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越
日前,在銅梁區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工作人員正通過漁政視頻AI預警處置系統,對監控點流域的情況進行實時監督,如發現江面上有人垂釣、船只非法捕撈等行為,系統將進行智能判斷,如果是違法行為,會對違法人員進行警告,并同時通過AI識別、定位違法行為人。這是落實《重慶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促進和保障長江流域禁捕工作的決定》的具體體現。
2021年是長江“十年禁漁”第一年,全市各地全面加大對非法捕魚的打擊力度。
按照國家統一部署,我市水生生物保護區已于2020年1月1日起全面禁捕,全市長江干流和重要支流以及其他重點水域自2021年1月1日起全面禁捕。
重慶地處長江上游和三峽庫區腹心地帶,是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的最后一道關口,對于長江“十年禁漁”目標任務的完成,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為確保我市長江禁捕工作全面、有效實施,取得實效,市人大常委會及時從制度層面對禁捕工作進行全面系統梳理,通過地方立法完善制度體系,對法律相關規定進行細化補充。
2021年7月29日,《重慶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促進和保障長江流域禁捕工作的決定》經市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通過,即日起正式施行。
這一法規性決定明確,水生生物保護區、長江干流重慶段、長江支流重慶段等,全在禁捕范圍,涉及的河流多達754條。
該決定還明確了收購、加工、銷售、運輸、食用非法捕撈漁獲物及其制品等破壞漁業資源的禁止性行為,并對垂釣進行了規范,以達到“水上不捕,市場不賣,餐館不做,群眾不吃”。
為了便于社會公眾知曉禁捕區域,遵守禁捕工作相關規定,該決定還要求,市、區縣(自治縣)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應當在相應水域設立禁捕標識牌。
這一決定的施行,為我市開展長江禁捕工作增添了法治利器,將助力我市以“無漁”破解長江“無魚”困境。
【點評】? ? 長江“十年禁漁”,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重要指示精神,保護長江母親河和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是為全局計、為子孫謀,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重大決策。這是一場持久戰,要想打好打贏,法治是最好的保障。市人大常委會通過制定法規性決定,促進和保障長江流域禁捕工作落地落實,對于保護長江水生生物資源,改善和修復長江流域生態環境,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市人大農委主任委員 辛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