,因為而今竟然還出現了插樹。
插樹,當然也可以是一種植樹方法,比如有些樹木能夠枝條扦插。然而,也有僅僅是為了應付檢查而插樹的。這種插樹,就屬于“居心不良”的弄虛作假了。
昆明滇池是彩云之南的一顆明珠,原本,那里綠樹成蔭、草木蔥蘢,美不勝收。然而,一度,滇池南岸山坡的樹木被大肆砍伐,搞起了所謂的“環湖開發”“貼線開發”,與湖爭地達到“寸步不讓”的別墅宅第、高爾夫球場等大開發,導致其中的“長腰山基本喪失了生態涵養功能”。
于是,督察來了;于是,插樹這一曠世奇聞“橫空出世”。在前不久中央生態環境督察組進駐后,那個2004年即被叫停卻依然違規經營的“銘真高爾夫球場”,“整改”終于有了動作——昆明滇池國家旅游度假區管委會“采取了緊急措施,鏟除了部分侵占滇池一級保護區的球場,并在鏟除的球場上插樹”。如此插樹,確也煞費苦心。一則,可以堂皇應付督察;二則,“風頭”一過,拔掉所插之樹,刮去球場上所覆的薄薄土層,高爾夫球場便立馬“滿血復活”。
然而,弄虛作假,終究要被問責。
早在戰國時期魏國的《法經》就規定,藥材制假售假將受笞刑,造成人員傷亡要被流放。有宋一代,其《關市令》借鑒唐朝做法,對弄虛作假的懲處同樣十分嚴厲。可見,插花也好,插樹也罷,弄虛作假的把戲被戳穿后,自然難逃其咎。
摘自《檢察風云》2021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