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小云 張小榮 吳先麗
(福建省龍巖人民醫院新生兒科 龍巖 364000)
早產兒是指出生時胎齡不足37 周的活產嬰兒,而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是早產兒最為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因其肺部功能尚未成熟、肺表面活性物質不足、肺順應性較差等引發早產兒出現極度呼吸困難、窘迫的一種呼吸道疾病,臨床癥狀多表現為呼吸困難、呻吟、無規律呼吸且伴有呼吸間歇性暫停、吸氣三凹征等癥狀,并在數小時內迅速發展,嚴重患兒出現呼吸衰竭的可能性極高,進而使多器官功能出現不同程度損傷,患兒生命安全受到了極大威脅[1~2]。據相關調查顯示,NRDS 發病率與胎齡呈負相關,孕周在 26~28 周早產兒 NRDS 發病率高達 50%,30~31 周早產兒NRDS 發病率在30%左右,且患兒體質量與病死率呈負相關,是誘發早產兒死亡的主要因素[3]。因此,臨床治療手段的合理選擇對NRDS早產兒預后的改善有積極影響。目前,機械通氣與肺表面活性物質(PS)聯合治療NRDS 是臨床上常用的治療方案,但對該疾病的死亡率影響不大,有學者提出可加用藥物聯合治療來實現臨床療效的提升,并以此達到患兒死亡率有效下降的目的[4]。枸櫞酸咖啡因可激活中樞神經系統,不僅對腦屏障有極強的穿透力,而且可直接作用于高氧暴露所引發的功能性和結構性肺損傷,并對其有著較強的逆轉作用,進而有助于患兒上機時長及用氧時長的有效縮減,是目前與PS 聯合治療早產兒NRDS 效果最佳的藥物[5]。本研究對經鼻間歇正壓通氣(NIPPV)聯合枸櫞酸咖啡因對NRDS 早產兒拔管失敗率及預后影響進行了深入探討。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 年2 月至2021 年11 月龍巖人民醫院收治的經影像學檢查證實為NRDS早產兒68 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分配原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4 例。對照組男23 例,女11例;胎齡 28~32 周,平均胎齡(31.42±1.85)周;出生時體質量1 006~2 378 g,平均體質量(1 437.74±92.35)g;NRDSⅠ級 21 例,Ⅱ級 13 例。觀察組男 22例,女 12 例;胎齡 28~34 周,平均胎齡(32.03±0.89)周;出生時體質量1 002~2 375 g,平均體質量(1 429.98±93.67)g;NRDSⅠ級 20 例,Ⅱ級 14 例。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批號:2019010)。兩組患兒臨床基線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胎齡不足35 周;NRDS 的診斷符合《實用新生兒學》[6]中的相關診斷標準;NRDSⅠ~Ⅱ均經X 線證實;患兒監護人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嚴格按照流程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X 線檢查肺心界模糊患兒;合并先天性心臟病或胎糞吸入綜合征(MAS)等疾病患兒;拔管后無須借助NIPPV 進行輔助治療患兒;監護人中途放棄治療患兒。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與NIPPV 的聯合治療方案。應用心電監護監測患兒生命體征,給予必需的營養支持、暖箱保溫,并根據早產兒體質量及日齡合理調節暖箱溫度,監測患兒經皮血氧飽和度(TcSO2)及維持內環境穩定等常規治療的同時,結合NIPPV 進行聯合治療。采用雙鼻塞密閉環路方式,鼻塞的選擇要大小適宜,采用深圳市科曼醫療設備有限公司生產的NV8 新生兒呼吸機,參數設置:吸氣峰壓15~20 cm H2O,呼氣末正壓5~8 cm H2O,氧濃度21%~50%,呼吸頻率25~35 次/min,吸氣時間0.4 s,呼氣時間0.6 s。呼吸機具體參數以患兒血氣指標為依據進行合理調整,pH 值7.3~7.4,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35~50 mm Hg,動脈血氧分壓(PaO2)50~80 mm Hg,動脈血氧飽和度(SaO2)90%~95%。除上述治療外需在出生后12 h 內通過氣管插管注入豬肺磷脂注射液(國藥準字HJ20181201)200 mg/kg,注射完需將氣管插管及時拔出,再進行NIPPV 通氣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枸櫞酸咖啡因注射液(國藥準字H20163401)聯合治療。首次負荷劑量為20 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 ml,用定量輸液裝置靜脈輸注30 min,間隔24 h給予5 mg/kg 維持劑量,緩慢靜脈輸注10 min。若患兒可自主呼吸且呼吸暫停癥狀消失,即可停用枸櫞酸咖啡因注射液。
1.3 觀察指標 (1)臨床療效。治療24 h 后,對兩組患兒臨床療效進行評價,顯效:患兒臨床癥狀如呼吸困難、呻吟、發紺等基本消失,患兒TcSO2≥85%;有效:患兒臨床癥狀明顯改善,患兒TcSO2<85%;無效:患兒臨床癥狀無好轉甚至有加重跡象。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2)對比兩組患兒拔管失敗率。以初次拔管3 d 內再插管作為評定依據。(3)對比兩組患兒的臨床改善情況。包括上機時長、用氧時長、總住院時長及呼吸暫停發作頻率,其中呼吸暫停的評定依據是呼吸停止時間>20s,心率<100 次/min。(4)于治療前、治療24 h 后對兩組患兒的血氣分析各指標變化進行對比。包括pH 值、PaCO2及PaO2水平。(5)在治療期間對患兒并發癥發生情況進行記錄并比較。包括肺氣漏、肺部感染、支氣管肺發育不良(BPD)、顱內出血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EXCEL 軟件錄入NIRDS早產兒的臨床資料,采用SPSS26.0 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用()表示,計數資料用%表示,組間差異行t檢驗、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兒臨床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兩組患兒拔管失敗率及臨床改善情況比較觀察組患兒拔管失敗率為11.76%,明顯低于對照組患兒的35.29%(P<0.05);觀察組患兒上機時長、用氧時長、總住院時長及呼吸暫停發作頻率均明顯優于對照組患兒(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拔管失敗率及臨床改善情況比較()

表2 兩組患兒拔管失敗率及臨床改善情況比較()
組別 n 拔管失敗[例(%)]上機時長(d) 用氧時長(d) 總住院時長(d) 呼吸暫停發作頻率(次)觀察組對照組t/χ2 P 34 34 4(11.76)12(35.29)5.231 0.022 4.97±2.23 6.11±0.99 2.724 0.008 11.97±1.24 15.13±1.69 8.790 0.000 30.31±2.55 36.02±3.07 8.343 0.000 4.57±1.36 8.14±1.78 9.293 0.000
2.3 兩組患兒血氣分析各指標變化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兒pH 值、PaCO2及PaO2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 24 h 后,兩組患兒 pH 值、PaO2水平均呈上升趨勢,PaCO2水平呈下降趨勢,且觀察組患兒PaO2水平高于對照組,PaCO2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兩組患兒pH 值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血氣分析各指標變化比較()

表3 兩組患兒血氣分析各指標變化比較()
PaO2(mm Hg)治療前 治療24 h 后觀察組對照組組別 n pH 值治療前 治療24 h 后PaCO2(mm Hg)治療前 治療24 h 后34 34 t P 6.56±0.45 6.43±0.49 1.139 0.259 7.14±0.22 7.02±0.36 1.658 0.102 55.72±5.55 55.47±5.53 0.186 0.853 41.94±3.85 48.36±4.29 6.494 0.000 47.18±5.82 47.09±5.71 0.064 0.949 65.69±6.14 57.91±6.75 4.972 0.000
2.4 兩組患兒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兒并發癥總發生率為5.88%,明顯低于對照組患兒的23.53%(P<0.05)。見表 4。

表4 兩組患兒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例(%)]
早產兒是指出生時胎齡不足37 周的活產嬰兒,由于早產兒器官尚未完全發育成熟,不具備適應外界環境的能力,因此各種并發癥發生風險相對較高,使得各系統疾病發病率及病死率不斷上升。NRDS患兒在出生后6~12 h 內易出現進行性呼吸困難并隨之逐漸加重,而早產兒肺功能還不健全,肺表面缺乏一定的活性物質,發生NRDS 的幾率也大幅增加。隨著圍產醫學的發展進步及早產兒機械通氣率的上升,胎齡不足29 周的早產兒使用有創機械通氣的占比高達65%,而長時間持續機械通氣使得早產兒出現并發癥如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神經損傷等風險的可能性大幅上升,所以能否盡早成功拔管直接影響著早產兒預后質量的好壞,由于早產兒缺乏足夠的呼吸動力,使得早產兒初次嘗試拔管的失敗率將近30%[7~8]。因此,尋求降低早產兒拔管失敗率的干預措施成為了該領域的研究重點。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臨床總有效率為91.18%,明顯優于對照組的70.59%(P<0.05);觀察組患兒拔管失敗率為11.76%,明顯低于對照組患兒的35.29%(P<0.05);觀察組患兒并發癥總發生率為5.88%,明顯低于對照組患兒的23.53%(P<0.05);說明在常規+NIPPV 治療基礎上聯合枸櫞酸咖啡因可提高治療效果,降低患兒拔管失敗率及并發癥發生風險。此外,觀察組患兒上機時長、用氧時長、總住院時長及呼吸暫停發作頻率均明顯優于對照組患兒(P<0.05),說明該治療方案有助于患兒康復及預后的改善。枸櫞酸咖啡因的結構與氨茶堿較為相似,都屬于甲基黃嘌呤類藥物,臨床上多用于對早產新生兒原發性呼吸暫停的治療,與氨茶堿不同的是,枸櫞酸咖啡因可對中樞神經系統中的γ-氨基丁酸、甘氨酸等抑制性神經遞質有明顯的激活效果,促使呼吸中樞不斷提升其對CO2的敏感性,進而實現每分鐘通氣量的顯著提升,同時枸櫞酸咖啡因對膈肌收縮力及氣道功能有一定的恢復效果,使高氧肺損傷出現逆轉的可能性大幅提高,這對早產兒尤其是極低體重兒拔管失敗率的提升、呼吸暫停的有效預防和緩解有一定的積極影響[9~10]。而藥物與通氣支持療法輔助治療NRDS 早產兒的同時,療效也最大限度得以發揮。NIPPV 是以NCPAP 為基礎并與間歇呼吸有效結合的一種改良無創通氣,該無創正壓通氣是物理性質的,可有效減少NCPAP 所造成的患兒鼻部損傷、腹脹等并發癥發生風險,促使呼吸支持具備周期性的同時潮氣量也隨之上升,CO2的清除能力顯著提升,患兒呼吸暫停期間的肺泡通氣仍可繼續維持,進而有助于功能殘氣量的增加。PS對肺表面張力的松弛、肺泡擴張能力的增強、肺順應性的提高及維持肺泡容積的穩定等有重要作用,為氣體在通氣循環過程中的充分交換提供了必需的物質基礎[11]。張雅靜等[12]研究顯示,NIPPV+咖啡因組的NRDS 早產兒并發癥總發生率、拔管失敗率、用氧時長及上機時長較單純NIPPV 組明顯下降;潘素香等[13]研究顯示,PS 與枸櫞酸咖啡因的結合可提高NRDS 的預防性,對患兒肺功能、呼吸系統的順應性、呼吸道阻力等有著不同程度的改善,進而直接影響患兒血氣分析指標水平。說明NIPPV 聯合枸櫞酸咖啡因治療NRDS 早產兒優勢較為明顯,是患兒初始呼吸支持的理想選擇,對患兒成功拔管撤機有正向影響。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24 h 后,觀察組患兒PaO2水平高于對照組,PaCO2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證實NIPPV 與枸櫞酸咖啡因的聯合治療方案對改善NRDS 早產兒血氣分析指標效果明顯。這與秦浩等[14]的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NIPPV 聯合枸櫞酸咖啡因有助于NRDS 早產兒拔管失敗率及呼吸暫停發作頻率的顯著降低,上機時長、用氧時長及總住院時長有效縮短,患兒的血氣分析各指標水平明顯改善,這對患兒并發癥發生風險的有效控制及預后質量的提升有積極影響,值得在臨床治療中進一步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