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銀等
“噴”是一種
“自我保護”機制
王海銀(山西太原)
非常贊同《莫做“噴子”》(《雜文月刊》2021年11月下)一文的觀點。人在情緒低落時,偶然發幾句牢騷是正常的,但經常這樣做,就是心理問題了。
據筆者觀察,生活順利、幸福者,極少有人會做“噴子”,“噴子”大多數是人生不得志,或者內心不和諧者。“噴”——貶損、否定一切,遇事總往壞處想,實際上是避免心理受傷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人最重要的行為動機之一,就是證明自我的價值,建立自尊。人在受到挫折、失敗的時候,如果將原因歸結為自己的無能,就會自責,降低自我評價,加深痛苦;反之,如果將原因歸結為社會的陰暗,人性的險惡,就不會影響自我評價,痛苦就可以減少許多。
然而,將挫折、失敗歸咎于環境因素,只可以暫時緩解內心的自責和痛苦,并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反而可能因忽視自省,拒絕自我改造,與環境長期處于緊張狀態,在失敗、痛苦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另外,成天地發泄負面情緒,敗壞他人的興致,很容易惹人厭煩。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用勇氣改變可以改變的,用胸懷接受不能改變的,用智慧將兩者區分開來。人的痛苦大多數是精神性的,而導致精神性痛苦的根本原因,就是遇到不符合自己意愿、情感的事物,既沒有勇氣改變之,又沒有胸懷接納之;或者缺乏區分二者的智慧,有可能改變的不去改變,不可能改變的卻硬要去改變,碰得頭破血流。
筆者非常認同這樣一種說法:當意識到99%的問題都是自己的問題時,修行才算正式開始;而修行,就是證明剩下的1%的問題也是自己的問題的過程。人只能支配自己,而無法支配他人。因此,最明智的選擇,是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不斷地進行自我改造;只有改造好了自我,與環境達成一定程度的妥協、融洽,才能在環境中站穩腳跟,進而循序漸進地改造環境。
踢球扯皮
是壞作風
伊平(遼寧錦州)
為了方便市民辦事,政府開通了熱線電話,實現“一門受理”,但治理還是“多頭”,群眾的訴求難以落實。讀《一門“受理”更要切實“治理”》(《雜文月刊》2021年11月下)。作者陳先生在文中舉出了兩個具體案例,雖然投訴平臺受理了市民投訴,不過只起到了信息分發、傳遞的作用,問題卻沒解決。原因就是有關部門踢球扯皮。
筆者知道這樣的一件事情:王先生發現家里的自來水管在漏水,他試圖自己修理,不料水管突然爆裂,白花花的自來水噴射而出,屋子里很快成了池塘。王先生和家人奮力搶救,但水流太猛而無法控制,便打電話四處求救。他撥通了自來水總公司的熱線電話,總公司說讓他們找分站處理。分站負責人了解情況后,說不應由他們管,讓王先生找物業。物業公司來了兩名工作人員,到王家查看后說不應由他們管。由中午十二點到晚上五點,王家人撥打了多次電話,竟然沒有一個部門表示為此負責。后來,是一位鄰居冒著噴射的水流把管子堵上了。堵住水流,再把水管修好,并非什么艱難之舉。只要有關部門能為百姓的利益著想,就能很快把問題解決。對他們的“踢皮球”,百姓怎能滿意?
有媒體最新報出:河南省商丘某社區書記韓立廣處理居民投訴時稱,“他打12345投訴,我有100個法子對付他。”不是想辦法為百姓解決問題,而是千方百計地對付投訴者,實在可嘆可氣!遇到一件事情,如果沒有好處,某些有關部門便踢球扯皮,搪塞推諉,不管應管之事,不盡應盡之責,不出應出之力。媒體詢問,回答都是理直氣壯,或不歸我管,或人手不夠,或經費短缺……此種現象,實為一種壞作風,有損政府的公信力。竊以為,必須對“拿著俸祿不干事”的尸位素餐者嚴加追責,嚴重者將其清出“隊伍”。
做人要學會堅持
和懂得知止
常永瑞(陜西延安)
讀了《雜文月刊》2021年11月下,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為晚歸女孩留燈十年”照亮了路也溫暖了心》《從范蠡“知止”說開去》兩文,因為讀了它們對我現在的工作和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中《“為晚歸女孩留燈十年”照亮了路也溫暖了心》一文里講了孫大姐夫婦堅持為走夜路女孩亮燈十年,這是需要何等的耐心呀。他們的精神為我今后努力工作指明了方向,我雖然沒有孫大姐夫婦那么大公無私的胸襟,但是我可以以他們的十年堅持為目標,做好自己的事情。作為一名農村小學老師,我要每學期堅持上好兩節匯報課和兩節公開課,一學年就是八節,十年堅持下來就是八十節。這個數字就能充分展現出小學語文或數學每冊教材里你都有一個單元以上的課程內容是可以有把握上好的,如果將來有幸參加省市縣(區)賽講賽教等教研活動,就能做到得心應手。
《從范蠡“知止”說開去》一文里,看到范蠡、蘇東坡(蘇軾)、弘一大師(李叔同)等先賢懂得“知止”,止貪心、停妄念、抵誘惑、守底線,必有所為有所不為。想到我現在兼任的一門課程,七年來七次在區級調研考試中名列前茅,學校對此也給了我一點經濟上的獎勵,對此激起了個別同事的妒忌。就因為這個原因,我在去年秋季開學前就推辭過,建議學校將我原來任教多年的區級調研考試科目安排給他人,學校卻沒有同意,我當時也沒有堅決推辭下去,主要是我認為,作為老師,要以服從組織的安排為本職。明年秋季開學前夕,我將再次堅決推掉這個參加區級調研考試的任教科目,同時要向學校說明,要給他人展示才華的機會,說白了就是給他人創造名列前茅以及獲得獎勵的機會啊!
總之,在這期雜志中,我體會到了堅持干好一件事是需要耐心,更需要有恒心的;做人要懂得“知止”,不能貪得無厭、利欲熏心,要懂得適可而止,要給他人展示才華的機會,也是給自己做人做事留有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