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麗,趙丹,宋亞楠
(鄭州市骨科醫院1骨腫瘤骨病二科,2上肢骨科,河南 鄭州 450000)
股骨頭壞死是骨科常見的難治性疾病之一,也是造成青壯年殘疾的常見原因。目前,臨床多采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股骨頭壞死患者,采用人工髖關節假體替換壞死的髖關節,可有效促進患者髖關節功能恢復,但手術過程中容易損傷髖關節周圍組織,影響患者康復進程[1]。為避免股骨頭壞死手術后的遷延反復,患者出院后仍需保持科學、合理的生活方式,規范自身行為[2]。隨著互聯網技術和新媒體的快速發展,網絡化健康教育在臨床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基于此,本研究對比分析微視頻健康教育與微信健康教育在股骨頭壞死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20年2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行髖關節置換術治療的90例股骨頭壞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微視頻組和微信組,各45例。微視頻組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齡26~62歲,平均年齡 (51.49±3.27)歲;學歷:初中9例,高中24例,大專及以上12例。微信組中,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齡24~63歲,平均年齡(51.17±3.34)歲;學歷:初中8例,高中23例,大專及以上14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護理干預,包括口頭康復訓練宣教,發放康復鍛煉手冊,給予飲食指導,告知術后康復訓練方法、注意事項等。微信組在常規護理干預基礎上實施微信健康教育,具體內容如下:①建立微信公眾號,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向患者推送術后康復鍛煉相關注意事項。②出院后指導患者按照公眾號發布的內容進行功能康復訓練,囑患者定期復查。③建立微信群,群成員包括主治醫師、護士長、專科護士、責任護士和患者,分期發送圖文資料至微信群,指導患者按照步驟學習相關知識,并及時答疑患者的解惑。微視頻組在常規護理干預基礎上實施微視頻健康教育,具體內容如下:①成立微視頻健康教育小組,小組成員包括高年資主治醫師、護士長、專科護士、責任護士,小組成員均熟練掌握髖關節置換術后康復訓練方法。②建立術后康復微信群,由護士指導患者熟練掌握微視頻相關功能,同時添加患者好友。③每周一、周三在微信群推送髖關節置換術后康復訓練相關內容,展現形式為視頻+圖片+文字,督促患者按照視頻內容進行康復訓練;每周二、周五晚17:00,小組醫生在線答疑,確保患者對視頻內容能夠充分理解。④患者出院后1周、2周、4周進行微信視頻溝通,觀察其手術切口恢復情況,判斷是否發生切口感染、關節脫位等,并囑患者定期來院復診。兩組患者均連續干預至出院后4周。
1.3 觀察指標①髖關節功能。于干預前后采用Harris髖關節評分量表評估兩組患者的髖關節功能,分為功能(50分)、疼痛 (40分)、畸形 (5分)、活動度 (5分)4個維度,得分越高則髖關節功能越好。②自我管理能力。于干預前后采用我院自制的自我管理能力量表評估兩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包括生活行為、休息與睡眠、運動、飲食、用藥依從性、自我病情監測、心理疏導、定期復診等8個維度,每項得分0~4分,得分越高則自我管理能力越強。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髖關節功能干預前,兩組的Harris髖關節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的Harris髖關節評分均高于干預前,且微視頻組的Harris髖關節評分明顯高于微信組 (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Harris髖關節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的Harris髖關節評分比較(±s,分)
?
2.2 自我管理能力干預前,兩組的自我管理能力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的自我管理能力評分均高于干預前,且微視頻組的自我管理能力評分明顯高于微信組 (P<0.05)。見表2。
表2 兩組的自我管理能力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的自我管理能力評分比較(±s,分)
注:與同組干預前比較,*P<0.05。
組別 n 生活行為 休息與睡眠 運動 飲食 用藥依從性 自我病情監測 心理疏導 定期復診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微視 頻 組 45 1.25±0.21 2.04±0.51* 1.01±0.18 1.97±0.46* 0.76±0.18 1.87±0.37* 1.33±0.30 2.11±0.53* 0.81±0.26 2.34±0.62* 0.85±0.18 2.03±0.46* 0.96±0.27 2.10±0.49* 1.21±0.35 2.16±0.63*微信 組 45 1.27±0.26 1.80±0.47* 0.97±0.22 1.61±0.39* 0.80±0.19 1.61±0.31* 1.31±0.34 1.89±0.42* 0.79±0.25 2.07±0.51* 0.83±0.20 1.80±0.34* 0.99±0.31 1.87±0.44* 1.24±0.36 1.83±0.48*t 0.401 2.321 0.944 4.004 1.025 3.613 0.296 2.182 0.372 2.256 0.499 2.697 0.490 2.343 0.401 2.795 P 0.689 0.023 0.348 0.000 0.308 0.001 0.768 0.032 0.711 0.027 0.619 0.008 0.628 0.021 0.690 0.006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是治療股骨頭壞死最常用的手段之一,但術后容易誘發感染、假體松動,以及存在需要二次置換等問題,故加強對患者的健康教育至關重要[3]。近年來,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網絡化教育已經被人們廣泛接受,且具有低成本、高信息量、易傳播等優勢。宋萍等[4]采用微信公眾號平臺對全髖關節置換患者實施健康教育,明顯提升了患者術后肢體功能和肌肉功能的康復效果,糾正了患者對疾病的錯誤認知。但微信側重于文字和圖片,對于文化程度較低、理解能力較差的患者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微視頻采用視聽講解配合生動的畫面,將信息準確地傳達給患者,具有直觀、形象等優點,可吸引患者的注意力,同時增強患者對健康教育內容的理解[5],在文化水平較低和理解能力有限的患者中也能取得較為滿意的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微視頻組的Harris髖關節評分、自我管理能力評分均明顯高于微信組(P<0.05),提示與微信健康教育相比,微視頻健康教育能夠改善股骨頭壞死手術患者的髖關節功能,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優勢更加明顯。分析原因在于,微視頻健康教育形式新穎、內容豐富,可有效激發患者的學習興趣,加深患者的印象;微視頻可反復觀看,便于患者及時糾正不良行為,能更好地滿足患者獲取信息的需求,有效提升其功能鍛煉依從性,對髖關節功能的改善、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與微信健康教育相比,微視頻健康教育能夠更有效地改善股骨頭壞死手術患者的髖關節功能,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