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悅
(長春市二道區教師進修學校 吉林長春 130031)
在我國教育事業飛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閱讀是幫助學生學會基于文本獲取有價值信息的重要方式,做好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服務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需求。教師應當積極創新教育思路,將合作學習作為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閱讀,活動的重要方式基于行之有效的合作學習,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有效培養,在合作學習環境中,推動學生學習效率的不斷提升?,F階段,許多教師開始嘗試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活動,但是由于小組劃分缺乏合理性、閱讀素材開發不充分等問題的影響,導致合作學習很難發揮應有的作用?;诖?,教師必須有效創新教育思路,從合作學習的角度出發對學生提出更高要求,讓行之有效的合作學習成為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關鍵。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活動,能夠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平臺,基于小組成員之間的有效配合,學生能夠快速投入學習狀態,并且在合作學習的同時提高閱讀的效率,并在此過程中構建高效課堂。合作學習活動本身具有較強的自主性特點,通過對學生合作學習行為的有效引導,每位學生都能夠在合作學習氛圍中發揮自身的作用,在遇到無法理解的閱讀知識時,學生能夠通過與其他組員的有效協作共同解決問題,并以此為基礎提高閱讀教學的整體效率[1]。不斷深入落實合作學習的同時,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整體實施效率能夠得到顯著提升,每位學生都能夠在教師的積極推動和影響下投入與合作交流,在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同時,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
小學階段學生學習行為容易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在基于合作學習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能夠以合作學習為平臺,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并在此過程中推動學生學習狀態的及時調整。這樣一來每位學生都能夠做到主動積極地分析和思考問題,并且在探究閱讀文本的同時保持良好的閱讀習慣。關于傳統的閱讀教學模式,以合作學習為基礎的閱讀教學,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基于合作學習的平臺學生能夠受到其他同學的感染,并且保持對閱讀的濃厚興趣。在教師設計和開展的合作學習活動中,學生能夠真正實現由被動接受知識向主動探究知識的轉變,在濃厚的閱讀氛圍影響下養成主動閱讀的良好習慣。這樣一來,學生能夠將閱讀作為伴隨終身的好習慣,并且在參與合作學習的同時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
小學生正處在思維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僅要重視對語言文化知識的解讀和分析,同時也要格外關注對學生思維能力的鍛煉和培養,通過合理設計教學活動,為學生搭建思維成長的平臺,并在此過程中促進學生思維的全面提升。在組織小學語文課程中的合作學習活動時,教師能夠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將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并且通過對合作學習形式的合理優化與調整,帶給學生真實深刻的學習感悟。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搭建的合作學習平臺,學生的學習狀態能夠得到及時調整,每位學生都能夠做到基于小組合作深度分析和思考問題,并且在探究和解決語文學習問題的同時,實現對學生思維的全面鍛煉和培養。為學生的學習基礎不同,在參與合作學習活動時的表現也更不一樣,通過對合作學習的全面落實學生能夠真正快速調整學習狀態,并且通過與其他同學之間的深入對話和交流,實現思維的碰撞。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能力能夠得到有效提升。每位學生都能夠基于對合作學習主題的深度探索,獲得更加深刻的啟發。同樣,在學生思維能力得到強化的情況下,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的順利實施也能得到進一步的保障,最終推動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
合理劃分學習小組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的基礎和前提。但是目前,許多教師只是將合作學習看作一項常規的教學活動,沒有真正意識到劃分小組的重要性,通常只是根據學生的座位順序劃分小組,而沒有真正考慮到不同學習基礎下學生對閱讀內容的掌握情況。在小組劃分缺乏合理性的情況下,學生之間很難真正實現有效互補,部分學生由于性格和觀念存在矛盾,在合作學習中很難快速進入學習狀態,最終導致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合作學習效率受到較大影響[2]。
閱讀活動本身是幫助學生拓寬知識面的重要途徑。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許多教師并沒有做好對閱讀教育資源的有效開發與整合,通常只是關注教材中體現的基礎性內容,而沒有真正做好對教育資源的系統性拓展,這就導致學生能夠接觸到的語文知識較為有限,學生在語文課程中表現出的學習積極性受到一定的影響。對于正處在知識體系建構關鍵時期的小學生而言,他們接觸到的閱讀素材直接影響到了自身的學習狀態,由于學生對閱讀內容的把握不到位,導致原本具有較強吸引力的閱讀活動變得相對枯燥,學生很難真正快速調整學習狀態。此外,還有許多教師在選擇閱讀素材時缺乏針對性,通常只關注閱讀文本的語言教育價值,而沒有真正從德育以及思想教育的角度出發,對相關素材進行整合。這樣一來,學生很難在閱讀中獲得更加深刻的啟發,也無法基于閱讀活動實現思想觀念的有效轉變和優化。面對相對單一的閱讀資源,學生很難有效調整學習狀態,也無法真正提高閱讀效率,最終導致構建小學語文閱讀高效課堂的目標難以達成。
組織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時,許多教師存在較大的偏向性,雖然能夠根據學生學習狀況對學生提出合作學習的要求,但是卻并沒有尊重學生的主體價值,仍然對學生的閱讀行為過度干涉,這就導致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效率受到較大影響,學生的閱讀狀態無法得到及時調整。實際上,許多教師習慣于對學生提出相關的命令和要求,學生只能夠被動聽從安排,而無法真正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面對閱讀中存在的問題,學生很難及時糾正問題,而是被動等待教師的講解[3]。合作和學習活動中,學生只能按照教師預先設計的合作學習流程參與閱讀活動,而無法真正根據小組成員之間的深入探討,采用多元化的方式解決問題。在教師對學生合作行為干涉過多的情況下,原本具有較強思維鍛煉價值的合作學習活動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難以得到有效提升。
教學評價活動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在合作學習教育模式上,許多教師并沒有做好對評價機制的有效建立和完善,通常只是關注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取得了怎樣的閱讀成果,而沒有真正考慮到學生在合作學習中表現出的學習特點以及真實的學習需求。這樣一來,學生在閱讀學習活動中的學習表現很難得到充分重視。教師只是將教學評價作為一項任務來完成,而沒有真正意識到評價活動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影響,對于過分追求合作學習的成果,導致部分學生產生了偏激的認知,學生認為學習語文知識就是為了獲得教師的認可。為了提高閱讀成果的價值,學生放棄了與他人的交流,而是采用獨立思考的方式解決語文學習問題,這也導致合作學習活動的價值無法得到體現。
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合作學習活動時,教師應當重視對小組成員的合理劃分,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性格特點對小組成員進行適當調整,并在此過程中保障小組成員之間的互補性,為行之有效的合作學習奠定基礎。教師應當將性格內向的學生和性格外向的學生放在一個小組,通過這樣的方式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同時也要將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和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放在一個小組,實現小組成員的共同成長[4]。在充分保障小組成員劃分合理性的情況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整體效率能夠得到顯著提升,每位學生都能夠在小組合作學習環境中積極投入閱讀活動,并且提高閱讀效率。
在開發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素材時,教師應當考慮到課堂內外的緊密融合,既要關注教材中體現的基本閱讀素材,同時也要格外關注對拓展性材料的有效收集和整理,讓多元化的閱讀資源成為學生解決閱讀學習問題的關鍵,并且真正服務于學生對合作學習的需求。開發閱讀素材意味著教師需要考慮到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從教材出發選擇拓展性的材料,將同一作者在不同時期的作品帶給學生,并且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緊密協作與配合共同解讀閱讀文本,真正滿足不同學生對閱讀學習的需求。此外,基于合作學習活動開發閱讀資源還應突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主動推薦優秀的課外讀物,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有效探討,列出具有小組特色的課外閱讀書目。在閱讀文本得到充分整合的情況下,合作學習活動的整體實施效果才能得到顯著提升,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有效協作,真正實現構建小學語文閱讀高效課堂的目標[5]。
基于合作學習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意味著教師需要做好教學模式的有效優化,在課堂上通過科學嚴謹的教學設計幫助學生理解閱讀的深刻內涵,并以此為基礎推動學生學習狀態的及時調整,讓每位學生都能夠在主動分析和思考問題的同時,實現閱讀能力的有效鍛煉和培養。布置小組合作學習任務時,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整體學習狀況,同時也要把握好課文教學的主要內容,讓學生能夠帶著明確的目標投入于閱讀活動,并在此基礎上幫助學生提高合作學習的針對性。根據閱讀教學的相關內容和要求,教師還應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向學生展示圖片和視頻等形式的材料,通過情境的真實還原,讓學生能夠及時轉變學習狀態,并且基于情境獲得更加深刻的思考。在情境化的教學活動中,學生能夠結合自身的真實生活經驗以及對文本內容的解讀,提高互動交流的效率,并且圍繞情境思考如何將語文知識應用于現實生活,以推動學生知識應用水平的不斷提升。在學生通過主動分析解決問題之后,教師還應搭建小組合作共享的平臺,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競爭,進一步激發學生參與合作學習的熱情,在真正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構建高校課堂。
科學嚴謹的評價機制能夠幫助學生快速調整學習狀態,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有效鍛煉和培養。為此教師應當格外重視對評價活動的全面優化,一方面建立嚴謹的評價標準,另一方面也要做好對評價方式的創新,盡可能地發揮評價活動在合作學習中的價值,讓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合作學習觀念。制定評價標準時,應當將合作學習成果以及合作學習方式作為評價的重要依據,不僅要考慮到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取得了怎樣的進步,同時也要關注不同成長背景下學生,對合作學習活動的態度以及實際做法,確保評價活動能夠真正對學生起到指引作用[6]。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教師應當采用鼓勵和贊美的語言對學生進行指導,充分肯定學生的合作學習活動表現,以評價為導向讓學生培養起參與合作學習的自信心。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構建閱讀高校課堂必須重視對教育模式的合理優化,教師必須重視合作學習活動的全面落實,以學習為導向劃分學習小組,根據學生學習狀況,布置明確清晰的合作學習任務,通過對學生合作學習行為的全面指導,讓閱讀學習效率得到顯著提升。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實現基于分組合作構建小學語文閱讀高效課堂的目標,讓每位學生都能夠基于合作學習,不斷提高文化素養,為學生綜合素質發展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