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本期小明星朱明耀,“明”字取動詞“彰顯”的含義,是一名時刻鞭策自己苦讀的準高三黨,就讀于長春市第八中學。曾參加2021年長春市“青年大學習”高中生辯論賽,并獲得團體冠軍和個人最佳辯手榮譽。2021年度長春市優秀共青團員、優秀團干部。
團團新秀展頭角,少年風骨寫風流
王佳寧:談談你入團的初心?
朱明耀:我想應該是希望成為中國共青團的一員,幫助到更多的人。因為我的夢想是當一名醫生,感覺入團也是一種責任和擔當,也是為了自己能夠學到更多關于國家政治的知識,在團組織的引導下在思想方面能夠有一個新的提升,更加了解自己和社會……我總是有很強的求知欲,哈哈哈。
王佳寧:入團之后有什么收獲呢?
朱明耀:有機會參加更多的活動。比如說,前段時間有一個共青團舉辦的辯論比賽,我有幸作為學校代表參加比賽。辯論賽很考驗知識的儲備和語言表達能力,正是因為這個活動我也更加了解黨史,熟悉辯論賽的規則和技巧等。
王佳寧:被選為優秀團員之后有什么新的對未來的展望嗎?
朱明耀:我覺得這份榮譽是老師和同學對我的認可。現在正是準高三,就想著未來能夠考一個好大學,實現我的醫學夢,再進一步的目標就是入黨,成為黨員能夠更好地幫助別人,做一名合格的醫生。
紙上躍春秋:和文學的相識相知
王佳寧:聽說你喜歡科幻文學?
朱明耀:是的,我很喜歡加拿大作家彼得·沃茨,還有作家和哈爾·克萊門特,我更喜歡金·斯坦利·羅賓遜的作品,比如《火星三部曲》。
王佳寧:作品里有什么閃光點吸引你嗎?
朱明耀:彼得·沃茨的作品,充斥著一種優美的整合感,他擅長刻畫一種真實但離奇的奇妙感覺,代表作品《盲視》讓我如癡如醉,一口氣看了好多遍;哈爾則是另一位我喜歡的硬科幻作家之一,哈爾的幻想大多建立在堅實的科學基礎上,從自然科學事實出發,塑造平時會被人忽略的可能性;金·斯坦利則善于描繪歷史畫卷,《火星三部曲》所展現的是那種“平靜下的波濤”……一遇見我喜歡的東西,就剎不住車了哈哈。
王佳寧:長時間的閱讀給你的生活帶來了什么影響?
朱明耀:書讓我的生活非常充實。我一直都很享受閱讀,因為讀書真的很有趣,跟著作者的筆延伸自己的思考,有一種人在家中坐,日行八萬里的感覺,書中有些思想真的很打動人心。
王佳寧:舉個例子?
朱明耀:《紅火星》這本書,也就是金·斯坦利《火星三部曲》的第一本,作者在其中展示了世界和平的一種可能,向讀者傳遞了一種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概念,不同的人攜手前進,擁有著共同的走向星海的夢想,而不是止步于斗爭和戰爭,這種思想讓我感觸挺深的。還有就是貝爾格的《氣候與生命》以及保羅的《資本主義發展論》之類的書,想要以這類書中蘊含的基本原理去學習一些其他的東西,路漫漫其修遠兮,我需要學的東西真的還有很多呢!
王佳寧:最近“小鎮做題家”這個話題很火,你怎么看?
朱明耀:沒人能選擇自己的出身,但是可以選擇自己的活法。不管是“小鎮”還是“大城”,不管是“泥潭”還是“云巒”,只要是靠著自己正大光明、努力拼搏去“做題”得來的,都不會丟人。我覺得這也是讀書的好處之一吧,對于很多事情能夠有自己的判斷,不會人云亦云。
王佳寧:除了讀書以外,你還有沒有別的興趣愛好?
朱明耀:攝影。我很喜歡長春這個城市,很多照片都是臨時起意拍下來的,但是水平還留在自娛自樂的程度,哈哈。相對來說我比較適合“腦力運動”,運動神經不是那么發達,偏向于書生的類型。
王佳寧:作為擅長學習的書生,有沒有好的學習方法跟大家分享一下?
朱明耀:我比較喜歡及時整理錯題,遇到難題喜歡挑戰自我。方法就是上課跟著老師的思路,課后認真完成習題,這些方法雖然不是很新穎,但肯定是最有效的。當然還是要保持一個積極的心態,相信自己,在平時多用功,用到的時候自然下筆如有神。
心間的一抹月輝:在黑暗中點亮一盞心燈
王佳寧:作為一名準高三生,有沒有感受到什么不同?
朱明耀:心情上沒有太大的波瀾,但高考也是對近10年的努力的一種檢驗嘛,還是有點期待的。我可能比較擅長苦中作樂,在學習中也能找到特別的樂趣,而且班級的氛圍比較好,會激勵自己好好學習。
王佳寧:你理想中的自己是什么樣的人?
朱明耀:我覺得自己算是一個坦蕩、熱心的人吧,性格是不慍不火的,但其實目標明確,有想要為之奮斗的激情。總之,我覺得自己是一個不斷發現自己的問題缺點并努力去改正的人吧,在未來我很想成為能夠幫助別人的優秀醫生,因為自己曾經淋過雨,就想著為別人打把傘,將溫暖傳遞下去。
王佳寧:那想不想對未來的自己說些什么?
朱明耀:我希望自己可以始終如一,繼續堅持自己的夢想,也希望以前的努力能夠為自己的夢想鋪路吧!現在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考上醫學院,能夠成為一名優秀的醫生。
短短的交談中,我意識到他選擇了一種不服輸的少年姿態,讓自己活得無可替代,在他不發光的時候,都是為了自己未來的發光而努力,努力點燃自己,努力奔跑,或許突然,面前峰回路轉,柳暗花明。
編輯/苗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