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彪,夏玥,王東
(江蘇大學附屬醫(yī)院內分泌代謝科,江蘇 鎮(zhèn)江 212001)
2020年中國居民營養(yǎng)與慢性病狀況報告顯示,城鄉(xiāng)各年齡組居民超重肥胖率繼續(xù)上升,超過一半的成年居民超重肥胖,6~17歲、6歲以下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別達到19.0%和10.4%[1]。能量攝入和能量需求之間的平衡失調會導致新陳代謝的改變,多余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儲存,在食物缺乏時可以利用,但脂肪的過度堆積則導致肥胖[2]。研究顯示肥胖與代謝綜合征、糖尿病、心腦血管等多種疾病相關[2]。此外,肥胖導致生育能力降低,增加流產以及下一代罹患疾病的風險[3]。因此,肥胖日益成為嚴峻的世界性健康問題。
研究發(fā)現(xiàn),遺傳機制、炎癥反應及不良生活方式是肥胖發(fā)生和發(fā)展的重要因素[4-6]。脂肪組織在儲存能量及參與能量轉換的同時,也具有一定的內分泌功能[7],如能夠釋放大量的脂肪因子,這些脂肪因子在糖脂代謝和能量穩(wěn)態(tài)的調節(jié)中發(fā)揮重要的生理病理作用,經典的脂肪因子有脂聯(lián)素、瘦素、網膜素及趨化素等[8-11]。Spexin是一種高度保守的脂肪因子,在控制食欲、調節(jié)胃腸道功能和能量穩(wěn)態(tài)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在脂代謝及體重調節(jié)中具有潛在應用[12]。研究Spexin與脂代謝的相關性,可能為肥胖及肥胖相關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Spexin在人類基因序號標記為c12orf39,定位于第12號染色體上[12], 由Mirabeau等[13]通過生物信息學方法首次在人類蛋白質組中發(fā)現(xiàn),是一種在肝臟和脂肪細胞等多種細胞中均可表達的由14個氨基酸組成的多肽[10]。Spexin基因在不同種類生物體(如人類、魚類、鼠類等)的多種組織中廣泛表達,在白色脂肪組織、胰腺及腎上腺等高度表達[14-16]。Walewski等[17]于2014年通過全基因組微陣列分析,鑒定出約有3 500個基因在肥胖和非肥胖人群脂肪細胞中顯著差異表達,發(fā)現(xiàn)Spexin是肥胖人群白色脂肪組織下調最多的基因之一,其在肥胖人群中的大網膜和皮下脂肪層中的表達水平比健康人低15倍。Spexin跨物種高度保守,具有多種重要的生物學功能[14]。
基礎研究顯示[15,17-18], Spexin對脂肪細胞和3T3-L1前脂肪細胞的增殖無明顯影響,但是它能夠通過下調細胞中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s activate receptor γ,PPARγ),增強子結合蛋白α(enhancer binding protein α,EBPα),增強子結合蛋白β(enhancer binding protein β,EBPβ)等成脂基因的表達,促進脂肪分解及抑制脂肪生成,在脂代謝和葡萄糖的攝取中發(fā)揮作用。此外,Spexin作為甘丙肽(galanin)受體兩種異構體的激動劑,能夠激活甘丙肽受體2 (galanin receptor 2,GALR2)和受體3 (galanin receptor 3,GALR3),通過GALR2和GALR3介導脂肪代謝[19]。
脂肪的形成是長鏈脂肪酸過多地保留、儲存的結果,長鏈脂肪酸進入脂肪細胞是機體肥胖的一個重要控制點。有研究顯示[20],Spexin可直接抑制長鏈脂肪酸的攝取,同時可改善血清天門冬氨酸轉氨酶和丙氨酸轉氨酶的活性,從而顯著降低肝臟脂質水平,導致飲食誘導的肥胖(diet induced obese,DIO)小鼠攝食減少及體重減輕。Lv等[21]發(fā)現(xiàn),腹腔注射Spexin可抑制正常飲食小鼠在黑暗期和禁食期的攝食量。Ma等[22]發(fā)現(xiàn),金魚在攝入食物后,其肝細胞和腦細胞中Spexin基因表達增強。Zheng等[23]發(fā)現(xiàn),在斑馬魚中敲除Spexin基因后,其食欲增加,膽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升高。這些在魚類和嚙齒動物中的研究表明,Spexin的表達與食物攝入相關,Spexin可能作為調節(jié)攝食行為的飽腹感因子,在調節(jié)飽腹感以及脂肪代謝中發(fā)揮作用。最近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24],Spexin可通過改善DIO小鼠脂肪組織炎癥反應和巨噬細胞募集,從而調節(jié)其脂代謝及減輕體重。在大鼠的血清中Spexin也發(fā)揮著同樣的作用,同時Spexin可參與調節(jié)大鼠離體脂肪細胞瘦素的合成及分泌[25]。Koodziejski等[26]發(fā)現(xiàn),肉雞在禁食4 h和8 h后,其血清Spexin水平顯著升高,葡萄糖和三酰甘油濃度顯著降低,Spexin和其受體GALR2 mRNA在肝臟和內臟脂肪等組織中表達明顯上調,而GALR3 mRNA的表達在禁食前后沒有任何差異,表明Spexin可能作為脂質代謝的一個有效的調節(jié)劑,在脂肪、肝臟和肌肉等組織中廣泛表達,且其表達水平受禁食時間的調控。
Spexin在臨床中發(fā)揮的作用目前尚不明確。Lv等[21]認為Spexin可能由GALR3介導厭食作用,并通過影響下丘腦的p-CaMK2和c-Fos的表達明顯抑制神經肽Y(neuropeptide Y,NPY),而NPY作為一種產食神經肽,是下丘腦中最強烈的產食信號之一[27]。瘦素作為一種經典的脂肪細胞因子,通過黑素皮質素受體(melanocortin receptors,MCRs)在下丘腦的食欲調節(jié)和脂肪代謝中發(fā)揮作用[28],研究發(fā)現(xiàn)血清瘦素水平與肥胖的發(fā)生呈正相關[17]。在一項臨床研究中發(fā)現(xiàn),人體血清Spexin水平與瘦素水平負相關(r=-0.797,P<0.01)[12]。在另一項研究中也發(fā)現(xiàn),血清Spexin水平與瘦素水平呈顯著負相關(r=-0.781,P<0.001)[29]。在青少年中Spexin與瘦素負相關的關系也有相關報道,肥胖兒童血清Spexin水平均低于健康對照組[30-32]。有趣的是,嚴重肥胖青少年人群在接受減重手術6個月后,其血清Spexin水平顯著降低,并可持續(xù)至少12個月[33]。而肥胖患者經過3個月體育運動, 其血清Spexin水平較運動前升高[34]。在對健康中年婦女和肥胖患者的橫斷面研究中發(fā)現(xiàn),肥胖患者血清Spexin濃度降低,同時Spexin與瘦素、胃饑餓素及胰高血糖素負相關[35-36]。總之,Spexin與瘦素存在負相關,兩者在脂代謝的調節(jié)中起拮抗作用,可能共同參與脂代謝的調節(jié)通路,但其內在存在何種關聯(lián)及具體機制尚未明確,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抗肥胖治療方法包括三個層級,即生活方式干預、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但當前中國尚缺乏公認的生活方式干預方案以廣泛用于肥胖管理。生活方式干預在起始3~6個月內未達到至少5%的體重下降,肥胖、超重合并并發(fā)癥的個體可以使用藥物治療,而目前公認有效的藥物有限,中國減重藥物種類單一,僅有“奧利司他”獲批用于肥胖治療,且具有一定的不良反應。腹腔鏡胃旁路術和胃袖狀切除術是應用較多的兩種減重手術方式,治療效果穩(wěn)定,但僅針對于重度肥胖患者,適用范圍有限[37-40]。基于Spexin的GALR2和GALR3受體激動劑具有介導脂肪代謝的作用,其在治療干預肥胖的臨床實踐中可能存在潛在的用途,例如鼻內給藥該激動劑可減少體重和食物攝入量,且呈劑量依賴性;在小鼠的側腦室中注射一種特殊的基于Spexin的GALR2受體激動劑,可減少小鼠的攝食行為[25,36]。Spexin可能是一種食欲調節(jié)因子,通過抑制食欲及長鏈脂肪酸攝入,參與調節(jié)脂代謝并影響能量消耗,具有應用于治療食欲或體重異常的前景,但仍需要更多的臨床數(shù)據(jù)來證實目前的研究結果。
Spexin在減少攝食行為、抑制脂肪酸攝入、增加脂肪酸磷酸化、促進脂肪分解等方面發(fā)揮著一定的作用。因此,Spexin對調節(jié)脂代謝及改善肥胖可能起較多的正向作用。然而,Spexin在能量代謝中的研究尚在起步,迄今為止關于Spexin作用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其對脂肪代謝和病理條件的影響,挖掘其病理生理機制及代謝通路,有可能成為治療肥胖癥新的治療靶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