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穎 李霞 范崇巍 劉筱琳
在口腔疾病中,牙周炎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臨床疾病,其主要表現為牙齦出血、牙周疼痛、牙齒松動等,部分癥狀嚴重者甚至會使牙周膜受損,或形成牙周袋等[1]。由于牙周炎屬于慢性疾病,治療周期相對較長,且容易復發,其不僅會對患者的牙槽骨、牙齦以及牙周膜等造成長期損傷,還會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據研究表明,口腔正畸作為一種針對錯愕畸形的口腔治療方法,其對牙周炎患者的相關臨床癥狀具有積極作用[2]。本次研究主要應用口腔正畸聯合藥物干預治療牙周炎患者,并分析該治療方法的臨床療效以及對炎性因子的影響。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 年5 月~2020 年5 月本院收治的106 例牙周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符合《臨床牙周病學》中的相關診斷標準[3]。納入標準:經相關檢查顯示確診為牙周炎患者;有其他嚴重口腔疾病患者;近期無牙周治療史患者。排除標準:有全身系統性疾病的患者;有嚴重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神志不清或精神疾病患者;妊娠期婦女。依據抽簽法分為常規組與觀察組,各53 例。其中,常規組男29 例,女24 例;年齡23~45 歲,平均年齡(31.27±4.59)歲;患病時長2~16 個月,平均患病時長(8.44±2.56)個月。觀察組男31 例,女22 例;年齡21~45 歲,平均年齡(32.14±4.59)歲;患病時長2~18 個月,平均患病時長(8.64±3.14)個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的牙周基礎治療,即齦上潔治、對牙齦下的化膿組織進行刮治,平整患牙根面,去除菌斑等。常規組給予患者口服替硝唑片(山東魯抗醫藥集團賽特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33090,規格:0.5 g×8 片)治療,服用劑量為2 次/d,0.5 mg/次,藥物治療周期為1 個月。觀察組在常規組基礎上給予口腔正畸治療,即借助磨牙粘結型頰面管將患者口腔進行固定,使用直絲弓矯正器作用于移位牙齒段,并采用0.25 mm 的鎳鈦絲將患者的牙齒排列整齊,再通過移動鎳鈦絲關閉牙間隙。囑咐患者在口腔正畸治療過程中注意口腔衛生,并每隔3 d 進行1 次牙齒清潔,每隔3 個月進行1 次牙周維護。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對比兩組治療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包括IL-6、TNF-α。②對比兩組治療效果,療效判定標準:若患者治療后的牙周疼痛、紅腫等臨床癥狀完全消失,且牙齒無松動,為顯效;若患者治療后的牙周疼痛、紅腫等臨床癥狀有所改善,且牙齒松動有所減輕,為有效;若患者治療后的牙周疼痛、紅腫等臨床癥狀無任何改善,甚至病情加重,為無效??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對比 治療前,兩組IL-6、TNF-α 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IL-6、TNF-α 水平均低于常規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對比(,pg/ml)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對比(,pg/ml)
2.2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n(%)]
牙周炎的產生主要與人體口腔內的創傷性咬牙合、菌斑的黏附、牙結石等因素有關[4]。這些因素的存在,不僅導致患者口腔內的厭氧微生物的繁殖,還會降低患者牙周組織的免疫能力,進而使牙周炎進一步惡化。因而針對牙周炎患者,做到盡早診斷并給予有針對性的科學治療是十分必要的。
替硝唑作為口腔科疾病治療的常規藥物之一,具有較強的抗厭氧菌感染作用。該藥物主要是通過對患者體內細菌的DNA 合成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時有效阻斷細菌DNA 的轉錄過程,以達到消滅細菌的作用[5]。在本次研究中,常規組采用替硝唑治療牙周炎患者,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緩解患者的相關臨床癥狀,但其治療總有效率僅為69.81%,表明單一的藥物干預治療牙周炎患者不足以達到顯著的臨床效果。觀察組所采用的口腔正畸技術是一種新型的牙齒矯正術,其作用原理在于通過解除患者口腔內存在的異常牙齒結構,改善口腔內因疾病造成的牙周組織損傷,以達到修復牙齒以及美容的目的。該技術一方面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牙齦出血、牙周疼痛等癥狀,降低患者牙周組織的損傷程度,提高口腔的免疫力;另一方面能夠有效解決患者牙齒的咬牙合畸形以及錯位畸形問題,以有效避免咬合創傷;同時其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改善患者的顱面與頜骨,進而幫助患者的牙齒恢復整齊,提高牙齒的美觀度??谇徽c替硝唑的聯合應用,能發揮顯著的臨床效果,其不僅能對牙周炎患者的牙齒起到一定的鎮定消炎作用,以有效緩解患者的相關臨床癥狀,還能有效促進患者牙周功能的改善,糾正患者因外傷、不良口腔習慣以及遺傳等因素造成的牙齒錯頜畸形,進而有效減少患者牙周炎的復發。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說明,與單一的藥物干預相比,口腔正畸與替硝唑的聯合應用能夠達到更好的臨床效果,其優于替硝唑的單獨使用。
替硝唑的藥物成分能夠有效抑制炎性細胞因子的產生,進而有效減輕患者的炎癥反應,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患者牙周組織的修復。將替硝唑與口腔正畸技術聯合治療牙周炎患者,能夠幫助患者在矯正牙齒的過程中,有效抑制患者口腔內破骨細胞的活性,同時能夠提高牙周膜纖維細胞的活性,進而有效促進患者牙槽骨在正畸牙移動過程中的改建,使其在提高口腔正畸技術應用效果的基礎上,幫助患者更快地修復因疾病造成的牙周損傷。此外,兩者的結合能夠更好地降低患者口腔內的炎性細胞因子,減輕患者牙周組織的炎癥反應,進而促進患者口腔疾病的快速恢復。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IL-6、TNF-α 水平均低于常規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說明口腔正畸與替硝唑的聯合應用,能夠在有效改善牙周炎患者相關臨床癥狀的基礎上,進一步降低患者體內的炎性細胞因子,其對減輕患者的炎癥反應具有積極作用。
綜上所述,口腔正畸聯合藥物干預治療牙周炎患者具有顯著的臨床效果,其不僅能有效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還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的炎性細胞因子水平,進而減輕患者的炎癥反應,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