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嬌龍
追星,是正在尋求自我的青春期孩子們的常見現象,然而是追著明星向前走,還是迷失在追逐中。也許,班主任可以做點什么。
一、班級里的追星女孩
我們班有個由幾名女生組成的小群體:她們熱衷購買多種明星卡片、鑰匙鏈等周邊產品;她們的朋友圈、表情包也與明星有關;她們會在一起興高采烈地討論娛樂新聞。她們就是班級中有名的“追星一族”。
我觀察發現這些同學在班級中其他表現并不突出,比如,她們不能主動在課堂上回答問題,不能積極參加校內各項活動。
對此,我有兩個擔憂:她們對明星的過度關注會影響學業嗎?這個小團體會影響班級穩定嗎?于是,我一直在尋找機會,引導她們把對明星的“熱情”轉移到校園生活中來。
二、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我計劃從她們的“領導人物”小彤入手,她影響力廣,是大家的意見領袖,如果能夠轉變她,那我的工作將事半功倍。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得先了解她們喜歡的明星。在某次微信聊天時,小彤給我發來一個可愛的大頭表情包,我趁機問她:
“這個表情很可愛,是你制作的嗎?”
“是的老師,我自己用軟件做的!”
“你真厲害!這個帥哥叫什么?我也想認識下。”
“哈哈,謝謝老師夸獎。老師您太有眼光了,他叫XXX,歡迎入圈!”
隨后,我馬上搜集了關于這位明星的資料。原來,他的成長經歷還很勵志:中考專業成績第一,本科被中央戲劇學院錄取。明星這種堅持讀書的精神值得被肯定,也可作為教育學生的突破口。
三、攻其無備,潤物無聲
期中考試后,小彤的成績好幾科都是D,她的媽媽很焦慮,告訴我:“她在家就把自己關在房間里,很少和我說話。” 我知道機會來了,我先與她媽媽聊了聊,就接下來的工作路線達成一致。之后,我找了一個時機,和小彤單獨聊天:
“小彤,我發現你上次告訴我的那個XXX是一個‘學霸!他后來上什么大學了,你知道吧?”
“老師,他考上中央戲劇學院了。他真的很厲害!”
“是呀,我看他一直都沒放棄學業,一邊當藝人,一邊復習備考,一定很辛苦!不過他的努力沒白費,最終去了夢寐以求的大學。小彤,你有沒有特別想去的大學?”
“我……老師,我還沒有想好……”
“小彤,你這么聰明的姑娘,不如現在就規劃一下自己未來的學業發展吧。就像XXX一樣,考入夢想中的大學,完成學業。老師看好你!在學習上,老師可以幫助你!”
“好的,老師。”
經過這次談話,小彤的行為開始慢慢轉變。課堂上舉手的次數慢慢增加,回答正確的次數慢慢增加,甚至在我的鼓勵下,她報名了學校的朗誦比賽還獲得了二等獎!隨著小彤的進步,我知道應該馬不停蹄開展下一步計劃了。
四、及時鼓勵,擴大影響
作為班主任,我的目標是改變整個追星團體,必須讓小彤帶動大家一起進步。所以我采用了第三招:及時鼓勵,擴大影響。
朗誦比賽結束后,我特意表揚小彤:
“小彤,老師真替你驕傲!沒想到第一次比賽你就拿到了二等獎,真是一匹黑馬!你的朋友們是不是也都替你高興呢?”
“謝謝老師!老師,這次我獲獎,小佳和小雪都沒有表現出高興的樣子。那天還說,感覺我好像變了一個人。您說,她們是不是不喜歡我了?”
“老師在想,會不會是她們覺得你進步太快,把她們拋下了。”
“啊?老師,我沒有想拋下她們。只是我放學后,想把當天的知識整理一下,于是學習的時間變長了。這樣一來,和她們聊天的時間自然就少了。我的基礎不太好,要學的東西太多了……”
“小彤,老師理解你。也相信你沒想拋下朋友們。現在經過努力,你有了一些學習成功的經驗與自信,但她們還沒有。你可以把自己的學習經驗和體會分享給她們,跟她們一起進步。這樣,你們幾個好朋友不僅能加深友情,還能一起進步!”
“好的老師,我明白應該怎么做了。我要和朋友們多多分享進步的方法,讓她們也能感受到進步帶來的成就感!”
為了配合小彤,經她同意,我指定小彤為每日生物知識聽寫的負責人。每次聽寫不合格的同學,小彤都要督促背誦、復查。看到幾個小姐妹經常聽寫不合格,小彤在課間當起了小老師,傳授自己理解、記憶的小妙招。一來二去,在我的生物課堂上,這幾名女生的聽課狀態顯著提升,聽寫的質量也提高了。在生物這科找到的自信必須利用好,于是我趕緊聯系各科老師,進行聯動。
慢慢地,我發現教室里談論娛樂八卦的現象變少,這幾位女生的作業質量開始提高,幾科學習都有起色,得到了任課老師的表揚。期末考試中,她們的成績都有了不同的進步,人也變得開朗很多。我知道,她們自己已經把對明星的喜愛逐步轉化成了自己進步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