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紅,徐光興
(1.石家莊鐵道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石家莊 050043; 2.石家莊鐵道大學河北省交通應急保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石家莊 050043)
高鐵線路中,橋梁占據相當大的比例,其中絕大部分是簡支梁橋[1-3]。簡支梁橋多采用“預制+運架”的模式施工,運架梁可分為運架分離、運架一體兩種方式,其中,運架分離式方案采用運梁車運梁、架橋機架梁的作業方法,作業效率高,施工成本低,因而應用最為廣泛[4-6]。
預制梁場的位置和間距決定著運梁距離。梁場的征地、建設、復耕、設備投入等耗資巨大[7-8],當前對鐵路工程建設的工期要求亦趨向科學合理,為降低施工成本,梁場間距往往設置較大,使運梁時間成為運架梁作業的控制因素。為提高運架梁作業工效,使運梁、架梁作業效率相互匹配,當運距較大時,最理想的解決方案是采用“兩運一架”甚至“多運一架”的施工方案,即用2臺或多臺運梁車配合1臺架橋機進行運架梁作業[9-10]。但高鐵線路的寬度只允許運梁車單向通行,無法進行會車作業,因而在實際工程中尚未大量采用。為此,需研究安全、經濟、合理的會車技術方案。
高鐵箱梁在梁場經由跨線提梁機橋上裝梁,或經由便道上橋后,通過在建高鐵路基、橋梁、隧道運到待架橋跨[11-13]。為解決2輛運梁車間的會車問題,既有案例多采用平面會車方案。
平面會車位置可選擇在路基上或橋上。選擇路基作為會車點時,需加寬該段路基,供運梁車空車通行,其缺點是征地、建設費用高,會車地點不能移動。
在橋上設置會車點時,需在橋梁一側搭建臨時會車平臺。文獻[14]即采用了這一方案,其臨時會車平臺長92 m,寬10 m,利用六四式軍用梁和六五式軍用墩拼組而成,見圖1。利用制式搶修器材拼組臨時平臺,可節約一定的設備制造成本,但搭建臨時墩仍需征地、建造臨時橋墩基礎。此外,運梁車出入平臺時經過4孔已架混凝土箱梁的懸臂翼緣板,需對其進行加固處理,翼緣板上的防護墻、電纜槽、接觸網支座等預埋件也需做相應的處理。在橋上設置臨時會車平臺,會車點同樣不便移動位置。

圖1 利用搶修器材搭建的臨時會車平臺(單位:mm)
為更好地解決2臺或多臺運梁車的會車問題,提出了一種新的橋上會車方案,即在會車點設置會車提升裝備,當空載運梁車從架梁點返回梁場、抵達會車點時,利用會車提升裝備將空載運梁車提起,待重載運梁車從其下方通過后,再將空載運梁車降至橋面,然后空載繼續駛向梁場,重載運梁車駛向架梁點,從而實現橋上會車作業。
垂直會車方案的會車點可設置在橋上或路基上,會車提升裝備可采用跨線龍門吊。采用跨線龍門吊的缺點是設備一次性投入費用高,需征地并建造龍門吊基礎,會車位置不便移動。為此,研究了一種橋上會車提升裝備[15],該裝備直接放置在已架箱梁頂面,和現有技術、裝備相比,具有突出的優點。
會車提升裝備由金屬結構、起升系統和電氣控制系統等部分組成,見圖2。

圖2 會車提升裝備的組成
(1)金屬結構
金屬結構是會車提升裝備的主體結構。為使運梁車通過會車提升裝備,金屬結構采用“O”形門架形式,由2個“O”形門架通過3根縱向聯系梁連接而成。
“O”形門架是會車提升裝備的主受力構件,吊裝荷載直接作用在門架平面內。門架凈寬滿足預制混凝土箱梁的通過需求,凈高滿足提升空載運梁車后重載運梁車的通過需求。為方便運輸,每個“O”形門架由2根上曲梁結構、2根下曲梁結構、2根支撐靴梁和1根下橫梁連接組成。上曲梁下方設起升機構,承受較大彎矩,采用等截面箱梁結構。下曲梁為壓彎構件,采用變截面箱梁結構,下部截面高度逐漸縮小。上、下曲梁間通過法蘭板連接。靴梁上端與下曲梁通過法蘭板連接,下端支撐在已架混凝土箱梁頂面,將門架自重和起升荷載傳遞給混凝土箱梁橋面。為減小門架荷載對混凝土箱梁懸臂翼緣板的作用,靴梁支撐點盡可能靠近混凝土箱梁腹板,并且靴梁沿縱橋向設計有足夠的長度。兩側靴梁之間通過下橫梁連接,靴梁上設有開口耳板,下橫梁兩端設銷軸,使下橫梁能方便地插入靴梁耳板。下橫梁僅受較小的軸力作用,其作用在于限制兩側曲梁的相對位移,使門架具有良好的整體性。為使運梁車順利通過,下橫梁高度限制在120 mm以內,兩側設過渡坡道。
縱向聯系梁在工作狀態不承受起升荷載作用,僅起聯系2個“O”形門架的作用,同時保證整個會車提升裝備的傾覆穩定性。在馱運轉場狀態,馱運支架伸出扁擔梁,挑在下面2根聯系梁靠近“O”形門架的根部。因承受荷載有限,聯系梁采用較小截面的箱形梁結構。
(2)起升系統
起升系統包括2套相互獨立的起升機構,分別布置在2個“O”形門架內部。每套起升機構由2臺卷揚機、2個轉向滑輪、2套定滑輪組和1套吊具組成,卷揚機布置在門架兩側中部,定滑輪組設在門架頂部下方。為讓出起升空間并優化鋼絲繩的入繩角度,在卷揚機和定滑輪組之間設有轉向滑輪。起升系統采用“四點起吊三點平衡”設計[16-17],4個吊點分別由4套獨立的傳動裝置驅動。在鋼絲繩卷繞時,一個“O”形門架上的卷揚機和滑輪組分別獨立卷繞,形成連個獨立吊點,另一個“O”形門架上的2臺卷揚機的跑頭繩通過滑輪組串聯,形成一個平衡吊點,從而避免運梁車起吊時受扭。
(3)電氣系統
電氣系統采用全變頻拖動,起升動作啟停平穩,減小了對結構的沖擊作用。起升機構設同步控制系統[18-19],由外部編碼器采樣測量鋼絲繩的線速度,保證4個吊點之間的起升誤差在2 cm以內。整套裝備采用遙控操作,備用手動操作,作業方便簡單。
會車提升裝備的主要技術性能參數見表1。

表1 主要技術性能參數
和既有會車方案與配套設備相比,本文會車方案與會車提升裝備具有以下優點。
(1)隨著運距的加長,會車地點可不斷前移,從而始終保持最佳的運梁效率。
(2)會車提升裝備直接支承在橋面上,可節省大量征地和基礎建設費用。
(3)和跨線門吊造價相比,設備一次性投入顯著降低。
(4)和傳統門吊相比,裝備結構形式簡單、新穎,起升系統設置在“O”形門架支腿平面內,避免設置強壯的主梁結構,可顯著降低設備自重和造價。
利用會車提升裝備進行橋上垂直會車作業的步驟如下。
(1)在箱梁預制場與待架橋跨之間的橋上會車點預先安裝會車提升裝備;空載運梁車從架梁點返回梁場,抵達會車點;重載運梁車運梁駛向會車點。如圖3所示。

圖3 會車作業步驟1
(2)利用會車提升裝備將空載運梁車提升至高處,給重載運梁車讓出通行空間;重載運梁車運梁到達會車點。如圖4所示。

圖4 會車作業步驟2
(3)重載運梁車從會車提升裝備提起的空載運梁車下方通過,駛向架梁點。如圖5所示。

圖5 會車作業步驟3
(4)空載運梁車下降至橋面,返回箱梁預制場運梁,完成橋上會車作業。如圖6所示。

圖6 會車作業步驟4
具體作業時,如重載運梁車先行抵達會車點,則需在會車點后方等候空載運梁車返回。隨著架梁點前移,運距加長,當等候時間過長時,可將會車點沿架梁方向前移。
會車提升裝備的轉場利用運梁車馱運進行(圖7),轉場作業方便快捷。馱運時,運梁車承載托架低位駛入提升裝備腹部,將托架上部橫梁與會車提升裝備的聯系梁連接,運梁車走行懸掛恢復至中位,馱起提升裝備,即可馱運會車提升裝備轉場至下一會車點。

圖7 利用運梁車馱運轉場
連徐高鐵站前Ⅳ標線路全長47.044 km,由中鐵十二局集團一公司承建。Ⅳ標段邳州制梁場位于邳州市碾莊鎮境內,負責邳州特大橋761孔雙線箱梁的預制生產和架設任務[20]。邳州特大橋2018年5月開始架設第一孔箱梁,隨著運距的加長,運梁時間遠遠超過架橋機架梁時間。
為加快施工進度,匹配運梁、架梁工序的作業效率,2019年10月項目部投入1臺會車提升裝備,徹底解決了長大橋梁運梁車會車難題。采用“兩運一架”施工方案后,架梁工效提高了1倍多。目前,邳州特大橋箱梁已全部架設完成,比計劃工期提前半年。
為解決高鐵橋梁運架施工中2臺或多臺運梁車橋上會車問題,提出了一種垂直會車技術方案,并研究與之配套的會車提升裝備,主要結論如下。
(1)通過在橋上安裝會車提升裝備,利用會車提升裝備提升空載運梁車,使重載運梁車從下方通過,創新實現了橋上運梁垂直會車作業。
(2)隨著運距的加長,會車提升裝備可方便地轉場前移,會車點位置變化靈活,從而始終保持最佳的運梁效率。
(3)與既有會車方案相比,本方案設備一次性投入低,會車提升裝備直接支承在橋面上,可節省大量征地拆遷和基礎建設費用,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
實際工程應用結果表明,利用2臺或多臺運梁車配合1臺架橋機進行長運距運架梁,可顯著提高架梁作業效率。垂直會車方案為高鐵橋梁橋上運梁會車作業提供了一種經濟、合理、高效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