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閣,崔亮亮
(駐馬店市中心醫院 消化內科,河南 駐馬店 463000)
慢性胃炎是消化內科常見的一種疾病,主要臨床表現為出血、上腹部疼痛、貧血與消瘦,嚴重者甚至會發生癌變[1]。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壓力的增加,慢性胃炎發病率不斷上升。目前我國診療技術快速發展,慢性胃炎治愈率明顯提升,但其臨床治療多以控制癥狀為主,這就要求患者具有較強的自護能力[2]。常規護理僅針對患者的基礎疾病,忽視了患者的主觀能動性,導致患者自護能力欠佳。Orem自理理論依據患者個體差異、自理缺陷設計了完全補償系統、部分補償系統、支持教育系統三大系統,不同理論支撐下的護理模式均能改善患者的自護能力[3]。本研究探討基于Orem自理理論的護理干預對慢性胃炎患者自護能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108例慢性胃炎患者,采用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54例。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研究組接受基于Orem自理理論的護理干預。對照組男32例,女22例;年齡25~84歲,平均年齡(50.22±3.11)歲;病程2~15年,平均病程(8.48±1.26)年。研究組男30例,女24例;年齡24~85歲,平均年齡 (50.83±3.46)歲;病程2~16年,平均病程 (8.38±1.24)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納入標準:①符合慢性胃炎臨床診斷;②無精神病史;③自愿參與。排除標準:①病例資料不完整;②合并惡性腫瘤;③合并嚴重的器質性病變;④急性上消化道出血;⑤拒絕參加。
1.3 方法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研究組接受基于Orem自理理論的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以Orem自理理論三大系統為主,進行護理干預:①完全補償系統:該護理系統屬于完全依賴型。護理人員應全程讓患者主動配合護理模式的開展,引導患者采用運動宣泄方式發泄不良情緒,同時可采用暗示法來調節心情,提升患者的配合程度;對于依從性差的患者,可采用一對一模式,讓患者充分認識到慢性胃炎是可控的,以提升患者的依從性。②部分補償系統:該護理系統屬于中度依賴型。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喜好來制定個性化飲食指導,囑咐患者清淡飲食;同時根據患者個人身體素質及疾病控制情況來制定針對性的運動計劃,采用交替式運動來鍛煉身體;每日播放輕快的音樂,舒緩患者的情緒,指導其正確調節呼吸。③支持教育系統:該護理系統屬于輕度依賴型。患者無需他人協助,護理人員通過健康宣教方式引導患者,強化患者的疾病認知,提升自我護理能力。
1.4 觀察指標①自護能力:采用自我能力評價量表[4]評價患者的自護能力,該量表包括自護責任感、自護技能、自護概念、健康知識4個條目,每個條目滿分為10分,分數越高,患者的自護能力越強。②生活質量:采用生活質量評分量表[5]評價患者的生活質量,該量表包括生理狀態、心理狀態、獨立性、社會關系4個條目,每個條目滿分為10分,分數越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
1.5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2.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自護能力研究組的自護責任感、自護技能、自護概念、健康知識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自護能力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的自護能力評分比較(±s,分)
?
2.2 生活質量研究組的生理狀態、心理狀態、獨立性、社會關系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
慢性胃炎疾病發生率在消化內科占據首位。慢性胃炎可分為淺表性、糜爛性、萎縮性三種類型,不同類型的慢性胃炎其臨床表現也存在一定差異[6]。淺表性慢性胃炎臨床表現為消化不良,糜爛性慢性胃炎臨床表現為上腹部疼痛、出血,萎縮性慢性胃炎臨床表現為消瘦、貧血。隨著診療技術不斷發展,現今對慢性胃炎的研究不斷深入,治療手段也得到了更新,臨床治愈率大幅度提升。慢性胃炎的臨床治療多以控制癥狀為主,而疾病控制多依賴于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是保證患者疾病控制能力的關鍵[7-8]。Orem自理理論認為,患者進行自我照顧是護理的核心,因此該理論也被稱為“自我照顧模式”[9]。Orem自理理論根據患者個體自理缺陷設計了三種不同的護理補償系統,即完全補償系統、部分補償系統以及支持教育系統。該理論注重護士對患者疾病狀況及個體差異的分析,評估患者哪部分需求尚未被滿足,針對患者個體面臨的自理需求給予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以滿足患者自我照顧的需要。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的自護責任感、自護技能、自護概念、健康知識等自護能力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分析原因為,基于Orem自理理論的護理干預強調對不同的患者予以不同的支持,進一步弱化了個體差異所致的護理差異,有利于增強患者的自護能力;給予健康宣教的同時,糾正患者的錯誤認知,了解并分析問題,提高患者對慢性胃炎疾病的認知,有利于強化患者的疾病自我控制責任感。本研究結果亦顯示,研究組的生理狀態、心理狀態、獨立性、社會關系等生活質量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 (P<0.05)。分析原因為,基于Orem自理理論的護理干預有別于常規護理,根源在于對不同缺陷及不同差異的患者分別給予不同的補償系統,采用運動宣泄、心理暗示等方法疏導患者的不良情緒,同時給予飲食干預,確保治療期間的營養供給,采用交替式運動方式讓患者鍛煉身體,調理脾胃,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基于Orem自理理論的護理干預可有效提高慢性胃炎患者的自護能力,改善其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