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穎潔
(山東理工大學生命與醫藥學院 山東淄博 255049)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在高職院校發揮作用,就要發揮高職院校的特色,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其中,“細”就是細化、具體化,全面滲透到高職院校教育管理的各個方面、各個要素中,從高職院校教育管理的具體事務著手,推動理論聯系實際,使之不斷植入頭腦、沉淀心中,只有發自內心接受,才能真正自覺行動;“小”就是要從小事做起,從不起眼處著手,抓好新生、優秀學生等“小”群體,將思政“大主題”轉化為思政“小故事”,堅持不懈抓養成,積小德為大德;“實”就是融入課程實踐、融入社會生活,注重實踐養成,不斷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實將思想轉化為行動,推動落在實處,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引領社會風尚。
高職院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落”的具體內容是營造和諧、文明的校園文化環境,注重頂層設計和教育公平,結合高職院校專業特色,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推動素質涵養和實踐養成,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全面提升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
高職院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細,是落到學校、院系、教師和學生四個層面的具體行為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融入學校發展目標、規章制度、校風校紀、課堂學習、校園活動和社會實踐等方方面面,使之無處不在[1]。
高職院校學生普遍存在自律意識薄弱、學習動力不足、學習毅力缺乏、自信心不強、專注力不夠等問題。因此,高職院校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上,目標要細、要求要細、責任要細、措施要細,將其內涵落到學校、院系、教師和學生四個層面的具體行為中,使其落地生根。
學校是高職院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落”的總體設計者和保障者。高職院校在學校層面要深入挖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做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政策解讀、政策宣傳、頂層設計和制度保障,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融入學校發展目標、學生培養目標、校風校紀要求、校園文化底蘊和學校制度建設中,注重教育公平,保障民主權利,建立長效培育機制,全面營造和諧文明的校園文化氛圍,為實現“三落”提供理論引導、制度支持和環境保障。
院系是高職院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落”的主要設計者和實施者。院系在學校發展思想和政策引導下,充分挖掘重要節日、紀念日中蘊含的豐富教育資源,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本院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工作脈絡。通過制定培養方案、完善課程體系、落實實習實訓、加強黨團建設、注重社會實踐、優化教育管理等一系列具體舉措,落到院系具體教學安排和學生教育管理的各個具體環節中,滲透到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中,推動高職院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實現“三落”[2]。
教師作為高職院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落”的具體實施者,主要通過以下三種方式實現高職院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落”:第一,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哲學社會科學課課程、專業課程和專題講座在“三落”中的作用,落實課程思政,突出思政元素,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思政課程教學充分融合;第二,充分發揮校園文化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在“三落”中的作用,落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導作用,搭建高職院校全方位育人平臺,引導高職院校學生向上向善,提高高職院校學生思想覺悟,幫助他們真正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第三,行為模范,以身示范,教師在提高自身職業素養的同時,親身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自身良好形象,以自身修養和自身行動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道德品質和綜合素養。
學生是高職院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落”的學習者和踐行者。高職院校學生普遍對理論學習的興趣不濃厚,易受不良風氣影響。因此,在通過課堂教學教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關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要激發高職院校學生學習興趣,進一步通過課程實踐教學、校園文化活動以及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深入理解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學生群團組織和校園文化環境使學生不斷熏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三落”的教育目的。激勵高職院校學生努力成長為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高職院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小,是落到入學關鍵期的新生中,落到身邊的小事、小行為中,落到入黨積極分子、學生干部等小群體中,以小帶大,以點帶面,推動高職院校全體學生自覺培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3]。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高職院校新生年齡較小,處于入學關鍵期,存在角色轉變、環境適應、人際關系處理等困難,有在新環境樹立自己良好新形象的迫切需求。同時,他們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重要時期,易受周圍環境影響,思想和行為的可塑性強,必須引導他們在入學之初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筑牢思想根基。因此,高職院校要抓住新生軍訓和入學教育的關鍵期,在理想信念教育、愛國榮校教育、遵規守紀教育、文明道德教育等入學全過程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涵養新生的品格和修養。
從身邊小處著手,使“大道理”變成“小故事”,使“大思想”變成“小行為”。“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中華優秀文化中不乏從小事做起的傳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是好高騖遠的空談,唯有從小處著手,從小事做起,從身邊事做起,引導高職院校學生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到日常學習生活具體行為中,如在校園里遇到教師問好,在課堂上尊重教師勞動,在宿舍中注意相處細節,才能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腦、入心。在常態化防控背景下,鼓勵和引導高職院校學生擔任校園疫情防控志愿者,提高實踐意識,磨礪意志品格。在與家國發展和自身生活聯系密切、可操作性強的具體行動中感悟新時代青年的使命擔當和責任意識,才能幫助他們時刻牢記、深刻領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并將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做到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入黨積極分子、學生干部等優秀學生群體是成長在廣大高職院校學生身邊的榜樣典型。相比于英雄群體等楷模,身邊優秀學生群體的一言一行對高職院校學生的影響更具生活化。高職院校入黨積極分子、學生干部等少數優秀學生群體與本科院校相比,個性更加突出,拼勁和闖勁足,心理承受力強,在技能學習和人際關系處理上有其獨到做法。用好“權威效應”,發揮“小”群體作用,帶頭學習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身作則,樹立模范形象,以自己的積極思想和正確行為影響和帶動身邊其他學生,使全體高職院校學生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注重宣傳和弘揚身邊優秀學生群體的榜樣事跡,挖掘多種類型的優秀學生典型,如勞動榜樣、創業榜樣、實踐榜樣等,營造向優秀學生群體對標看齊的學習氛圍。
高職院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落到教育引導、實踐養成、輿論宣傳、文化熏陶和制度保障中,通過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措施,全方位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感和執行力,實現良好育人效果[4]。
教育引導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的基礎。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哲學社會科學課程、專業課程和專題講座等作為落實的主陣地,為高職院校學生豐富理論知識,感悟精神內涵,提高思想認識提供理論基礎。高職院校要堅持以人為本,立足群體特征,堅持多措并舉,結合專業特色,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同時,發揮高職院校學生的主體作用,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啟發學生的智慧,提升學生的自覺,引導高職院校學生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全面發展。
實踐養成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的必由之路。以實踐為抓手,重視實踐養成,在實踐中弘揚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其融入學生的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社會實踐不僅包括校園文化活動和校外實踐活動,也包括校內和校外的專業實踐活動。高職院校專業實習實踐活動豐富,開展與學生專業和就業密切相關的專業實習活動,能夠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日常化、具體化、生活化,促進高職學生在具體行動中實踐和再認識,做到以知促行,以行求知,知行合一。高職院校實踐課程和實踐時間遠高于普通高等院校,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專業實習實踐,貫穿到高職學生學習的每一門課程、每一次實踐中,甚至與企業文化相結合,引導高職院校學生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是高職院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的特色舉措。
輿論宣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的前提。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深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歷史淵源和豐富內涵,增強認知力和認同感,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指引人生道路上的作用。第一,優化組合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做好正面宣傳,增強校園媒體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以優秀的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跡鼓舞、激勵高職院校學生,傳播價值觀正能量。第二,發展網絡新媒體的輿論宣傳陣地,拓寬網絡宣傳陣地,加快高職院校學校官網、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眾號、官方抖音等主流宣傳媒體建設,加強主流輿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引導作用,做到學生在哪里,宣傳就在哪里。第三,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哲學社會科學課程、專業課程、校園文化活動以及社會實踐活動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全方位宣傳落實到高職院校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烘托學習和踐行氛圍,在潛移默化中影響的學生思想和行為,使之成為行動自覺。
文化熏陶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的基石。高職院校應發揮校園文化的品牌作用,構建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基本脈絡,引領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包括物質文化建設、精神文化建設、制度文化建設三個層面。其中,物質文化建設包括高職院校校園基礎設施建設、校園文化載體建設、校園特色標識建設等。在高職院校校園各處增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標識,不斷完善宣傳載體和文化載體,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故事,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精神文化建設除高職院校校風和校訓以外,主要通過優秀榜樣典型、校園文化活動以及志愿服務項目等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之成為高職院校的內在精神力量和外在行為指導。制度文化除高職院校規章制度外,還包括學校傳統和儀式等,體現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的內在機制,有利于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導和激勵功能。高職院校應充分校園文化功能,堅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塑造高質量的特色校園育人環境和文化氛圍。同時高職院校應構建技能大賽等文化陣地、心理文化節等文化節日,將相關企業文化融入高職院校專業文化建設中來,打造獨具高職特色的校園文化環境,使校園文化成為高職院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健康生長的土壤。
制度保障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的基本保證。高職院校學生要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小到遵守法律法規和學校校規校紀,都離不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正確引導。高職院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僅靠一時的突擊宣傳和短期的強行灌輸是難以實現的,沒有長久的制度保障,很難將其貫徹始終。高職院校要加強頂層設計,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涵融入學校制度建設中,形成常態化、長效化培育和踐行機制,增強高職院校學生自覺培育和踐行的底氣,形成普遍的價值共識,堅持不懈,久久為功,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高職院校持久發揮作用,落地開花結果[5]。
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和學生特征區別于本科院校,有其獨特之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在高職院校落地生根,發揮作用,除了充分理解和闡釋“落細”“落小”“落實”的內涵,還要推動其他文化要素融入,不斷濃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底蘊。本文在探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走進高職院校當前現狀和存在問題的基礎上,還探索了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融入高職院校教育管理工作中,通過不斷學習、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高職院校學生思想素質的提高,提高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