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趙麗娜
高質量發展,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在“十四五”開局之年,浙江強化科技自立自強使命擔當,狠抓人才強省、創新強省首位戰略落實落地,聚力打造“互聯網+”、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創高地,大力引育科技人才,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的戰略支點。
“現在的年輕人是比較幸運的,因為他們已經有了更多更好的渠道和平臺去接觸全球的資源。”在西湖實驗室從事干細胞和細胞治療研究的高曉飛坦言,之所以從清華來到杭州,正是看中了這片創新資源集聚的“熱土”。
西湖實驗室位于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十三五”期間,浙江省立足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以超常規的力度集成政策、集聚資源、集中力量,多個高能級人才平臺拔地而起。隨著政策體系迭代完善、平臺發展持續加快、人才服務不斷優化,這里已然成為吸引高端科技人才的“強磁場”,超70%的國家重點實驗室、超80%的國家級人才都集聚在這里。據統計,每100名流入杭州的人才,超過10名選擇大走廊;每100名流入杭州的互聯網人才,超過22名選擇大走廊。人才的匯聚,給這片土地帶來了巨大的創新力,全省超60%的國家科技獎和省科技獎一等獎都出自這里,一批大科學裝置取得突破性進展,如浙江大學超重力離心模擬與實驗裝置完成全部樁基工程,已解決48項設備關鍵技術,預計2024年投入運行。
與此同時,浙江省著力建設共性平臺,通過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方式,建設協同創新中心,整合創新資源。新引進培育中法航空大學、北航杭州研究院、中科院醫學所、天津大學浙江研究院等高端科研機構,省市縣累計引進共建創新載體近1000家。重大科創平臺的相繼謀劃、落地,為高端人才集聚裂變栽下“梧桐樹”。

近年來,按照省委人才辦統一部署,各類人才引育工程高效推進,全球人才蓄水池提速構筑,引進培育了一批科技領軍人才,并取得了一批標志性創新成果。如歌禮生物科技(杭州)有限公司的“傳染性疾病創新藥物開發及產業化創業團隊”,其研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丙肝創新藥達諾瑞韋成功上市,成為我國重大公共衛生傳染性疾病防控用藥。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為加快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不斷拓展引才引智渠道,創新開展高端外國專家“云對接”等系列活動,成功對接3000余名海外高層次人才。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兩院院士大會和科學家座談會等重要會議上,對推進人才發展體制機制和科技體制改革的方向和重點任務作出明確部署。圍繞這些任務,浙江省積極完善科技成果評價機制,制定《關于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 提升科研績效的實施意見》和《浙江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等系列改革舉措,“不拘一格”評人才。深化放權賦能,在省級新型研發機構開展自然科研系列職稱自主評聘。積極探索新的重大科技項目評審組織機制,建立健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倒逼、引領、替代、轉化”四張清單機制,攻關取得一批進口替代成果。大力推行“揭榜掛帥”“賽馬制”、創新聯合體等攻關模式,把真正能干的人才團隊和最優技術路線“賽”出來。探索科技人才市場評價機制,按照市場發現、市場認可原則,實施海外工程師計劃,凡是企業招引年薪50萬元以上高精尖缺海外工程師,且每年在企業工作累計不少于2個月,省財政和地方財政分別資助用人單位10萬元。
在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實現創新券通用通兌和外國高端人才互認,為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內外國人才引進和流動提供更大便利。助力“雙城記”,杭、甬兩地高端人才工作許可實現互認。
不少外國專家被浙江省的人才生態環境吸引,不久前,浙江省首位“外籍勞動模范”西特里維,在浙江巨化集團度過了浙江省科技廳為他舉辦的90歲生日慶典。這位在中國勤勤懇懇工作了近30年的俄羅斯老專家表示:“我只有一個愿望,把畢生的經驗和智慧毫無保留地傳給我深愛的中國、深愛的巨化!”
讓人才有用武之地、無后顧之憂,浙江省用心用情抓服務,持續優化人才生態,著力打造人才生態最優省份。
2021年3月24日,浙江省外國人來華工作和居留許可“一件事辦理”現場觀摩推進會在金華舉行,標志著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和居留證聯辦試點取得成效,將在浙江省全域推廣實行。“才花了一周時間,就拿到了兩本許可證,金華政府部門辦事效率真高,我對來金華工作信心倍增。”來自美國的海外人才Mark Kevin Lewis,豎起大拇指為金華高效的政務服務點贊。據省外專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完善外國專家服務體系,最大限度暢通來浙創新創業綠色通道,省科技廳聯合省公安廳積極探索優化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和居留管理服務,大力推進“一件事”集成改革,申請人從原先最多跑四次減少為跑一次,高端人才辦結時限從25個工作日縮短至5個工作日。
浙江省以數字化改革為總抓手,引領撬動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以“科技大腦”為基礎底座,積極打造科技人才服務的應用場景,其中“研發攻關‘一指辦’”入選全省“三為”專題實踐活動最佳案例。通過“職務成果轉化在線”,深化賦予科研人員職務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改革,浙江大學等5家單位列入國家試點,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浙江工業大學賦權比例達到90%和85%。“以先投后股方式支持科技成果轉化”等8項改革納入國家全面創新改革試點。通過“科技特派員服務在線”,380名省派個人科技特派員奔赴全省各地,投身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累計派遣科技特派員1.85萬人次。對青年科技人才給予穩定支持,緩解職業焦慮、拓展發展空間,擴大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經費使用“包干制”試點范圍,試點單位數由9家擴大到25家。
不拘一格納人才,為有源頭活水來。面對“重要窗口”新目標新定位,浙江必將續寫人才工作新篇章,為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提供科技與人才支撐,為建設科技強國、人才強國貢獻浙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