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瑞娟
信息技術的日益普及,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融合,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還能促進學生綜合能力和學科素養的全面提升。
一、小學語文信息化教學優勢
1.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現在的學生大多熟悉科技產品,能靈活地使用電腦,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合理巧妙地利用信息技術,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
2.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廣泛應用,不僅可以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還能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教師將課本中學生理解不透的知識,借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創設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豐富教學資源,可以巧妙地突破重點、難點,為學生打造高效而又生動的課堂。
二、開展小學語文信息化教學的策略
1.提升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運用信息技術,首先就要提升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學校應大力提高教師隊伍的信息化水平,強化信息化意識,對教師進行具有針對性的信息技術培訓,加強溝通交流,增強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使其將信息技術合理地應用到教學與管理當中,打造優秀的教師團隊,促進整個學校的信息化建設水平。
2.信息技術助力課程教學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PPT課件,對學生即將要學習的課程進行總結和歸納,突出學習的重點,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例如,在執教《有趣的動物》一課時,教師可搜集有趣的動物圖片或紀錄片做成課件,課堂上運用課件給學生科普動物的習性及生存環境,增長學生的見識。同時,教師還可以為學生科普一些平時接觸不到的動物,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3.信息技術實現拓展延伸
教育應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既要幫助學生學習教材知識,還要對其進行知識的拓展延伸。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對教材進行拓展,增加課堂的互動性及趣味性,開闊學生的視野。例如,在執教《傳統節日》一課時,針對中秋節,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將學生帶入到教學情境中,豐富課堂內容,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為今后的語文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綜上所述,教師應從實際出發,順應時代趨勢,及時更新教學理念,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力量,以學生全面發展為基礎目標,豐富課堂環境,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建立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為學生奠定扎實穩固的語文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