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嘯,邱萌
(睢寧縣人民醫院 心血管內科,江蘇 徐州 221200)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臨床常見心血管疾病,心電圖檢查表現為ST段抬高,此類患者多表現出心律失常、心絞痛、休克等癥狀。目前,經皮冠狀動脈介入 (PCI)是治療急性STEMI的重要手段,但PCI術后加強抗血小板聚集治療對提高臨床療效、改善患者預后至關重要。研究[1]表明,PCI術后應用三聯抗血小板聚集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發生率。本研究探討三聯抗血小板治療急性STEMI患者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75例急性STEMI患者,根據奇偶原則分為對照組(n=38)和觀察組(n=37)。對照組男23例,女15例;年齡43~74歲,平均(60.35±5.88)歲;基礎疾病:高血壓19例,糖尿病11例。觀察組男21例,女16例;年齡42~78歲,平均(60.93±6.25)歲;基礎疾病:高血壓22例,糖尿病9例。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①符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中對急性STEMI的診斷標準[2];②臨床治療資料齊全;③患者或家屬對治療方式知情同意;④依從性良好。排除標準:①對本研究用藥過敏或存在禁忌證;②肝、腎功能嚴重不全;③惡性腫瘤;④凝血功能障礙;⑤降壓藥物難以控制的高血壓;⑥近期參與其他臨床試驗。
1.3 方法兩組患者入院后均完成相關檢查,并在本院行PCI治療,術前給予300 mg阿司匹林(生產廠家: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30078)口服。對照組PCI術后采用常規抗血小板藥物治療:阿司匹林100 mg/d、氯吡格雷[生產廠家:賽諾菲(杭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6410]75 mg/d維持口服治療。觀察組PCI術后采用三聯抗血小板藥物治療:阿司匹林用藥方案與對照組一致,并給予替格瑞洛(生產廠家:AstraZEneca AB,國藥準字J20171077)180 mg/d維持口服治療;同時給予替羅非班泵入治療,以0.075μg·kg-1·min-1劑量靜脈持續泵入24~48 h。
1.4 觀察指標①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心肌酶水平。于治療前后采集兩組患者靜脈外周血,使用日立70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肌鈣蛋白、肌酸激酶及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②記錄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括肝損傷、白細胞減少、惡心嘔吐、血小板減少、皮疹等。③術后對兩組患者隨訪6個月,隨訪方式包括電話隨訪、門診隨訪及上門隨訪,記錄隨訪期間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發生情況,包括心源性死亡、心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
1.5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1.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行t檢驗,計數資料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心肌酶水平治療前,兩組的心肌酶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的肌鈣蛋白、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均明顯降低,且觀察組的肌鈣蛋白、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心肌酶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心肌酶水平比較(±s)
注:與該組治療前比較,*P<0.05。
時間 組別 n 肌鈣蛋白(μg/L)肌酸激酶(IU/L)肌酸激酶同工酶(IU/L)治療前 觀察組 37 6.59±2.61 457.92±101.37 30.89±11.76對照組 38 6.82±2.45 452.66±105.24 31.45±11.44 t 0.394 0.220 0.209 P 0.695 0.826 0.835治療后 觀察組 37 2.01±0.83* 187.92±40.57* 14.23±5.06*對照組 38 2.76±1.14* 216.74±60.58* 17.16±5.87*t 3.250 2.414 2.313 P 0.002 0.018 0.024
2.2 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6.2%,與對照組的10.5%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
2.3 MACE發生情況隨訪期間,觀察組的MACE發生率為2.7%,低于對照組的21.1%(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MACE發生情況比較[n(%)]
目前,急性STEMI經PCI治療后可快速恢復心肌血流灌注,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但PCI術后血小板活化和聚集仍會導致心肌細胞損傷,引發不良事件。抗血小板藥物是目前急性STEMI患者行PCI后常見的治療方案,可有效減輕血管內膜損傷導致的炎性反應。阿司匹林目前已被廣泛應用于冠脈疾病的常規抗栓治療,可通過與環氧化酶發生不可逆的乙酰化使其失活,進而阻斷花生四烯酸轉化為血栓烷A2,發揮抗栓效果[3]。在臨床工作中,單一應用阿司匹林對急性STEMI患者PCI術后抗血小板聚集的效果并不理想。研究[4-5]表明,與單一用藥相比,二聯或三聯抗血小板藥物治療對心肌梗死患者PCI術后心功能的恢復更具優勢。替格瑞洛是一種新型的環戊基三唑嘧啶類抗血小板藥物,與氯吡格雷相比具有藥效時間長、起效迅速的優勢;替羅非班屬于非肽類血小板表面糖蛋白(GP)Ⅱb/Ⅲa受體拮抗劑,特異性高,通過競爭占據血小板受體連接區域發揮抗血小板聚集的功效。
近年來,關于PCI術后應用三聯抗血小板藥物治療的臨床效果和安全性仍然存在爭議,如何權衡患者預后及不良事件是目前需要面對的重要問題。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的肌鈣蛋白、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低于對照組,提示與常規抗血小板治療方案相比,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替羅非班三聯抗血小板治療可有效減輕急性STEMI患者的心肌損傷,與倪楚民等[6]的研究結果一致;兩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無顯著差異,但隨訪期間觀察組的MACE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提示三聯抗血小板治療不會明顯增加不良反應發生風險,并能有效減少院外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發生。
綜上所述,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替羅非班三聯抗血小板藥物可減輕急性STEMI患者的心肌損傷,降低MACE發生風險,且用藥安全性良好,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