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 帥 袁云東 王艷君 齊立卿
1.河北中醫學院研究生院,河北石家莊 050000;2.河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針灸科,河北石家莊 050000;3.河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骨傷三科,河北石家莊 050000
腰椎間盤突出癥(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指的是因為外傷或慢性勞損等原因導致的腰椎間盤纖維環退變或破裂、髓核突出使相應的神經根、竇椎神經或是脊髓受到壓迫、刺激,導致相應神經或脊髓產生炎癥反應、傳導性損害和營養障礙等,從而產生腰部疼痛或伴隨下肢疼痛、麻木、馬尾神經損傷等一系列臨床表現[1]?!端貑枴け哉摗分刑岬斤L、寒、濕三種邪氣導致痹癥發生,而腰部兩側的經脈血絡最易被風寒濕三氣侵襲,使筋脈阻滯、氣血失和,從而導致氣滯血瘀,故臨床以氣滯血瘀型最為常見。根據流行病學調查,我國LDH 的發病率高達7.62%[2],大約80%成年人有腰背痛的表現,其中由LDH 引起的腰痛約占20%,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3]。目前,國內外對LDH 的治療手段多種多樣[4],西醫治療具有肯定的療效,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5]。如西醫對LDH 保守治療時多應用非甾體消炎藥口服,短期效果較好,但其對胃腸道刺激較大,且停藥后易反復;手術治療術后并發癥多,復發及感染率均較高,預后相對較差[6]。中醫非手術治療LDH 的方法同樣眾多,而針灸療法是中醫學獨有的技術,最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提到使用針刺方法來治療腰痛。現代醫學研究針灸治療LDH機制主要是通過相應穴位的刺激來促進自身機體分泌止痛物質、加速神經根及其周圍血液的循環,來改善無菌性炎癥、緩解肌肉痙攣等[7-8]。齊立卿以《黃帝內經·素問》中“開闔樞”理論及《靈樞》中“陰病治陽、陽病治陰,上病治下,下病治上”為理論基礎[9],創立靈樞開闔針法,取患側下肢、對側上肢之“開闔樞”經穴,取穴便捷,療效肯定。
選取河北省中醫院2020 年8 月至2021 年10 月LDH 的門診患者,篩選出其中依從性較好的80 例患者,告知患者研究內容并獲得患者知情同意,且河北省中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本研究(20200716),采用隨機分組、平行對照(1∶1)的臨床試驗研究設計,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80 例患者分為治療組及對照組,各40 例,兩組年齡、性別、體重指數及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西醫診斷標準:參考《脊柱外科學》[10]中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斷標準。①反復發作的腰背痛;②椎體旁有壓痛感;③直腿抬高試驗呈陽性、直腿抬高加強試驗為陽性;④有腰部或下肢肌肉萎縮,相應的區域神經感覺減退;⑤影像學資料提示有腰椎間盤突出。①②③④有兩項符合,同時滿足⑤,即可診斷為LDH。
中醫辨證標準:參考《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1]中氣滯血瘀型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診斷標準。①自覺一側或兩側腰痛為主癥,或痛勢綿綿,時作時止,遇勞則劇,得逸則緩,按之則減;或痛處固定,脹痛不適;或如錐刺,按之痛甚。②中醫癥候判定。腰痛如刺且痛有定處,痛處拒按,疼痛日輕夜重,腰部板硬同時俯仰旋轉受限。舌質暗紫、有瘀斑,脈弦緊或澀。
納入標準:①符合LDH 的中醫診斷標準及西醫診斷標準,有腰部外傷、慢性勞損或感受寒濕的病史;②年齡20~60 歲;③告知患者及患者家屬此研究的內容和方法,獲得患者及其家屬的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①強烈抵觸針刺療法或患者有暈針病史;②患有較重心血管、腦血管疾病及肝腎功能不全等嚴重內科疾??;③有凝血障礙有出血傾向;④有精神障礙;⑤治療期間應用其他非甾體抗炎藥物或接受其他相關治療;⑥自愿退出、中斷治療,以及中途失訪。
治療組:應用靈樞開闔針法進行治療,1 次/d。首先囑患者平臥,脫去鞋襪,并且暴露四肢,治療以六經辨證為原則進行取穴,結合現代全息理論,肢體交叉取穴,遠端取穴,不取局部,取穴以肘膝對應、腕踝對應。取前谷、后溪、肩貞、曲池、外關、京骨、昆侖。針刺部位常規消毒,取適合長度毫針施以手法,得氣后囑患者抬高患肢,反復做直腿抬高動作,活動1 min,留針2 min,待痛減或痛消取針。
對照組:采用普通針刺治療,1 次/d,囑患者俯臥位,選取大腸腧、腎俞、腰陽關、環跳、委中、膈俞、承山、申脈、夾脊、阿是穴。取適合長度毫針施以手法,行針得氣后留針30 min。
兩組所用針具均為長春愛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生產批號:200811,規格:0.35×75 mm、0.30×50 mm),兩組均連續治療2 周。
參照《中醫內科病癥診斷療效標準》[11]。①痊愈:直腿抬高呈陰性,腰痛或坐骨神經痛的癥狀完全消失,恢復正常生活;②顯效:直腿抬高試驗達70°,腰痛或坐骨神經痛的癥狀明顯減輕,患者基本恢復正常生活③有效:直腿抬高試驗達60°,腰痛或坐骨神經痛的癥狀有所改善,生活仍存在部分受限;④無效:腰痛或坐骨神經痛的癥狀變化不明顯或有加重。
記錄兩組治療前后疼痛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12]評分與日本骨科協會評估治療分數(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13]:VAS 評分共10 分,其中0 分代表無痛,10 分代表最痛。得分越高,說明疼痛感越強烈;JOA 評分為0~29 分,其中分數越高代表日常工作、生活能力越好。
觀察兩組治療前后血清中白細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及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抽取患者清晨靜脈血4 ml,3 000 r/min 離心10 min,離心半徑10 cm,取上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法檢測。
采用SPSS 24.0 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無序分類資料采用χ2檢驗,有序分類資料組間比較應用Mann-Whitney U 檢驗。以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組臨床療效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治療前,兩組VAS、JOA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VAS 評分較治療前降低,JOA 評分較治療前升高,且治療組VAS 評分低于對照組,JOA 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VAS 評分、JOA 評分比較(分,)

表3 兩組治療前后VAS 評分、JOA 評分比較(分,)
注VAS:疼痛視覺模擬評分法;JOA:日本骨科協會評估治療分數
治療前,兩組IL-1β、TNF-α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IL-1β、TNF-α評分較治療前降低,且治療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IL-1β、TNF-α 比較()

表4 兩組治療前后IL-1β、TNF-α 比較()
注IL-1β:白細胞介素-1β;TNF-α:腫瘤壞死因子-α
LDH 屬于中醫學中“痹癥、萎癥”等范疇[14]。最早在《素問·痹論篇》中就有記載:“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其風氣勝者為行痹,濕氣勝者為著痹,寒氣勝者為痛痹。”[15]《內經》謂:“太陽所至為腰痛,則下項尋肩膊內,其挾脊抵腰中,故為病,項如拔脊痛,腰不可以曲。是經虛則邪客之,痛病生矣。邪有風、寒、燥、濕、熱,皆可為病,大抵濕寒多而風熱少也?!盵16]又云:“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盵17]江建春等[18],表明肝、脾、腎虧虛是導致LDH 的重要原因,脾主運化,脾虛不能為肝腎提供營養,可致肝腎精氣匱乏,骨骼筋脈失養;曹盼舉等[19]通過參閱前人關于“腰痛、腰痹”的文獻,并結合現代LDH 的臨床癥狀,發現LDH是以肝腎虧虛為本,以外傷、慢性勞損及感受外邪等因素引起氣滯血瘀為標。由此可見引起LDH 病因、病機比較復雜。我國傳統醫學外治法來治療LDH 的方法多樣,例如針灸、推拿、中藥敷貼等[20],起效快,效果顯著。傳統針灸通過刺激腧穴,調節人體的內臟功能,調整血運,激發經氣而達到緩解疼痛的目的[21-23]。針灸治療LDH 的機制可能有以下幾點:①通過針刺相應穴位刺激機體分泌相關止痛物質如內啡肽等,從而達到鎮痛的作用;②通過針刺加速神經根周圍的血液循環,促進無菌性炎癥好轉,緩解病變部位肌肉痙攣;③通過針刺相應穴位從而促進炎癥組織發揮免疫調控的作用[24-27]。
齊立卿在長期臨床實踐并結合《靈樞》“開闔樞”理論及六經辨證[28],創立了靈樞開闔針法,通過調取三陽經中的陽氣,疏通痹阻之經絡,達到事半功倍之功。靈樞開闔針法注重經絡循行交通與陰陽平衡,通過遠端患側下肢與健側上肢交叉開闔經取穴,同時結合現代全息理論,肘膝對應[29],與常規取穴法比較操作方便,起效快捷,無需長時間留針,方便患者及醫師,一般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本研究通過比較治療前后VAS、JOA 評分及IL-1β、TNF-α 水平,發現治療組治療后VAS 評分降低、JOA 評分升高,且IL-1β、TNF-α 均低于治療前(P<0.05)。提示靈樞開闔針法相比普通針刺能夠更好地改善氣滯血瘀型LDH 患者的臨床癥狀。本研究結果反映了針灸止痛并非完全通過局部刺激,而是通過經絡循行起到治療效果,這也充分佐證了祖國醫學經絡學說的神奇。靈樞開闔針法取穴針對疼痛以陽經為主,一是陽經氣血較陰經豐富充足,二是符合《靈樞》陰病治陽的治療原則,太陽經的疼痛為經絡痹阻,陽氣不足,即陰病。另外本研究雖然一定程度上證明了靈樞開闔針法在治療氣滯血瘀型LDH 方面有明確療效,但止痛機制并不明確。我們將在今后研究中擴大樣本量,并加強基礎理論、止痛機制及動物實驗等方面的研究,確立治療標準,形成治療規范,以求為更多的患者解除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