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紅
(鞍山市廣播電視學校 遼寧鞍山 114200)
在教育改革實施以來,“合作學習”成了教育界的熱詞之一,越來越多的教師對合作學習策略進行了深度的鉆研,努力改進傳統合作學習模式存在的問題,也愈發注重鼓勵學生在課堂中展開高效的合作學習交流,從而達到教學相長的教學目的。如今,中職生在英語課堂中展開合作學習,已經成為常見的學習現象。教師要做的就是不斷加強合作學習模式的建構與運用,讓學生在語言學習活動中實施合作學學習,形成科學的合作學習方式,在相互協作的學習交流過程中提高語言學習效果。
所謂合作學習,實際上是教師讓學生組建成異質小組,小組成員相互間合作,一起朝著共同的學習目標前進,完成相應學習任務的學習過程。這一合作學習方式凸顯了幾點教學意義。
其一,小組內部的全體學生均可獲得一定程度的發展。這與傳統一刀切的教學方式存在本質上的區別,因為學生在相互協作的學習過程中,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推動小組學習活動的前進步伐,使其在原有基礎上提高個人的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再加上中職生的英語知識基礎、學習水平、學習能力存在一定的差異。學生可通過合作學習激發各自的學習潛力,拓展個人的發展空間[1]。
其二,對于一些具有學習障礙的學生而言,合作學習活動為其提供了很好的學習交流機會,使其能夠在這一學習平臺上汲取他人的優秀學習經驗,克服自身在學習中的不足。一些中職生在英語學習中遇到很多困難,教師可指導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形成端正的英語學習態度,增強他們的合作學習意識,主動通過合作交流的方式來彌補自己的學習缺陷,提高自身英語學習能力。
其三,合作學習策略的運用能夠輔助教師培養學生的合作技能,使其學會尊重他人的不同觀點,對合作學習問題進行多維度的分析與解決。同時,在合作學習活動中,每個人都可發揮各自的長處,共同制定完美的學習攻略,攻破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長期下來,英語課堂中會形成濃郁的合作學習氛圍,能夠熏染學生的情操,使其樂于借助他人的力量來促進彼此的學習進步。
其四,合作學習活動的組織與實施,能夠激發學生的良性競爭意識,讓學生改善自己對英語知識的懶散學習態度,轉而將更多的學習精力放在英語學習上。目前很多中職生更關注職業課,對文化課的關注不夠。而合作學習策略的融入運用可有效改進這一顯而易見的教學問題,讓學生能夠適當地發揮競爭精神,完善自我,不斷在良性競爭的氛圍下提高自身的英語學習能力。
在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中,學生可以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然后圍繞不同的學習內容來展開自主學習。在此基礎上,學生可展開相互合作交流,將彼此的學習內容整合起來,形成一份完整的學習資源。每個學生均可利用這一學習資源展開系統的學習,使其在短時間內提高自身的整體學習效率[2]。
教師在中職英語課堂中可以喚醒學生的角色意識,讓學生在組內合作學習活動中根據各自扮演的角色,展開相應的自主學習,然后進入到合作學習交流階段,對合作學習內容進行科學的整合,建構完善的英語知識結構體系。
以“Travel”一課為例,教師可讓每個小組共同設計一份旅游宣傳方案。每個小組成員可分別扮演資料員、分析員、導游等角色,展開符合自身角色特點的自主學習。第一,扮演資料員的學生可負責搜集旅游相關的資料,包括旅游地點、旅游地的歷史文化、旅游景觀等內容。學生可根據這些資料積累豐富的詞匯知識。比如當學生搜集了長城的旅游資料后,可匯總相關的英語詞匯,如China,Beijing,The Great Wall等等。
第二,扮演分析員這一角色的學生可從詳細的旅游資料中提取更豐富的知識信息,學會運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The Great Wall”這一旅游景點,比如學生可運用“be located”這一詞組來描述長城的位置,運用“were built”“be forced to do sth.”等英語知識來描述長城修建的歷史。
第三,扮演導游這一角色的學生可了解導游的特質,撰寫一篇吸引游客的文章,增強他人的旅游意愿。學生可以運用“be listed”“in ancient times”等詞組來介紹長城,讓更多的人了解長城的知識,吸引更多的人來到長城,體會長城帶給人的震撼感受。
學生在合作學習交流環節,可以制作一份宣傳海報,將自己學習的新知識融入宣傳海報上,這有利于提高學生對語言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
目前,教師為了給學生適時地布置學習任務,通常會利用微課來呈現具體的學習任務內容,讓學生快速了解任務內容,縮短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時間,使其在充足的學習空間內展開高效率的學習[3]。在合作學習理念下,教師可利用微課來給學生布置合作學習任務,讓學生自主瀏覽微課視頻,快速進入合作學習狀態,主動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
以“Honesty”一課為例,本節課的核心知識點是“直接引語”,它總共有三種類型。教師可讓3名學生組成一個合作學習小組,分別對不同類型的直接引語進行針對性的分析與掌握,然后在學習交流過程中分享自己的學習技巧,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提高語法知識的學習效率。
第一名學生可負責分析“陳述句”的直接引語。學生需重點了解that這個連詞在陳述句中起到的作用,并掌握that這個連詞的使用方法。尤其是that這個連詞是可以省略的,學生需了解句子中人稱、時態的變化。
第二名學生負責分析“祈使句”的直接引語,思考如何將其轉變為間接引語。在這方面,學生需掌握好將動詞原形轉變成動詞不定式的語法知識。即學生需在動詞不定式之前加上“及物動詞+賓語”。若祈使句具有否定的含義,則可在動詞不定式前面添加“not”這個單詞。
第三名學生則負責分析“疑問句”的直接引語。這里的疑問句還分為一般疑問句和特殊疑問句,學生需了解兩者間的差異。若直接引語為一般疑問句,則可使用whether,if等詞語,將直接引語轉變成間接引語。若直接引語為特殊疑問句,則可在轉變間接引語時,使用陳述句這種句子結構,在句子末尾要使用句號,不再使用問號。
教師可在微課中給出幾種典型的例子,讓學生真正掌握直接引語的語法知識。學生可在各自完成學習任務之后,將各自歸納的知識點整合起來,便于自己系統地掌握本節課的語法知識點。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課改倡導的科學學習方法,教師在引導學生參與合作學習活動時,可凸顯出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與探究性,讓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圍繞有效問題進行深入的探究學習。在中職英語課堂中,合作探究學習法可發揮特有的優勢,教師要做的就是根據教學內容提出合適的課堂問題,讓學生以合作討論與交流的方式展開探究學習[4]。
以“English Study”一課為例,教師可提出這樣的課堂 問 題:“What do you think about the English lesson?Is it important?What’s the best way to learn English?”這幾個問題與本節課的教學主題存在緊密關系,學生可結合自己實際的學習經驗來對這幾個問題展開探究,并運用“I think…”“It is necessary to…”“A good way to learn English is to…”“You can…”等句型來表達各自的觀點。
學生可在合作學習中提出幾點能夠學好英語的方法,并運用新學的詞匯和語法來講述自己的英語學習經驗。比如,學生平時若有閱讀英語報紙的良好習慣,則可圍繞“read newspaper”這個內容來表達自己的英語學習觀點;學生平時若定期參加英語角的學習活動,則可圍繞“join in the English Corner”這個內容來自主表達個人的英語學習觀點。
這一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活動能夠拉近學生與英語教學內容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更容易接受新課的知識內容,還能將其靈活運用到實際的語言交流與表達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師應注重加強英語課程的實踐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實踐性的語言學習過程中能夠走進真實的語境之中,從而更直觀地理解英語知識。對于英語知識基礎薄弱的中職生而言,基于實踐教學原則的英語教學活動更容易讓學生接受,教師可基于此引入合作學習理念,讓學生以小組形式展開實踐性的語言學習活動。
以“Shopping”一課為例,教師可讓不同小組的學生共同設計調查問卷,選定合適的調查對象,然后展開自主調查。比如,學生可在小組的調查問卷中設計“Where do you usually shop?”這一問題,被調查對象的答案可能是mall,也可 能 是shopping plaza,shopping center,supermarket,green grocery等等。
學生還可在調查問卷中設計其他與shopping相關的問題,讓學生能夠根據調查數據來寫出真實的調查報告。比如,學生可自主走進商場,調查衣服的不同時代風格,用new style,out of style等新詞匯來描述新時代和舊時代的服裝風格。在調查問卷中,學生可以設立這樣的調查項目:“Which one do you prefer?”
學生在撰寫調查報告時,應用新學的語言知識來展開清晰、流暢的書面語言表達。此外,學生在調查過程中獲得了直接的實踐經驗,能夠理解新課的詞匯內涵,還能對核心的語法知識進行有效地掌握。
為了讓學生在良性競爭氛圍下發揮合作意識,與伙伴展開有效的合作,教師可將良性競爭機制引進合作學習活動中[5]。在中職英語課堂上,教師可合理組織競賽性的辯論活動,讓學生自主組成合適的辯論小組,圍繞著各自小組的個性化觀點來激烈的辯論。
在學生的相互辯論過程中,他們會處于激烈的思維碰撞狀態。這為教師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以“The Information Age”一課為例,其中兩組學生圍繞著“advantages of TV”“disadvantages of TV”這兩個論點來展開辯論;另外兩組學生則圍繞著“advantages of Internet”“disadvantages of Internet”這兩個論點來展開辯論。
為了讓自己的觀點得到更多的支持,每個小組都會圍繞自己的論點來搜索可用的論據。在這個過程中,組內學生可展開有深度的合作學習交流,彼此分享有效的辯論資料,從中提取重要的信息,讓學生可以完善自己的論點,試圖在辯論過程中論證個人的觀點。
此外,學生也可組成兩個小組,圍繞新課中的“couch potatoes”這一新穎的詞匯來展開辯論,各自談談自己對沙發土豆電視迷的看法。“couch potatoes”具有雙層含義,擁有相同觀點的學生可自主組成一個小組,與另一個小組展開辯論。在這一趣味的合作辯論學習活動中,學生可學會靈活運用新學的語言知識來表達自身的觀點,有利于提高中職英語課堂中的語言教學效果。
總之,現代社會對人才的合作技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還要求他們具備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能夠主動加強人與人之間的依賴關系,在共同合作的前提下提高自身能力,完成共同的任務。中職教師要迎合這一人才培養要求,將合作學習策略融入英語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有效學習英語知識,鍛煉英語表達技能,樹立良好的合作精神。實踐證明,教師在中職英語課堂中加強合作學習策略的運用,顯然能夠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與合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