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廣興
跟骨骨折作為骨科常見病,和高空墜落、車禍事故等相關,對患者跟距關節產生嚴重損傷,容易出現骨折畸形和骨刺等并發癥,致殘率較高,對患者生活質量產生負面影響[1]。臨床上主要采取手術治療,傳統L 型切口內固定治療能夠充分暴露骨折患處,具有良好的固定效果,術后極容易出現并發癥,對預后效果產生不利影響[2]。跗骨竇小切口內固定方式創傷性較小,患者術后關節功能恢復速度快,預后效果良好。為研究兩種手術方式的治療效果,本文隨機選取本院2019 年10 月~2020 年10 月收治的70 例患者進行分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9 年10 月~2020 年10 月收治的70 例跟骨骨折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5 例。對照組男∶女=19 ∶16,平均年齡(41.52±1.65)歲;骨折原因:高空墜落11 例,交通事故20 例,其他4 例。觀察組男∶女=20 ∶15,平均年齡(41.30±1.78)歲;骨折原因:高空墜落10 例,交通事故21 例,其他4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為單側閉合性骨折[3],對本研究知情;②術后無嚴重并發癥,具有正常的認知水平和溝通能力。排除標準:①有其他踝關節疾病的患者;②有跟骨骨折病史的患者;③惡性腫瘤、器官功能障礙、糖尿病等患者。
1.3 方法 對照組采取傳統外側L 型切口內固定治療,于患肢踝上方4 cm 位置至外踝下方2.5 cm 位置作一切口。轉120°至跖骨基底表面,切至外側壁等位置,將跟距、骨折以及跟骰充分暴露。先對下關節復位,再對合關節面,再對骨折部位復位,恢復Bohler 角。然后以距骨關節作為模板,將跟骨關節面復位,徹底復位后,將跟骨鋼板彎至對應角度,置入骨折位置,根據患者骨折的情況放置骨條。最后使用螺釘固定骨塊,對皮瓣進行縫合。
觀察組采取跗骨竇小切口內固定治療,醫生在跗骨竇位置作5 cm 切口,沿著腓骨尖至跟骨前突,可向第4 跖骨基底方向,和足底平行。分離骨折端暴露手術視野,將跟結節畸形進行糾正,恢復跟骨高度。根據跟骨結節和骨塊情況,使用空心螺釘固定處理。復位后關節后,使用空心針固定載距突骨,正確擠壓外側壁,將膨出部位固定。最后使用生理鹽水進行沖洗,在外踝下放置壓力墊,逐層縫合。
兩組患者術后均平臥5 h,抬高患肢30°,隔天換藥。根據情況進行踝關節康復訓練。2~3 周后進行下床活動,術后半年不建議進行重體力活動。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住院時間、骨折愈合時間、術后1 個月AOFAS評分、術后2 d VAS評分以及治療前后Bohler角、Gissane 角。拍攝X 線片測量患者Bohler 角、Gissane角[4]。患者踝關節功能使用AOFAS進行評價,0~100分,分數高表示踝足功能好[5]。患者疼痛程度使用VAS 評估,0~10 分,分數高表示疼痛感強[6]。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住院時間、骨折愈合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者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骨折愈合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住院時間、骨折愈合時間比較()

表1 兩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住院時間、骨折愈合時間比較()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Bohler 角、Gissane 角比較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Bohler 角、Gissane 角組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Bohler 角、Gissane 角比較(,°)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Bohler 角、Gissane 角比較(,°)
2.3 兩組患者術后1 個月AOFAS 評分和術后2 d VAS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術后1 個月AOFAS 評分高于對照組,術后2 d VAS 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術后1 個月AOFAS 評分和術后2 d VAS 評分比較(,分)

表3 兩組患者術后1 個月AOFAS 評分和術后2 d VAS 評分比較(,分)
跟骨作為人體最大的跗骨,承受軸向壓縮力,容易在激烈運動、高空墜落中損傷骨折[7]。由于跟骨部位血液循環差,無法通過保守治療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主要進行手術治療。傳統手術采取L 型切口內固定,更容易清晰觀察骨折線,方便復位骨折端,骨折暴露范圍廣泛,方便于置入鋼板螺釘,達到內固定治療的目的[8]。但由于剝離組織范圍廣,對骨側組織血供嚴重破壞,置入鋼板后沖擊距下關節面,容易產生強烈疼痛感,不利于足踝關節的恢復[9]。跗骨竇小切口內固定是一種微創手術,能夠充分暴露視野,方便進行手術操作,減輕軟組織受到的損傷。聯合空心釘橫向內固定,能夠恢復關節面的解剖結構,對Bohler 角、Gissane 角進行矯正[10]。和傳統手術相比,小切口手術操作簡單,可避免損傷周圍軟組織,保護血管組織,避免受到破壞,從而縮短住院和手術的時間,減少手術出血量。經證實跗骨竇小切口手術出血量更少,患者術后康復速度更快,術后1 個月關節功能得到有效恢復,對術后生活質量有積極影響。
綜上所述,跟骨骨折患者選擇跗骨竇小切口內固定手術治療,可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創傷性更小,更有利于恢復足踝功能,提高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