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傳化





葡萄發芽后,當年生長出的綠色組織叫新梢。在年生長周期中,當生產管理規范的情況下,新梢得到良好的發育而形成一定的粗度。生產實踐證明,理想的新梢徑粗一般在0.8~1.1厘米,因品種不同、管理方式不同而略有差別。新梢粗度影響著果實的商品性狀、果實成熟期,與落花落果、大小粒的形成等有密切關系。
新梢粗度影響著花芽分化質量。目前,在以陽光玫瑰為代表的葡萄生產中,充足的肥水供應提高了葡萄果實的商品性狀,同時也促使新梢旺長。而旺長超粗的新梢花芽分化較差,來年需要更多的肥水供應才能達到生產目標,使葡萄管理進入惡性循環。因此,系統了解和認識新梢粗度與葡萄生長發育的關系,對葡萄生產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1 新梢粗度對葡萄生長發育的影響
1.1 新梢粗度對果實生長發育的影響
新梢生長有兩次高峰。第一次生長高峰在開花前,與當年產量的形成有密切關系。旺盛新梢上的果粒更大、成熟期推遲,弱枝上的果粒偏小、提早成熟但品質偏淡;第二次生長高峰是以副梢為代表,當生殖生長優勢放緩以后才表現出來。
1.2 新梢粗度對落花落果的影響
田間調查發現,夏黑、巨玫瑰等品種正常的生理落果時期一般在見花后的第10~12天開始,持續時間一周左右。對于像巨峰、戶太8號、巨玫瑰等容易落花落果的品種,花前新梢徑粗如果超過1厘米左右,開始出現落花落果現象(如圖1所示)。當新梢嚴重超粗時,落花落果加重、時間提前,甚至出現花前落蕾現象。
1.3 新梢粗度對果實大小粒的影響
葡萄的落花落果可以通過對新梢提前摘心的方式解決,越早摘心促進坐果的效果越好。但是,當花前新梢徑粗大于1.0厘米時,及早摘心雖然可以坐穩果實,但易產生大小粒現象,而且新梢越粗時,大小?,F象越嚴重(如圖2所示)。生長勢中庸或偏弱的新梢容易坐果且很少有大小?,F象。
采用復配型的生長調節劑處理果實促進坐果時,弱枝上的果實容易產生大小粒,而粗枝上的果實生長發育良好。這與上述自然坐果時的現象剛好相反。
1.4 枝條粗度對來年冬芽萌發的影響
合理粗度的新梢產生發育良好的芽眼。新梢超粗時,說明頂端抽生速度快,芽眼較癟,來年春天發芽勢受到一定影響。冬季修剪保留的枝條越粗,其上的冬芽發芽勢越弱,有的甚至不發芽(如圖3所示)。
1.5 枝條粗度對花芽分化的影響
新梢徑粗低于0.8厘米時,說明營養物質缺乏、花芽分化不良。當新梢徑粗超過1.1厘米時,說明營養生長過旺,花芽分化開始變差。當年新梢越粗,花芽分化質量越差,來年發芽勢越弱、花序越小。圖4為夏黑幼樹定植后第二年,由同一主蔓不同粗度處冬芽發出的新梢(發芽前經單氰胺處理)。
2 影響新梢粗度的因素
2.1 新梢著生的位置
葡萄發芽后,新梢的長短與其著生位置有一定關系,如剪口下第一芽生長旺盛,基部芽生長較弱,如果不加以控制,那些較長的新梢生長勢會越來越強,短的越來越弱,從而出現粗細不均的現象。
2.2 單個新梢葉片總面積
葉片總面積是由單個葉片面積和葉片數量構成的。肥水供應充足時,新梢葉片大而多,新梢偏粗。肥水缺乏時,葉片變小,新梢偏細。
2.3 掛果量
果實負載量較大時,果實生長消耗大量養分,新梢粗度受到限制。掛果量較少時,新梢生長需要的營養物質供應充足,新梢容易旺長偏粗。
2.4 新梢角度
新梢直立時,頂端優勢明顯,生長速度加快,新梢相對較粗。而平行生長的新梢生長勢較為緩和、粗度受限、節間較短。
2.5 冬季修剪方式
短梢修剪時,保留的是枝條基部癟芽,這些冬芽花芽分化較差,萌發的新梢所帶果穗偏小。為加速果實生長發育,大量施肥澆水的同時常造成新梢超粗。長梢平放式修剪時,保留的是花芽分化較好的冬芽,春季發芽產生的新梢所帶果穗對營養物質的需求更為旺盛,加大營養物質向果實的輸送比重,相對減少了對新梢營養生長的物質供應,使新梢不易超粗(圖5)。
3 控制新梢粗度
3.1 合理施肥
肥、水、生長調節劑的應用是控制新梢粗度的重要手段。當新梢生長勢較弱時,通過增加肥水供應,尤其是增施氮肥可促其生長;當新梢生長勢偏旺時,要控制肥水供應,尤其是控制氮肥的供應,必要時可使用縮節胺等植物生長調節劑控制。
3.2 單株內新梢粗度的控制
(1)定梢:葡萄發芽后,新梢生長高低不勻,定梢時盡量保留生長一致的新梢,去除過長的和過短的新梢。
(2)摘心:對新梢要分旺、中、弱3批次摘心。對于剛達到綁縛高度的生長旺盛的新梢先摘心,促進弱梢生長。單株內新梢通過多次摘心,可基本達到粗細一致。
3.3 單株間新梢粗度的控制
(1)間伐:冬季修剪前,對枝條超粗的樹要適度間伐。間伐后,由于樹冠擴大分散了營養供應,可促進新梢生長粗細適中。
(2)看樹剪樹:冬剪時,旺盛樹多留母枝和芽眼,弱樹少留,因單株間生長勢不同而不同。把一行樹看成一個整體對待。
(3)定梢數量:定梢時,旺樹多留新梢,弱樹少留新梢。
總之,新梢粗度是葡萄生產管理中的一個重要參考指標,在確保葡萄果實正常生長發育的同時,應兼顧把新梢粗度控制在理想范圍,使葡萄生產進入良性發展循環。
(作者聯系電話:13939093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