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沖
CHF 其根本為心臟射血功能逐步降低,排心血量明顯減少的疾病,且為心血管疾病的終末期臨床綜合征,在我國約有2400 余萬心衰患者,CHF 患者占到住院患者死亡人數的40%[1]。近20 年來,心臟再同步化治療、介入干預方法層出不窮,但因費用與收益性等問題始終無法推廣,在臨床治療上仍以藥物治療為核心。而CHF 需要長期治療,藥物選擇十分重要,故開展本次臨床觀察研究。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9 年1~12 月沈陽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南院區干診二病房收治的60 例CHF 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入院時間順序,尾數單數的患者為觀察組,尾數雙數患者為對照組,每組30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診斷標準:《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8 版)》進行診斷[2]。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n,)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n,)
1.2 納入標準 ①不限性別,且年齡45~85 歲;②來院前患者已知患有高血壓、糖尿病者,血壓、血糖得到控制;③無影響本次觀察的其他心臟疾病;④患者有自主行為能力,無精神病史;⑤患者自愿參與本次觀察,能夠配合用藥治療。
1.3 排除標準 ①相關感染性疾病未控制;②已接受心臟再同步、介入治療者;③有酗酒及長期使用精神類藥物史;④無家屬陪護者。
1.4 方法 兩組患者避免在同一病室。對照組使用馬來酸依那普利片、呋塞米,服用劑量為20 mg,1 次/d;螺內酯服用劑量為20 mg,2 次/d,地高辛服用劑量為0.125 mg,每2 天1 次。觀察組采用呋塞米、螺內酯、地高辛聯合氯沙坦鉀氫氯噻嗪片(Merck Sharp &Dohme Limited,國藥準字J20171083)治療,呋塞米、螺內酯、地高辛服用方法同對照組一致,氯沙坦鉀氫氯噻嗪片(含氯沙坦鉀50 mg,氫氯噻嗪12.5 mg)口服,服用劑量1 片/次,1 次/d。兩組在日常綜合干預與護理上均強調康復運動的重要性,根據患者社會經歷與個人習慣等加強對患者心理輔導,減少負性情緒;結合患者運動后心率變化情況,制定運動方案,提倡早期開展康復運動,如早期床頭運動,中期病室內漫步,后期6 min 步行試驗法等;在院后指導患者進行太極拳云手等動作,對恢復較好的患者進行24 式簡易太極拳或五禽戲運動等。兩組均在院治療14 d、出院第90 天來院復診。
1.5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分別在入院當天、治療14 d、出院90 d 的BNP、LVEF 與明尼蘇達量表評分。其中明尼蘇達量表評分包括體力維度、情感維度以及總維度評分情況。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入院當天,兩組患者的BNP、LVEF 及體力維度、情感維度、總維度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14 d后,觀察組患者BNP、情感維度評分、總維度評分均優于對照組,出院90 d 的BNP、LVEF、體力維度評分、情感維度評分、總維度評分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14 d 的LVEF、體力維度評分略優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BNP、LVEF 與明尼蘇達量表評分比較()

表2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BNP、LVEF 與明尼蘇達量表評分比較()
CHF 是機體長期處于心衰癥狀與體征之下,從代償發展為失代償,CHF 多是冠心病、心肌瓣膜病等多種心臟病終末期臨床表現。隨著冠心病、高血壓等疾病治療技術革新,使其成為終身性慢性疾病;在延長患者壽命的同時導致其帶病生存,而死亡的直接原因成為了CHF。因人口老齡化等因素,導致冠心病發病率逐年升高,過去不常見的CHF 如今正消耗著20%心內科住院資源[3]。CHF 治療上仍以藥物治療為主,原則仍是強心利尿擴血管為基石,而藥物的選擇與多元化的護理康復模式成為近來討論的熱點。
臨床治療上CHF 多推薦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β-受體阻滯劑、醛固酮拮抗劑配合利尿劑與強心劑等藥物;且ACEI、醛固酮拮抗劑等對腎小球濾過率等均有影響,可導致腎功能惡化。臨床選擇氯沙坦鉀氫氯噻嗪片,因CHF 已進入失代償期,血管緊張素Ⅱ及醛固酮水平異常增高,心肌收縮能力明顯減弱,導致心肌重構,故單純ACEI 無法達到抑制心肌重構,增加循環與排心血量,因此適當增加利尿劑達到有效減輕左室前負荷以及體循環阻力與肺循環阻力,起到快速減輕心臟后負荷,增加心肌供血的目的。氯沙坦鉀氫氯噻嗪片在肌酐清除率≤30 ml/min時不推薦使用,而對老年高血壓等不需調整使用劑量,可與食物同服;研究發現,長期服用也具有較高的安全性,能有效提高LVEF,降低心率及BNP[4]。
從本次臨床觀察的數據中發現,觀察組的長期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在調整用藥的同時更突出多元化干預的作用。特別是體力維度、情感維度及總維度積分等包含主客觀感受上,觀察組效果更加突出,遠期效果相對顯著。證明了多元化干預的重要性,其中重點是降低患者多種用藥后帶來的不良反應,提高治療依從性;另外,指導患者及家屬如何服用多種藥物,避免或減少不良反應,降低不良反應導致停藥給患者帶來的風險。指導家屬重視患者性格與個人不良習慣的干預,更多地陪伴患者,正確進行語言疏導患者心理[5,6]。CHF 是長期疾病,在院治療時間有限,院后康復護理顯得十分重要。故在院期間對患者護理的同時,更要對陪護家屬開展必要且有針對性的康復指導。如指導家屬認識CHF 的同時,指導其進行太極拳運動,從基本動作開始,如掌握云手、十字手即可,后期根據病情,通過視頻學習簡易太極拳運動;并指導患者及家屬如何依據患者心率開展6 min 步行試驗法等康復手段。針對患者導致本次住院的原因及已知不良生活方式進行個體化康復指導。多角度、多元化對患者進行干預,提升整體康復效果[7,8]。
綜上所述,氯沙坦氨氯噻嗪片可有效改善CHF 患者心功能及BNP 等指標的同時并配合以院后康復指導,突出個體化、長期化、家庭化,有效提高患者生活及生存質量,特別對提升遠期效果更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