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斌
急性闌尾炎在小兒外科較常見,急癥發作時需要手術切除闌尾以達到有效治療。傳統手術方式為開腹切除闌尾,但隨著醫學微創技術的不斷發展,腔鏡微創手術治療闌尾炎已成為目前主要的治療方式[1]。經臍單孔腹腔鏡手術是腔鏡手術技術的進一步創新,此種術式用于單純型及病情非復雜的化膿型闌尾炎患者效果較好,而針對病程較長、闌尾化膿并已經穿孔或周圍膿腫的闌尾炎此種術式應用較少,其主要原因是避免闌尾因嚴重炎癥導致位置不宜探查所致的闌尾切除困難,進而術中轉開腹繼續治療的可能[2]。本研究通過對復雜性闌尾炎患兒進行經臍單孔腹腔鏡手術治療,并與傳統開腹手術進行比較,探討治療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擇沈陽市兒童醫院外科2019 年12 月~2020 年6 月收治的小兒復雜性闌尾炎患兒60 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A 組和B 組,各30 例。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次研究經患兒監護人知情同意。
表1 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n(%)]

表1 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n(%)]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所有患兒體征及癥狀均與復雜闌尾炎符合,且經體格檢查及相應的輔助診斷具有復雜闌尾炎的特征[白細胞計數(WBC)及C 反應蛋白均升高,診斷具有化膿性或壞疽性闌尾炎并穿孔或者周圍炎]。排除標準:不具備復雜性闌尾炎特征的單純性闌尾炎患兒;具有其他內科疾病不適宜腔鏡手術治療的患兒;監護人不同意參與本研究的患兒。
1.3 方法
1.3.1 A 組 患兒采用經臍單孔腹腔鏡手術治療。患兒常規進行術前準備,嚴格清潔灌腸,排空膀胱,依據病情必要給予患兒胃腸減壓。送入手術室,麻醉滿意后選擇患兒臍窩正中處,行2 cm 的矢狀切口,下極放置0.5 cm的戳卡,置入腹腔鏡,腱膜在緊貼戳卡處夾閉,切口上極放置 0.5 cm 的組織鉗或吸引器等操作器械,不使用戳卡,建立氣腹。協助患兒改變體位為頭低足高位、右側抬高的體位,吸除患兒腹腔滲出液或膿汁,剝離并分離粘連組織,邊剝離邊吸膿汁,以便充分暴露手術視野,顯露闌尾尾部或根部。將闌尾根部與回盲部的粘連徹底分離,確定回盲部充分游離后用組織鉗固定夾持。撤除氣腹及手術器械后將臍環處的切口用皮鉤拉向右下腹,提出闌尾或盲腸末端并實施切除術。電灼闌尾根部殘端,消毒后送入腹腔。重新建立氣腹,檢查闌尾系膜及殘端,手術滿意后清洗腹腔,依據手術情況適當留置引流管。
1.3.2 B 組 患兒采用傳統開腹手術治療。患兒常規手術準備后送入手術室,麻醉滿意后行腹部麥氏點處做切口并進入腹腔,吸盡腹腔膿液,分離粘連闌尾并切除,電灼闌尾根部沖洗腹腔,依據手術情況適當留置引流管。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兒相關指標(手術時間、住院時間、住院費用、VAS 評分)及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采用VAS 評分評定患兒手術日至術后5 d 的疼痛程度,分值與疼痛程度呈反比。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相關指標比較 兩組患兒住院費用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A 組患兒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B 組,VAS 評分低于B 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相關指標比較()

表2 兩組患兒相關指標比較()
2.2 兩組患兒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A 組患兒術后發生腹腔膿腫2 例、切口感染1 例、早期炎性腸梗阻1 例,并發癥發生率為13.33%;B 組患兒術后發生腹腔膿腫1 例、切口感染3 例、早期炎性腸梗阻2 例,并發癥發生率為20.00%。兩組患兒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復雜性闌尾炎多指患兒闌尾合并周圍膿腫或者腸梗阻等癥狀,傳統治療方式多先進行抗炎治療,待炎癥控制后再行常規手術切除闌尾,主要是防止一期闌尾切除可能導致術后感染、腸漏、出血等并發癥的風險[3]。但隨著臨床醫學的不斷發展,復雜性闌尾炎在近年來進行一期手術切除的成功率逐漸上升,并發癥顯著下降。但大部分的臨床醫生仍選擇常規的開腹手術,腹腔鏡手術還未進行廣泛開展,尤其是單孔腹腔鏡闌尾切除術。
本研究中針對復雜性闌尾炎患兒采用經臍單孔腹腔鏡闌尾切除手術治療,術后結果顯示,A 組患兒VAS評分低于B 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兒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上述結果與相關文獻[4]報道的單孔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術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與開腹對比組低相一致。相關文獻報道[5]:腹腔鏡手術時間與術者對腹腔鏡手術的熟悉能力具有相關性。本研究結果顯示,采用經臍單孔腹腔鏡闌尾切除手術治療的A 組患兒手術時間短于B 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證實腹腔鏡手術較開腹手術時間短。相關報道[6]指出:開腹手術與腹腔鏡手術在費用上比較相對便宜,但本研究結果顯示,A 組與B 組患兒住院費用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分析原因為由于腹腔鏡手術恢復較快、住院時間較短等原因與腹腔鏡的附加費用相抵消,因此,患兒住院總費用并無差異。
經臍單孔腹腔鏡手術的切口僅局限于臍窩,由于其具有內凹的特征,即使切口延展也對腹部不會造成影響;術中剝離粘連組織可沿著臟器的間隙進行緩慢劃動式剝離,由淺入深,可避免腸穿孔的風險,同時若拉鉤向右側牽拉還可以縮短與盲腸的距離,更易暴露手術視野;暴露闌尾后可選擇在炎癥較輕的部位進行切除,尤其是根部,這樣可以減少對闌尾腔的擠壓,防止感染、穿孔等危險[7,8]。
綜上所述,經臍單孔腹腔鏡手術治療小兒復雜性闌尾炎可在較短時間內恢復患兒正常生活,其手術切口美觀,且安全性高,同時患兒的手術時間及住院時間也顯著縮短,手術費用與傳統開腹手術無差異,值得臨床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