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麗華 鄭麗莎 王 佳 劉 迪
遼寧省健康產業集團阜新礦總醫院神經內科,遼寧阜新 123000
腦梗死是一種神經內科常見的腦血管疾病,病情在短期內迅速惡化,引起腦組織及功能障礙,導致不可逆的腦部神經損傷,對生命構成極大的威脅[1-2]。目前,臨床上治療腦梗死恢復期多采用康復訓練和藥物治療的措施,酌情配合腦保護藥物和改善腦循環藥物治療,從而改善患者的腦神經功能[3]。丁苯酞膠囊是一種廣泛應用于腦損傷及其恢復期的腦保護藥物,能夠通過改善內皮細胞功能、保護腦神經、抗感染、抗氧化等多個方面來改善腦細胞內環境,挽救受損傷的神經細胞,保護腦細胞,減輕神經功能缺損癥狀[4]。在臨床實踐中,多種藥物聯合使用可以進一步提高療效,蛭芎膠囊是一種常用于治療腦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暈、頭痛等癥狀的中成藥制劑,有改善腦部缺血缺氧和腦組織微循環的作用[5]。本研究探討蛭芎膠囊聯合丁苯酞膠囊對腦梗死恢復期的效果,以期為臨床提供參考。
選擇遼寧省健康產業集團阜新礦總醫院(以下簡稱“我院”)2019 年1 月至2022 年1 月收治的腦梗死恢復期患者86 例。西醫診斷標準參考《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 年》[6]:①急性起病;②局灶性神經功能缺損少數為全面神經功能缺損;③癥狀或體征持續時間不限(影像學出現責任病灶)或持續24 h以上(缺乏影像學責任病灶);④排除非血管性病因;⑤腦CT 或MRI 排除腦出血。中醫診斷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7],且辯證分型屬瘀血阻絡證,癥狀可見半身不遂、言語謇澀或不語、口舌歪斜、感覺減退或消失、舌質紫黯,或有瘀斑,脈細澀。納入標準:①經頭顱CT 或MRI 確診為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病程為1~6 個月,處于恢復期;②年齡40~80 歲;③初次發病;④簽署知情同意協議。排除標準:①伴有腦疝、腦瘤、病毒性腦膜炎等腦部疾病;②伴有嚴重感染、惡性腫瘤、抑郁癥等疾病;③伴有心、肝、腎等臟器功能障礙;④認知功能障礙;⑤過敏性體質;⑥對所用藥物過敏。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研究對象分為對照組和聯合組,每組43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2018-019)。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規方案治療,具體為阿托伐他汀鈣(輝瑞制藥公司,規格:20 mg/ 片,生產批號:20181120),20 mg/次,1 次/d,睡前口服;阿司匹林(拜耳醫藥公司,規格:100 mg/片,生產批號:20181015),100 mg/次,1 次/d,餐前口服。同時囑咐患者下地活動,進行肢體、運動、言語功能訓練。在此基礎上,對照組給予丁苯酞軟膠囊(石藥集團恩必普藥業有限公司,規格:0.1 g/粒,生產批號:20180904)治療,空腹口服,2 粒/次,3 次/d;聯合組聯合蛭芎膠囊(山西丕康藥業有限公司,規格:0.3 g/粒,生產批號:20181109)口服,4 粒/次,3 次/d。兩組均連續治療14 d。
①評價兩組的臨床療效。②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的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評分、簡化Fugl-Meyer 量表(simplified Fugl-Meyer assessment,FMA)評分、改良Barthel 指數(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NIHSS 包含8 個項目,分別為意識、凝視、語言、手肌力、步行能力、面癱、上肢肌力、下肢肌力,總分45 分,評分越高神經功能越差,評分為0~15 分為輕型神經損傷,16~30 分為中型神經損傷,31~45 分為重度神經損傷[8]。FMA 包括上肢臥位和下肢仰臥位,上肢包括33 項,共66 分,下肢7 項,總共34 分,總分100 分,評分越高表示患肢運動能力越好[9]。MBI 包含10 個項目,分為吃飯、穿衣、用廁、修飾、小便、大便、洗澡、轉移、活動、上樓梯,總分100 分,評分越高日常生活能力越好[10]。③分別于治療前后采集兩組空腹狀態下的靜脈血6 ml,取其中3 ml 以13.5 cm 的離心半徑及2 000 r/min 的轉速,離心15 min 分離血清,另外3 ml加至內壁涂有肝素的管中,均保存于2~8℃冰箱中備用。應用全自動血液流變學分析儀(北京賽科希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SA-5600)檢測,然后比較兩組的血液流變學指標,分別為血漿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另比較兩組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細胞基質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檢測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④在治療期間,觀察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①基本痊愈:NIHSS 評分減小≥90%;②顯效:45%≤NIHSS 評分減小<90%;③有效:18%≤NIHSS評分減小<45%;④無效:NIHSS 評分減小<18%。
采用SPSS 24.0 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例數和百分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聯合組臨床療效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治療后,兩組NIHSS 評分低于治療前,FMA 評分和MBI 高于治療前,且聯合組NIHSS 評分低于對照組,FMA 評分和MBI 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NIHSS、FMA 評分及MBI 比較()

表3 兩組治療前后NIHSS、FMA 評分及MBI 比較()
注NIHSS: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FMA:簡化Fugl-Meyer 量表;MBI:改良Barthel 指數
治療后,兩組血漿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均低于治療前,且聯合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mPa·s,)

表4 兩組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mPa·s,)
治療后,兩組血清VEGF、SDF-1 水平均高于治療前,血清NSE 水平低于治療前,且聯合組VEGF、SDF-1水平高于對照組,血清NSE 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指標比較()

表5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指標比較()
注VEGF:全血低切黏度及血清血管內皮生長因子;NSE: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SDF-1:細胞基質衍生因子-1
治療期間,兩組均未發生嚴重不良反應。
近年來,隨著城鎮化和工業化的加劇,腦梗死等疾病的發病率逐年增高,腦梗死發病急,對神經功能會產生明顯的持續性損傷[11-12]。有研究顯示,腦梗死存活的患者中有80%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經功能損傷,其中15%的患者損傷嚴重,生活難以自理[13-14]。腦梗死恢復期是腦梗死發病后1~6 個月內,治療以康復訓練、二級預防及預防并發癥為主[15-16]。丁苯酞膠囊能夠通過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清除自由基、抑制細胞內鈣濃度等作用來改善腦部缺血組織的血流量,減輕腦部水腫,發揮保護腦細胞的作用[17-20]。目前,臨床上治療腦梗死康復期多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式,能夠提高治療效果[21]。
中醫認為,腦梗死屬“中風”范疇,為本虛標實之癥。瘀血阻絡為腦梗死的重要病理環節,患者久臥致使運化功能失司,加之氣血虧虛,寒凝、痰濁、血瘀交互為患,阻于脈道,使血脈不利、腦絡失養,故治療應以活血化瘀,除痹通絡為宜[22-24]。蛭芎膠囊含水蛭、川芎、丹參、葛根、益母草等多味中草藥,方中水蛭搜剔經絡瘀血,消栓通脈;川芎、丹參、葛根、益母草活血散瘀、去瘀生新;全方共奏活血、化瘀、通絡之效[5]。本研究發現,聯合組療效優于對照組,治療后NIHSS 評分低于對照組,FMA 評分和MBI 均高于對照組,且血漿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均低于對照組,提示腦梗死恢復期給予蛭芎膠囊與丁苯酞膠囊聯合治療的效果較好,有助于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改善血流動力學。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蛭芎膠囊能夠解除腦血管的痙攣,降低血小板聚集,提高微循環的血流量,從而有助于改善腦循環[25]。蛭芎膠囊與丁苯酞膠囊聯合治療腦梗死恢復期,標本兼治,協同增效,效果優于單純西藥治療。本研究結果顯示,聯合組治療后血清VEGF、NSE、SDF-1 水平改善優于對照組。NSE在腦組織損傷患者血清中表達升高,可反映腦損傷程度[26]。VEGF 是一種內皮細胞特性的因子,一方面通過促進神經肝細胞增殖、分化及定向遷移來為神經細胞創造適宜的微環境;另一方面能夠提高血管壁通透性,促使血漿蛋白外滲,促進毛細血管新生[27]。損傷腦組織的重塑中,SDF-1 也發揮重要的作用,通過與其趨化因子受體4 相結合來激活SDF-1/趨化因子受體4 信號通道,提高神經干細胞向受損組織的歸巢、遷移[28-29]。
綜上所述,給予腦梗死恢復期患者蛭芎膠囊聯合丁苯酞膠囊治療的效果較好,有利于其生活質量的提高,還可改善血流動力學,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