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廣添



一、小學數學十大核心素養
數學十大核心素養是指數感、符號意識、空間觀念、幾何直觀、數據分析觀念、運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以及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這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提出來的。隨著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化,開始進一步關注學生素質的培養,在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就成為特別重要的課題了。
二、課堂中滲透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性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是一直都比較重視的,后來補充了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然后再到數學核心素養。這樣,我們的教育就更為完整了。不但傳授知識而且注重育人的過程。以后,學生離開學校,即使遺忘了所學的數學知識,但數學的核心素養始終都在。因此,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是對終身學習的重要保障。
三、著力數學核心素養,促進學生能力發展
1.要形成良好的數感
要培養學生對客觀事物和現象的數量關系的敏感性就是培養學生的數感。課堂上,我們要重視估算的教學,它能促進學生數感的形成,能發展學生的數學直覺。學生在估算的過程中,就是在對估算對象的數量、計算結果的大致判斷,有著迅速性、直接性的特點,對學生估算能力的訓練就是對數感的訓練。在小學教學中有許多關于數感的內容,如,試商、求近似值、驗算等,我們要著力于這方面的訓練,遇到問題,不急于得出結果,可以讓學生估一估答案,然后再進行計算、驗證,看看估算的結果與正確結果的差別,提高學生估算的能力,從而形成良好的數感。
2.在解決問題中滲透數學核心素養
數學學習的全過程都蘊含著數學核心素養,解決問題作為課程目標的四大領域之一,是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關鍵環節。解決問題的教學在數學教學中十分重要,我們在這個教學過程中要盡量滲透數學的核心素養,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通過數學思考這個歷程,進一步鞏固已掌握的知識和技能,靈活運用已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提高數學思維能力。
例如,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69頁第3題。
教材只提供第一幅圖,第二幅圖是在第一幅圖的基礎上改編而成,在第一幅圖完成后,接著完成第二幅圖的練習。雖然兩道問題的內容看著十分相似,一不小心以為是同一個問題,但是通過這樣解決問題的方式,讓學生在對知識概念進行鞏固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數據分析觀念、運算能力、創新意識等數學核心素養。
3.注重數學模型的構建
在數學學習中注重數學模型的構建,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的同時,從而更好地應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問題。例如,在教學四邊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度時,首先我們先說說所熟悉的長方形和正方形這兩個特殊四邊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度,接著探究一般四邊形的內角和,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通過實驗的方法得出四邊形的內角和,具體如下所示:
劃分法是將四邊形圖形劃分成兩個三角形,借助三角形的內角和得出四邊形的內角和是360°。構建了這個模型后,我們可以探索多邊形內角和,如何把多邊形轉化成三角形計算,并歸納出多邊形的內角和公式:180°×(n-2),培養了學生的抽象能力和模型思想。
4.注重實踐活動的開展
例如,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80-81頁,《確定起跑線》綜合實踐課。
課前,先組織學生到學校的操場上測量環形跑道的有關數據,然后在課堂上通過環形跑道的構成進行PPT的演示,對學生進行各跑道的計算有很大的幫助。這樣,首先可以讓學生在實地中了解運動場跑道的構成及測量環形跑道的有關數據,如,每條跑道間的寬、相鄰跑道的起點相距多少、直跑道的長度,環形跑道的半徑是多少米等數據的收集。這使學生對運動場的構成有了直觀的認識,培養了學生數據分析觀念、推理能力、模型思想以及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然后再通過學習小組的討論與交流,嘗試總結計算起跑線的方法。另一方面,讓學生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增強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不斷提高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實質是讓學生經歷一個類似數學發現的過程,猜想——驗證,通過學生的測量、觀察、比較、發現、歸納、應用的學習活動,滲透數學思想,體驗數學學習的價值,發展學生的數據分析觀念、運算能力、推理能力、應用意識等數學的核心素養,也培養了學生科學嚴謹的治學態度。
5.通過教學評價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教師對學生客觀而又正確的評價,能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欲望。教師對學生有了肯定和鼓勵,學生就有了學習的信心。教師要善于挖掘學生的閃光點,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得到贊賞和肯定,或從學習的挫折中吸取教訓,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評價,由于他們之間的知識與思維水平相當,他們之間的評價就是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不但能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而且也能讓教師進一步了解學生學習的水平。
數學核心素養需結合定性與定量的測評指標進行綜合評價?!缎抡n程標準》強調,在三維一體的教育目標中,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應當大力提倡用質性評價的方式去實施發展性的評價。教師要結合教學過程和多種學習方式,結合學習的不同階段,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對自己和同伴的評價,要把評價納入平時的教學過程,而不是僅作為對學習結果的判斷。
參考文獻:
[1]劉娟娟.有效教學——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2]廣州市教育局教學研究室.廣州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科學業質量評價標準·數學[M].廣東教育出版社,2009.
[3]廣州市教育局教學研究室.新課程教學指導意見[M].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8.
責任編輯? 陳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