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鵬垓





葉片是蘋果的重要器官,是光合產物的加工廠,通常葉片大、葉片厚、葉片顏色深綠,則制造光合產物的能力強,有利于產量的提高,而葉片薄、葉色發黃、葉片小時,光合作用弱,制造光合產物的能力低,不利于產量的提高。葉片黃化現象在蘋果生產中發生較普遍,發生葉片黃化的原因較復雜,筆者調查分析了靜寧縣蘋果生產中葉片發生黃化的原因,并提出了克服黃化的措施。
1 葉片黃化的危害
葉片中含有葉綠素,正常的葉片是深綠色的,但生產中有些葉片會失綠變黃,葉片發黃后,光合作用受阻,制造光合產物的能力減弱,影響樹體生長結果的正常進行,對產量和品質會產生不利影響。
2 葉片黃化現象發生的原因
根據靜寧蘋果產區調查,蘋果葉片失綠變黃的原因有:
2.1 土壤板結
一般在土壤板結嚴重、通透性差的情況下,蘋果樹根系生長受到抑制,樹體吸收能力差,易發生葉片黃化。剛整修的梯田生地,生土層養分欠缺,所栽果樹黃化現象較普遍(圖1),沙性土壤,漏肥漏水,黃化現象也易發生。
2.2 根系受損
目前最主要的表現在五個方面:一是用微型旋耕機除草松土傷根較多,根系恢復時間較長,易導致葉片黃化;二是施用除草劑,特別是連年使用除草劑的果園,毛細根會出現枯死現象,樹體吸收能力大大降低,會出現黃化現象;三是瞎瞎(草原鼢鼠)危害,導致根系受損;四是施肥過量,導致毛細根死亡,吸收能力下降,出現黃化現象;五是在水漬雨澇、果園長時間積水的情況下,根系缺氧,呼吸作用受到抑制,嚴重的會導致根系枯死,地上部則表現葉片黃化。
2.3 缺乏營養元素
在蘋果樹生長過程中,土壤中氮、鈣、鎂、鐵等元素缺乏均易引起葉片黃化,一般缺氮時新梢生長細而弱、葉小,淡綠色或黃色,嚴重時會引起落葉和落果;缺鈣,在小枝的嫩葉上發生褪色及壞死斑點,葉片邊緣及葉尖有時向下彎曲,褪色部分顏色先呈黃綠,一兩天內變成黃褐色;缺鐵時近新梢頂部的葉片完全變成草綠色或黃色,中下部葉片葉脈成綠色,有些葉焦邊,并逐漸開始脫葉(圖2)。缺鎂時葉片失綠,新梢基部成熟葉片的葉脈間出現黃綠色,會迅速擴大到頂部,基部葉片夏末脫落,頂部葉片仍保留;嚴重缺乏時植株干死;葉片小,最終變脆,邊緣向上卷曲;嫩葉較弱小,易受菌類侵襲,提前落葉(但新梢頂端的葉則不脫落)。
蘋果缺素是比較復雜的現象,僅憑外觀很難作出科學判斷,要科學判斷蘋果是不是缺素,重要依據為土壤養分測定和葉片營養元素測定的結果。
2.4 施肥時間間隔較長,出現脫肥現象,易出現葉片黃化
一般在春季萌芽展葉開花期,夏季新梢生長、幼果膨大、花芽分化期,秋季枝葉生長及果實膨大期,樹體消耗養分量大,如果得不到及時補充,則會出現脫肥現象,葉片會出現黃化。
2.5 砧穗選擇不當
蘋果砧木不同,對土壤酸堿性的適應性是不一樣的,有些砧木嫁接的蘋果在特定的土壤上栽培時,所栽植株易發生黃化現象,像山定子砧木在鹽堿地種植,SH砧在堿性土壤上栽培,都易發生黃化現象,在靜寧栽培過程中發現在寒富品種上高接富士品種,存在后期不親和現象,葉片黃化明顯,嚴重的會死苗(圖3)。
2.6 重茬建園
蘋果為長效產業,長期在同一地方生長,大量結果會消耗土壤中的有機質和營養元素,而生產中多注重補充氮磷鉀三要素,有機質及中微量元素的補充遠遠少于結果所消耗的量,因而在栽植過蘋果園的舊址上重茬種植蘋果時,黃化現象發生普遍而嚴重,主要是有機質及中微量元素缺失,導致土壤營養失衡(圖4)。
2.7 營養物質運送受阻
病蟲危害,特別是螨類、腐爛病等易導致葉片黃化。病毒病危害易出現花葉病。果樹的皮層是樹體營養運送的主要通道,在枝干上發生腐爛病或修剪時剪口過大或修剪時造成對口傷,會嚴重地影響樹體中營養物質的運送,導致枝前端出現營養缺乏,葉片發生黃化現象(圖5)。
3 葉片黃化的防治
由于蘋果生產中葉片發生黃化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生產中如出現葉片黃化現象,一定要查清引起黃化的原因,對癥施治,才能取得好的效果。生產中防治葉片黃化的主要措施有:
3.1 活化土壤,保持土壤有良好的通透性和保水保肥能力
對于由土壤沉實、嚴重板結根系生長受困引起的葉片黃化,則應以土壤改良為主,結合秋施基肥,對土壤進行耕翻,以創造疏松肥沃的土壤條件,促進根系下扎擴展,形成強大的根群,提高樹體的吸收功能,減輕葉片黃化現象。新修梯田生土層要通過耕翻,加速土壤熟化,增施肥料補養,沙性土壤要增厚土層,防止肥水滲漏。
3.2 增施有機肥料,補充營養
有機肥料含養分種類全面,施后能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肥效期長而穩定,堅持長期足量施用,可有效地避免葉片黃化現象的出現。特別是在黃化現象發生的果園中使用,有利于恢復葉片綠色。
3.3 保護根系,提高樹體吸收功能
在利用微型旋耕機除草松土時應以行間為主,樹盤以內盡量少用,以減少傷根。果園內不用或少用除草劑,提倡人工除草,如果應用除草劑,應拉長間隔,應用間隔期應在3年以上,防止根系死亡。健壯根系,對因根系枯死誘發的生理性缺素黃化樹,應剖開土壤,剪除死根,用500倍50%多菌靈灌根2~3次。對根結線蟲誘發的黃化樹,每畝用3~5千克10%的克線磷或克線丹顆粒劑或40%毒死蜱乳油800倍液噴灑處理根際土壤,殺滅根結線蟲,盡快恢復根系的生理功能。在連續降雨后,田間如有積水,在天晴后,應及時排除積水,在土壤地表發白時,及時中耕,以增加土壤的氧氣含量,促使新根產生,增強樹體吸收功能,減輕黃化現象的發生。
3.4 適期追肥,防止脫肥
滿足樹體快節奏生長對肥料的需求,每年在萌芽前,6月花芽分化快開始期及8月果實膨大期要適時適量追肥,緩解樹體內營養競爭的矛盾,保證樹體健壯生長。對于難以進行深翻的果園,可通過掛吊針輸氨基酸等營養液的方法,補充營養,降低葉片黃化的影響。
3.5 對癥補養,克服缺素引起的黃化
5—10月認真觀察失綠的癥狀,對于老葉失綠黃化的以補氮為主;對于葉脈綠色、葉肉發黃的以補鐵為主;對于葉脈發黃的要適當補硫;對于嫩葉發黃的要注意補氯。不要一味地在葉片黃化后補鐵,在土壤中鐵含量充足的情況下補鐵不但不會改變葉片黃化現象,還會導致生產成本上升。
由于蘋果生產中需要大量氮素營養,如出現缺氮,則需大量補充,可通過根際土壤施用和葉面噴施,快速補充營養,根際施用可施顆粒狀干肥,也可將氮素肥料溶解于水,進行沖施或用追肥槍施用,葉面噴施時掌握濃度在0.5%左右。
其他的氯、鐵、硫營養元素,在蘋果樹生長的過程中,需要量相對較少,如缺乏時,主要以葉面噴施補充為主,通常應用的葉面肥主要有:缺氯時可葉面噴1%~2%的氯化鈣,缺鎂時可葉面噴0.5%~1.0%的硫酸鎂,1200~1500倍糖醇鎂,缺鐵噴0.1%~0.3%的硫酸亞鐵溶液,可很好地改變葉色,促使葉片生長恢復正常。
3.6 加強病蟲害預防,保證葉片健壯生長,提高葉片制造運送光合產物的能力
對于樹皮受損前端出現葉片黃化的,則應重點以疏導樹液運送為主;對于腐爛病造成的傷疤,可采用橋接的方法,以解決營養運送受阻的問題;螨類危害嚴重時可噴20%螨死凈懸乳劑3000倍液或掃螨凈4000倍液;病害可噴68.5%多氧霉素可濕性粉劑1200~1500倍液或800倍4%農抗120 防治。
3.7 土壤調理
如果山定子、SH砧木的蘋果栽培在鹽堿地上,出現葉片黃化現象時,則應重點以調理土壤酸堿性為主進行校正。可施用土壤調理劑,也可施用豬糞等酸性肥料,以降低土壤pH值,改善土壤的酸堿性,從而減輕葉片黃化現象。
3.8 正確修剪
修剪時注意避免造成對口傷,防止樹體營養物質運送受阻而出現黃化現象。
3.9 克服重茬現象
根據靜寧在老果園舊址上重新栽植新蘋果園的經驗和教訓,重茬建園時采用如下措施,可有效地減輕葉片黃化現象。
3.9.1 倒茬 在老果園挖除后,不要急著栽植蘋果樹,可先種植瓜類、豆類、蔬菜、薯類或中藥材、糧食作物3~4年,以促進土壤有機質和中微量元素的恢復、有毒物質的分解,然后再種植蘋果樹,葉片黃化現象會大大地減輕。
3.9.2 消毒補養 對于土地面積小、老果園挖除后影響收益的農戶,可采用老果園挖除后,對土壤進行消毒處理,然后補充營養,再進行重新栽植,也會減輕葉片黃化現象。靜寧重茬建園時土壤消毒采用的主要有陽光消毒和化學藥物消毒兩種方法。前者在果園老樹挖除后,按照一定的株行距開定植溝,定植溝深度1米左右,將溝內的土壤翻出,攤平,讓陽光暴曬,通過紫外線殺滅土壤中的有害物質,加速土壤熟化;后者在溝挖開后,挖出土壤后噴施氯化苦或溴甲烷,然后回填,覆蓋地膜,進行熏蒸滅菌,殺滅土壤中的有毒物質,在回填溝時填入作物秸稈、有機肥和中微量營養元素,補充長期蘋果生產過程中所消耗的土壤養分,通過這樣的處理,可有效地減輕重茬建園葉片黃化現象。
(作者聯系電話:13993348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