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濤
近年來,由于人們生活和工作壓力增加、飲食結構改變等因素的干擾,糜爛潰瘍性口腔黏膜病發病率逐漸升高[1]。這種口腔疾病引發的黏膜疼痛、進食受限等表現容易干擾患者的正常生活[2]。局部用藥是臨床治療這類常見口腔疾病的主要方法。為確定復方曲安奈德聯合金因肽治療糜爛潰瘍性口腔黏膜病的臨床效果,本研究主要針對72 例患者進行分析。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 年5 月~2019 年8 月于本院就診的72 例糜爛潰瘍性口腔黏膜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常規組(35 例)和聯合組(37 例)。常規組男女比例16 ∶19;平均年齡(40.8±17.4)歲。聯合組男女比例17 ∶20;平均年齡(40.9±17.6)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符合糜爛潰瘍性口腔黏膜病診斷標準;②入組前2 周內未接受其他治療;③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3]:①對復方曲安奈德、金因肽、乳酸依沙吖啶中任意一種藥物過敏者;②用藥依從性不足者;③伴其他口腔疾病者。
1.2 方法 常規組接受常規治療,根據患者的潰瘍灶分布特征及尺寸修剪適宜規格的紗布,并以0.1%乳酸依沙吖啶充分浸潤,將浸潤藥物的紗布覆蓋于潰瘍灶表面,持續濕敷30 min,2 次/d,連用1 周。聯合組采用復方曲安奈德聯合金因肽治療,常規消毒患者潰瘍灶及周圍黏膜,以點狀注射法給予患者注射1%利多卡因1 ml、維生素B122 ml,用藥后間隔一段時間(以局部麻醉生效時間為宜)涂抹復方曲安奈德乳膏,噴灑金因肽(每處潰瘍灶1 噴)。之后每日再單獨使用1 次金因肽。療程與常規組一致。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潰瘍修復時間、用藥1 周后疼痛情況、對藥物治療的滿意度及復發情況。用藥后疼痛情況以視覺模擬評分法進行評估,0~10 分內疼痛程度逐漸升高。對藥物治療的滿意度采用自制問卷調查,分為滿意和不滿意。滿意:對治療體驗、顯效速度及效果均滿意;不滿意:對治療體驗、顯效速度、效果中的至少一項不滿意。統計6 個月內復發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潰瘍修復時間及用藥1 周后疼痛情況比較 聯合組潰瘍修復時間(3.50±0.47)d 短于常規組的(5.39±0.64)d,用藥1 周后疼痛評分(2.16±0.31)分低于常規組的(3.40±0.55)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潰瘍修復時間及用藥后疼痛情況比較()

表1 兩組患者潰瘍修復時間及用藥后疼痛情況比較()
2.2 兩組患者對藥物治療的滿意度比較 聯合組對藥物治療的滿意度為97.30%,高于常規組的77.14%,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對藥物治療的滿意度比較[n(%)]
2.3 兩組患者復發情況比較 聯合組復發率為2.70%(1/37),低于常規組的17.14%(6/3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273,P<0.05)。
隨著糜爛潰瘍性口腔黏膜病的頻繁發生,這類口腔問題的處理,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4]。糜爛潰瘍性口腔黏膜病治療的復雜性在于以下幾方面。①黏膜損傷修復速度較慢。相對于其他口腔黏膜病,糜爛潰瘍性口腔黏膜病的病程通常較長,且治療難度相對較高。在接受藥物治療期間患者口腔黏膜損傷的修復速度相對較慢[5];②患者對治療體驗及顯效速度等要求較高。因患者長期受到黏膜損傷引發疼痛、張口受限、進食受限等因素的影響,其對治療方案顯效速度及治療體驗的要求相對較高,如治療未能充分滿足口腔黏膜病患者的要求,可能引發不依從行為,或降低患者對治療的滿意度;③復發風險較高。通過藥物治療修復黏膜灶后部分患者可能于停藥一段時間后出現復發情況,對這類患者藥物治療方案的制定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常規藥物治療主要通過紗布浸潤濕敷(乳酸依沙吖啶)的形式,借助乳酸依沙吖啶對革蘭陰性菌、革蘭陽性菌(以各類球菌為主)的殺滅作用促進患者潰瘍灶的修復。復方曲安奈德屬于復方制劑,其主要成分為曲安奈德,其為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其藥理機制為用藥后可改善局部充血癥狀,抑制炎癥細胞的異常移動,阻斷炎癥介質的生成,并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為局部炎癥反應的改善提供良好支持[6]。而硫酸新霉素這一有效成分則可對多種腸桿菌科細菌形成良好抗菌作用;制霉菌素成分具有廣譜抗真菌作用,可通過與真菌細胞膜表面甾醇的結合反應引發真菌細胞膜通透性的變化,誘導內部重要內容物漏失,最終造成真菌失活。糜爛潰瘍性口腔黏膜病治療中復方曲安奈德與金因肽的價值體現以下幾方面。①減輕疼痛。疼痛是口腔黏膜病的典型表現[7]。常規藥物治療中紗布濕敷乳酸依沙吖啶經抗菌、抗炎途徑緩解患者的疼痛癥狀,其顯效速度相對較慢。而金因肽的刺激組織再生作用可與復方曲安奈德中多種成分的抗真菌、抗炎機制,形成協同作用,加之藥物本身的鎮痛作用,患者潰瘍灶的疼痛癥狀可得到良好改善;②促創面修復。糜爛潰瘍性口腔黏膜病在潰瘍灶分布、黏膜損傷嚴重程度等方面的特殊性,增加了患者的創面修復難度[8]。常規紗布濕敷法修復患者潰瘍灶的前提為口腔潰瘍灶的致病菌失活,炎癥反應改善。由于乳酸依沙吖啶的抗菌作用途徑較為單一,因此,口腔黏膜病患者潰瘍灶創面的修復速度相對較慢。而在聯合用藥模式下,復方制劑中的曲安奈德與制霉菌素等成分共同改善患者黏膜灶環境,清除殘留致病菌,為金因肽促肉芽生成、促毛細血管再生等作用的發揮奠定基礎[9]。二者的優勢互補作用有助于縮短患者潰瘍灶的修復時間;③改善患者的治療體驗。在接受治療期間,一方面口腔內潰瘍灶的存在導致口腔黏膜病患者持續伴疼痛癥狀,另一方面用藥過程形成的刺激作用也會影響患者的治療體驗[10-12]。與常規紗布濕敷治療相比,金因肽與利多卡因的鎮痛作用可有效改善口腔用藥形成的刺激,進而滿足口腔黏膜病患者對治療體驗的要求。
綜上所述,復方曲安奈德聯合金因肽治療糜爛潰瘍性口腔黏膜病,可有效加速患者潰瘍灶的修復,減輕其疼痛,并抑制口腔內潰瘍灶的復發,值得臨床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