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7日,科學技術部發布《科技部關于支持新一批城市開展創新型城市建設的通知》,全國25個城市入圍,浙江省溫州市、臺州市位列其中。這標志著浙江省創新型城市建設又創佳績。
浙江一直高度重視創新型城市建設,將其作為推動創新型省份和科技強省建設的重要基石,加強區域創新體系建設,建立市縣黨政領導科技進步考核評價體系和“科技創新鼎”爭先創優機制,推動地方“一把手”抓科技創新,形成新昌、濱江等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國推廣的改革典型。目前,全省有杭州、寧波、嘉興、湖州、紹興、金華、溫州、臺州等8個市入選國家創新型城市,數量居全國第3。
下一步,省科技廳將圍繞高水平創新型省份建設目標,不斷優化創新布局,加強對新獲批2座城市的工作指導與服務,推動重點城市加快建設高水平創新型城市,全面構建具有全球影響力、全國一流水平和浙江特色的全域創新體系,為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提供強大科技支撐。
溫州市、臺州市是如何根據自身科技基礎、資源稟賦、產業特征、區位優勢和發展水平等條件,探索適合的創新驅動發展道路,形成各具特色的創新發展格局?
溫州市錨定高水平建設創新型城市目標,完善創新平臺,優化創新生態,催生創新主體,匯聚創新人才,系統構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環大羅山科創走廊、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甌江實驗室的“一區一廊一會一室”創新格局。
截至目前,溫州市有省級以上高新區5家,累計引進共建高能級創新平臺52家,市級以上重點實驗室101家、企業技術研發機構1601家、孵化平臺96家、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35家,培育高新技術企業數達3089家、省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達到12571家,全職引進培育國內外院士6名,科技成果獲國家級科技獎5項、省級科技獎86項。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成果迭出,甌江實驗室獲批建設再生調控與眼腦健康浙江省實驗室,溫州國家農業科技園通過科技部驗收。

臺州市以臺州灣科創走廊建設、研發投入提升、創新主體培育壯大、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科技合作與平臺能級提升、高水平建設人才強市、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創新環境優化提升等“八大行動”為抓手,全面激發各領域創新發展新動能。
2021年,臺州市新增383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537家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3家省級國際科技合作載體,1個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20個項目列入省“尖兵”“領雁”等重點研發攻關計劃項目,成功引入陳十一院士、許祖彥院士等頂尖人才和創業項目,引進復旦大學張江研究院、同濟大學等高校院所共建創新載體。溫嶺高端裝備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成功列入省級高新區名單,臺州灣科創走廊納入省級科創走廊體系,臺州市入選第二批“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名單。

近年來,常山縣堅持精準服務,做優“科技保姆”服務品牌,助力企業激發創新活力。建立一企一策“私人訂制”服務模式,根據企業規模、研發實力等定向幫扶,聚焦企業科技創新迫切難題,開展常態對接、動態服務。持續補充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和科技型中小企業數據庫,實施發展一批、培育一批、儲備一批的梯度培育計劃。
2021年,常山縣成功創建省級高新區,新認定省科技型中小企業37家,申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2家,全部通過國家備案;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研發中心1家、市工程技術研發中心5家,創新型領軍培育企業破零;1個項目獲省“尖兵”研發攻關計劃項目立項,3個項目列入市科技攻關競爭性項目,1個項目列入市科技攻關指導性項目;兌現規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獎補2379萬元,省級新產品等科技創新類獎補資金355萬元,科技創新券補助資金撥款199.5萬元。


日前,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科創路演中心聯合體成立大會在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長三角全球科創路演中心舉行。會上,聯合體籌備組作《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科創路演中心聯合體籌備工作報告》,宣讀了《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科創路演中心聯合體章程》,確立聯合體體制機制,助力形成更強合力,發揮聯合體品牌效應。在聯合體宣言中,各成員達成四項共識,包括共同開展科創項目聯合路演、共同參與科創項目落地轉化、共同推進路演中心場景建設以及共同打造常態化對接新機制。
作為聯合體的發起城市,嘉興市將全力支持聯合體建設和發展,緊緊圍繞聯合體的使命、目標、任務,加快集聚科技、資本、市場等資源要素,助力科創資源更加合理、自由流動,讓聯合體最大限度地發揮資源互通共享效應。
近日,在寧波市委人才工作會議暨2021中國浙江·寧波人才科技周綜合啟動儀式上,甬江實驗室和首批7個人才項目團隊簽約。據悉,作為省市重大戰略性項目,甬江實驗室自設立之日起,就把人才隊伍建設放在首位,謀劃制定系統的人才引進計劃。未來5年,將從全球引進戰略科學家、首席科學家、學術帶頭人、青年科學家等多層次人才。
為支持甬江實驗室在未來集聚高水平人才,助力提升我國關鍵材料自主供給能力,寧波市主動放權、全面賦能,給予甬江實驗室“兩個直接”“三個自主”等最大的引才用才自主權,即實驗室自主認定的人才直接享受市級人才政策、擇優舉薦的人才項目直接入選市級人才工程,以及職稱自主評聘、項目自主管理、薪酬自主確定等突破性支持舉措,助力甬江實驗室匯聚更多英才,打造城市科創標桿。
科研儀器設備是推動區域科技進步和產業技術創新的基礎保障和重要支撐。2021年,海寧市在全省率先搭建科研儀器設備資源共享庫,加快推動科研儀器設備的開放共享。2021年12月,海寧市公布第一批開放共享的科研儀器設備信息,包含各類大型科研儀器設備總計130余臺,設備覆蓋半導體、特種裝備、生命健康等多個產業領域,總價值達1.3億元。
未來,海寧市將進一步擴充更新資源庫內儀器設備信息清單,謀劃建立覆蓋各類科研設施與儀器、統一規范、功能完備的專業化、網絡化管理服務體系,完善科研設施與儀器開放共享制度、標準和機制,全力建設杭海城際科創走廊,打造杭州灣北翼一流科創樞紐,充分發揮海寧市高端科研創新平臺在產業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的強力引擎作用。


1月6日,松陽縣人民政府和浙江省林科院在松陽縣象溪鎮雅溪口村舉行共同建立“科技支撐共同富裕試點村”啟動儀式。據了解,共建科技支撐共同富裕試點村,是為了深入探索科技支撐26縣高質量發展路徑,爭創跨越式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美好社會山區樣板。
近年來,松陽縣整合多方資源,因地制宜發揮山區特色產業優勢,通過項目、資金、成果、人才、平臺等創新資源的集聚、共享和孵化,構建政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和合作發展機制,帶動居民收入大幅增長。未來,松陽將把“試點村”打造成以村民自主創業為基礎,科技特派員人才資源為依托,科研院所與地方共建為技術保障,科技項目為支撐,特色產業為引領的山區共同富裕特色試點村,加快形成可復制推廣的模式和樣板。
近日,金華市科技局、金華銀行、金華市國控擔保公司“金科貸”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舉行。據悉,“金科貸”合作模式由金華市科技局協調、指導、推動,金華市國控擔保公司與金華銀行共擔風險。針對符合科技信貸業務準入的企業,開展在事先鎖定擔保代償率上限的前提下,由金華銀行負責對貸款業務進行審批、放款,金華市國控擔保公司提供擔保,雙方共同對貸款業務進行貸(保)后管理的專項業務,業務規模2億元。
據了解,金華市日前還印發了《金華市區科技信貸管理辦法》,以進一步緩解科技型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更好地激發科技企業創新創業熱情,該辦法于2022年1月22日起施行。這是2019年出臺的《金華市區科技信貸管理辦法》升級版,在科技信貸支持對象、申請條件等方面作了優化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