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丙智,男,1956年4月出生,陜西扶風人,1983年原西北農學院果樹專業畢業,分配到陜西省果樹研究所工作,1993年7月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曾擔任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學院果樹系教授、副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兼任陜西省果樹研究所副所長、國家蘋果產業技術體系栽培與機械研究室主任;第八屆中國園藝學會理事、果樹專業委員會會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次獲國家科普先進工作者、1次獲國家科技助力精準扶貧先進個人。自1999年起一直擔任寶雞市農業科技顧問,并曾任寶雞市政協委員。2017年退休后擔任寶雞蘋果研究院院長、千陽西農蘋果試驗示范協會會長、千陽蘋果矮化自根砧苗木協會會長。1996年1—7月去新西蘭學習半年,并多次去日本、法國、美國、意大利、韓國等國家考察交流。共出版著作30部,發表論文300余篇,獲省部級科技成果獎14項,獲國家發明專利13項。
自古以來我國的蘋果栽培一直采用免套袋技術,但20世紀80年代中期,因蘋果出口農藥超標等問題,我國從日本引進了蘋果套袋技術,在預防蘋果病蟲害、提高果實外觀品質、降低農藥殘留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已經成為我國蘋果栽培的常規技術。但近年來,隨著我國農村勞動力的減少、老齡化的到來及套袋用工成本的大幅度上漲,有些果農又開始采用免套袋栽培技術。隨著我國農藥生產質量的提高及高毒、劇毒、高殘留農藥的禁用及對生態保護的高度重視,蘋果農藥殘留的安全問題已經基本解決,免套袋栽培也逐漸成為蘋果栽培的必然趨勢。
筆者在陜西省蘋果科技重大專項(2020zdzx03-06-01)的支持下,2020—2021年利用2年時間多次赴云南、四川、陜西、甘肅、寧夏、山西、河南、西藏等省(自治區)的蘋果產區幾十個縣調查蘋果免套袋栽培技術,現將調查結果總結如下:
1 套袋與免套袋的果實價格及經濟效益比較
栽培蘋果的目的是獲取經濟效益,通過2年在各地調查,嘎拉蘋果套袋與免套袋相同質量標準下每千克差距1元左右,一般嘎拉套袋果每千克4元,免套袋果每千克3元。但富士類差距較大,在甘肅天水市麥積區調查,免套袋蘋果每千克4.4元,套袋蘋果每千克6.4元,一般套袋蘋果比免套袋蘋果每千克高出2元。套袋的成本為每千克1元左右,對容易著色的紅色嘎拉品種套袋與不套袋效益差距不大,果農容易實施免套袋技術;對不容易著色的富士品種,套袋蘋果銷路快、價格高,果農多數愿意繼續進行果實套袋。
2 套袋與免套袋的果實品質及病蟲害防控比較
2.1 套袋與免套袋的果實外在品質
通過多年生產調查,套袋蘋果顏色特別鮮艷,上色快,皮孔特別小,果銹少,可以顯著提高優果率(圖1)。但免套袋蘋果上色慢,顏色暗紅色,皮孔大,果銹多。在套袋與免套袋比較中,最大的差別在這一方面,免套袋的果面無法與套袋的果面相比較,從蘋果的商品消費上講,外觀品質比內在品質更重要,套袋的外觀品質特別好。當然,套袋蘋果在農藥殘留方面的安全性更高。
2.2 套袋與免套袋的果實內在品質
上百次果實內在品質分析比較的結果顯示,免套袋蘋果的含糖量、硬度、風味、香氣均比套袋蘋果要高,其中含糖量要高出1~2個百分點。如果不考慮果實的外觀品質,肯定免套袋蘋果好吃。但在超市調查發現,消費者購買蘋果的想法,首先選擇顏色艷、好看的套袋蘋果,對內在品質考慮很少。因為含糖量、硬度僅高出1~2個百分點,許多人感覺不出來。
2.3 套袋與免套袋的病蟲害發生情況
套袋蘋果與免套袋蘋果比較,第二個較大差別就是免套袋病蟲害嚴重,噴藥次數要多,其中桃小食心蟲、梨小食心蟲及果實炭疽病、果實輪紋病發生較為嚴重。筆者在陜西澄城縣一個100公頃蘋果園連續2年調查,其中有10公頃進行了免套袋栽培,在噴藥次數相同情況下,套袋果園沒有果實桃小食心蟲及炭疽病、輪紋病發生,但免套袋果園的果實桃小食心蟲及炭疽病、輪紋病發生率高達30%以上,損失慘重。
3 蘋果免套袋栽培關鍵技術
3.1 合理噴施免套袋產品
筆者2021年在千陽、天水、淳化、寧縣等試驗和調查,其中在千陽縣南寨鎮吳忍耐、草碧鎮時海軍果園試驗。目前免套袋產品主要有兩類產品,第一類是保護性殺菌劑,第二類是葉面肥。其中第一類以果康寶廠家的果優寶保護性殺菌劑為主(果亮寶、果袋寶),使用濃度400~500倍,從5月10日左右開始,每隔20天左右噴布一次,共噴布5次,可以同時代替保護性殺菌劑,合計每畝成本70~80元,果面無銹,果點小,有亮度(圖2)。第二類是葉面肥,有寶雞廣仁公司生產的貝麗靚果(圖3)、陜西楊凌生產的皮爾瑞俄鈣膜、西安科技大學的蘋果面膜。這些產品的主要成分是鈣、硅、高脂膜等,5月20日以后開始噴布,每隔20天左右噴布一次,共噴布5~8次。果面有亮鮮度,果銹少,每畝成本250元左右。
3.2 果園光照條件要好
果園光照條件與病蟲害防控效果和葉片光合效率及果實著色關系密切。實施免袋栽培的果園,行間要有1~3米的作業帶,株間枝條交叉度不要超過10%,喬砧果園冬季修剪后每畝留枝數量4萬~5萬條,矮砧果園留枝數量6萬~8萬條。并在采收前1月左右進行秋季修剪,疏除背上枝及嚴重的遮光枝。另外,立地條件也很重要,在高海拔地區的云南昭通、馬龍、寧蒗,四川鹽源,西藏林芝、山南,新疆阿克蘇、喀什、伊利等地區,光照時間長,蘋果基本都不套袋,著色艷麗、品質極好。在陜西、甘肅、寧夏的海拔1000米以上地區,蘋果普遍著色好,容易實施免袋栽培,但在較低海拔600~800米地區,光照條件差,樹冠偏大,果實著色較差,采用免袋栽培難度較大。
3.3 多噴農藥防控病蟲害
30多年來各地積極推廣蘋果套袋栽培及農藥安全生產技術,減少噴藥次數,生產綠色或有機產品,對保證蘋果果實安全非常重要。蘋果園常見的桃小食心蟲、梨小食心蟲及果實輪紋病、炭疽病基本絕跡,但開始推廣免袋栽培技術后這些病蟲害又開始抬頭,并嚴重發生。因此,對免套袋果園病蟲害防治比套袋栽培多噴藥3~5次,特別要防控桃小食心蟲及果實炭疽病、輪紋病、黑星病。對桃小食心蟲,在性誘劑預測預報的基礎上進行地面和樹上防治,5月下旬至6月中旬是越冬桃小食心蟲幼蟲出土始盛期,應抓緊進行地面防治,每畝用50%辛硫磷或48%樂斯本0.5千克,對水75千克噴灑樹盤。樹上噴藥:6月中旬在桃小食心蟲成蟲開始陸續產卵期,當田間卵果在1%~1.5%時進行樹上噴藥。藥劑可選用阿維菌素類農藥3000~4000倍液或高效氯氰菊酯、氯蟲苯甲酰胺等。以后每10~15天噴1次,連噴2次。
3.4 樹盤鋪反光膜
筆者2019年去日本考察,日本的套袋蘋果面積已經從80%下降到10%左右,但日本的免套袋蘋果園,100%在采收前樹盤鋪反光膜,促進果實著色。通過調查認為,從采收前1個月開始,即套袋果除外袋時對免套袋果園地面覆蓋反光膜,對促進著色特別重要(圖4)。
3.5 推遲采收
套袋富士蘋果為了在雙節前后早上市,果農采取早套袋、早脫袋的方法,爭取早著色、早上市。但免袋栽培著色比套袋蘋果慢,著色度差,為了促進著色,要采用推遲采收的方法,免套袋蘋果一般比套袋蘋果晚采收10~15天,不僅促進了著色,也有利于品質的提高。
4 小結與討論
有袋栽培雖然今后是淘汰方向,但有袋栽培的果價比免袋栽培每千克多1~2元。有些品種必須套袋,如維納斯黃金、王林果銹特別多,必須進行套袋。紅嘎拉、花牛、片紅富士、瑞雪、瑞香紅、福九紅、福麗、阿珍富士、福布拉斯這些品種容易著色,可以進行免套袋栽培。如果果園面積大,套袋找不到人,在沒其他辦法的情況下,可以采取免袋栽培。如果果園面積小,并有人工及時間,建議繼續進行果實套袋。因為套袋蘋果價格高、客商多、銷路快。甘肅涇川有一個公司,蘋果面積100多公頃,2021年計劃全部套袋,并購置了紙袋,但在套袋期間根本找不到人,在7月10日才套袋一半,剩余只能進行免套袋了。2021年由于陰雨多,套袋蘋果除袋后上色差,果銹多,最后70毫米起步的免套袋每千克2.8元,套袋蘋果每千克3.6元,他們計劃以后一半果園套袋,一半免套袋。因此,要根據市場需求及勞動用工情況,靈活決定實施有袋栽培或免袋栽培,促進果農產生理想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