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靜
急性閉角型青光眼屬于眼科常見疾病,而處于急性發作期的急性閉角型青光眼則更為嚴重[1]。出現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患側房角突然關閉,導致房水無法有效排出,這時患者便會產生一系列臨床癥狀,例如眼部疼痛、視力障礙、眼部充血等。相關研究調查表示,急性閉角型青光眼在急性發作期會使角膜內皮細胞減少,這也是降低患者視力的其中一個因素,針對此種情況需及時就診并采取針對性治療[2,3]。對于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急性發作期臨床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但是藥物治療起效較慢,絕大多數情況下會延誤患者病情,無法取得理想治療效果[4,5]。伴隨著近幾年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對于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急性發作期的治療方式逐漸改善,氬激光周邊虹膜成形術屬于其中一種,其可以有效改善傳統藥物治療中存在的弊端。本次研究主要針對氬激光周邊虹膜成形術治療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急性發作期的臨床效果進行了分析,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9 年7 月~2020 年6 月收治的88 例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急性發作期患者,按照奇偶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4 例(44 只眼)。對照組患者男23 例,女21 例;年齡41~79 歲,平均年齡(60.02±6.74)歲。觀察組患者男24 例,女20 例;年齡40~80歲,平均年齡(60.07±6.73)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經過院內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簽署知情協議書。納入標準:經臨床診斷確診為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急性發作期患者;出現眼睛疼痛、眼部充血、視力下降等臨床癥狀患者;眼壓>40 mm Hg,瞳孔散大5 mm患者。排除標準:排除雙眼無異常、近期接受過氬激光周邊虹膜成形術患者;存在手術禁忌、持續角膜水腫、依從性較低患者。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患者接受藥物治療。硝酸毛果蕓香堿滴眼液(山東博士倫福瑞達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83028,規格:5 ml∶25 mg)滴眼,連續6 次,每5 分鐘1 次;馬來酸噻嗎洛爾滴眼液(武漢五景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2021078,規格:5 ml∶25 mg)滴眼,2 次/d;醋甲唑胺片(杭州澳醫保靈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00035,規格:25 mg×10 s)2 次/d,50 mg/次,口服;甘露醇1.0~1.5 g/kg 靜脈滴注。在患者眼壓降低至21 mm Hg 后即可停藥。
1.2.2 觀察組 患者接受氬激光周邊虹膜成形術治療。術前,患者接受硝酸毛果蕓香堿滴眼液治療,連續2~3 次,每5 分鐘1 次。使用NIDEK 激光治療設備進行治療,將設備波長調整為533 nm,能量250~500 mJ,時間0.3~0.5 s。在治療過程中需將激光準確對準虹膜,并觀察虹膜收縮情況進行參數調節,避免在治療過程中出現氣泡及色素。術后需要給予患者非甾體藥物滴眼,實時監測眼壓,在患者眼壓降低至21 mm Hg 后即表示治療成功。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治療前及治療4 周后)患眼和對側眼角膜內皮細胞數量變化情況及視力、眼壓變化情況。使用角膜內皮顯微鏡對患者角膜內皮細胞數量進行檢驗,觀察內皮細胞變化。使用標準對數視力表檢測患者眼力,視力范圍保持在0.1~0.5。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患眼及對側眼角膜內皮細胞數量變化情況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患眼及對側眼角膜內皮細胞數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4 周后,觀察組患者患眼角膜內皮細胞數量低于對照組,對側眼角膜內皮細胞數量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患眼及對側眼角膜內皮細胞數量變化情況比較(,個/mm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患眼及對側眼角膜內皮細胞數量變化情況比較(,個/mm2)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視力、眼壓變化情況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視力、眼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4 周后,兩組患者視力、眼壓均優于治療前,且觀察組患者視力、眼壓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視力、眼壓變化情況比較()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視力、眼壓變化情況比較()
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急性發作期發病急促,對患者視力危害較大,屬于眼科中較為嚴重的病癥之一[6,7]。大多研究認為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急性發作期的發病機制主要是由于瞳孔阻滯導致前后房壓力不均,進而促使前房角在壓力不均的情況下迅速關閉。若沒有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控制,會導致器質性粘連,進而降低視力,甚至導致失明,為了避免這一現象,需采取科學有效的治療手段[8,9]。目前針對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急性發作期的治療方式主要分為傳統藥物治療和氬激光周邊虹膜成形手術治療。藥物治療方式主要是通過傳統口服給藥的方式進行治療,這種治療方式雖然能夠起到一定的效果,但起效較慢,對于角膜內皮細胞的影響較小,這也使得實際治療過程中存在一定的缺陷,影響了最終治療效果,不利于患者順利康復[10,11]。而氬激光周邊虹膜成形術對于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的治療效果較好,近幾年來對于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的治療主要以氬激光周邊虹膜成形術為主。這一治療方式的原理主要是通過氬激光熱收縮效應使光斑周圍組織朝激光照射部位收緊,持續在色素組織表面進行能量照射,保證組織充分吸收激光[12]。同時,激光照射部位溫度到達一定界限時會出現收縮效應,使周圍組織朝著激光中心收縮,這種方法能夠將粘附于小梁網表面的虹膜根部去除,從而使房角重新張開,恢復患者視力水平。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治療4 周后,觀察組患者患眼角膜內皮細胞數量低于對照組,患側眼角膜內皮細胞數量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4 周后,兩組患者視力、眼壓均優于治療前,且觀察組患者視力、眼壓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分析原因,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急性發作期患者采取氬激光周邊虹膜成形術治療能夠使患者角膜內皮細胞出現明顯變化,患側內皮細胞數量逐漸降低且降低幅度超傳統藥物治療方式。由此表明激光治療能夠明顯影響患側內皮細胞,在急性發作期患者角膜會出現水腫情況,而這時會使激光能力被角膜所吸收,從而減少患側角膜細胞數量。但是對側眼內皮細胞數量增加,表明氬激光手術能夠增加患者正常側的角膜內皮細胞。角膜內皮細胞對于角膜透明性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形態完整且生理功能正常的角膜內皮細胞能夠保持角膜透明,所以保證角膜內皮細胞數量對于維持角膜透明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綜上所述,氬激光周邊虹膜成形術治療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急性發作期患者會對患側角膜內皮細胞產生一定影響,但是能夠有效改善患者對側眼角膜內皮細胞數量,調節患者視力及眼壓,值得臨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