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月
熬夜必然帶來第二天的困倦,影響學習,所以我們想盡辦法克制瞌睡。
我剛上高一的時候對高中充滿了好奇,對自己也沒有清晰的認知。因此我什么都想嘗試,所以我很自然地被朋友R勸動,去上了學校的生物競賽選修課。
我們都不算有數理天賦,卻自信于自己的熱愛。這樣的熱愛讓我們長時間地熬夜學習,企圖勤能補拙。只是熬夜必然帶來第二天的困倦,影響學習,所以我們想盡辦法克制瞌睡。
我和R的第一次嘗試,是在星期三競賽選修課前。晚課結束的鈴聲響了,我和R沒命地拿著書向外狂奔去競賽教室占座。我跌跌撞撞向前跑,邊跑邊大喘氣,不顧冬天吸入冷空氣常有的嘔吐癥狀,一路跑上二樓的教室,把書扔到桌上,下樓去小賣部買面包充饑。
冬天的小賣部暖氣很足,屋內空氣悶熱。我們踏進屋內的那一刻同時打了個哈欠。哈欠激發了我的靈感,我眼光一亮,偏頭對R說:“聽說干嚼咖啡粉比喝咖啡更能防止困倦。”
R轉過頭瞥我一眼,眼神里有些難以置信,也略帶好奇。在我灼灼目光的影響下,她最后還是笑了笑,沉默地聽從了我的建議。在我身先士卒拿了一袋雀巢咖啡粉之后,她拿了另一袋不知名品牌的咖啡粉。
“一人一種,小賣部總共就賣這兩種。就算是測試完了。”R邊說邊向我晃晃她手里的咖啡粉。
我們一起走去刷卡結賬,肩并肩跑回到教室,把咖啡粉撕開,一股腦兒倒進嘴里。干澀和微苦的口感同時蔓延在口腔里,舌頭能感受到的是較硬的顆粒感。
“味道一般。”我努力分泌唾液把咖啡粉咽了下去,又拿出水杯喝了兩大口水。
R和我進行著同樣的動作,我側頭看過去,她欲言又止,嘴角抽了抽。我從她眼神中讀出一點兒失望,開口問:“怎么了?”
“這個咖啡粉里面有糖粒,估計效果不會很好。”R搖頭道,語氣很是失落。
“也不一定,試試看吧。”我試圖安慰她。
我們交流完感受,拿起我們要用的書和文具,一起走向選修課的教室。
然而,咖啡粉并沒有起到它應有的效果,我依然昏昏沉沉地度過一整節課,還是靠R的胳膊肘才沒錯過所有講解。
“你的效果怎么樣?”上完一節課后,我轉過頭問她。
“無明顯變化。至少這招對咱倆沒用。實驗失敗。”R面無表情地回答我,“聽君一席話,浪費兩塊錢。”
我聳了聳肩,試圖忘記這次失敗的嘗試:“實踐出真知。不試怎么知道這個不行。”
我們沒再探討這個問題。我只是把“干吃咖啡粉”這個選項從腦海里剔除掉,準備去尋找新的提神飲料。
但是我并沒有就此放棄,我繼續在網上查找有用的提神飲料。第二次嘗試,我把目光投向紅牛。當我把這個想法告訴R,她點頭同意,于是在下一周的競賽選修課前,我們又一起去往小賣部,一人拿了一罐紅牛。在吃完面包后將紅牛灌進嘴里。
奇跡出現了!當天晚上,我竟然精神抖擻地聽完了一整節課并且完整地記下了筆記。R和我對視好幾次,確定我情況良好后,她一貫沒有太多表情的臉上也出現了笑容。
在這樣雀躍的心情中,我和R度過了美好的一節課,盡管老師講的內容仍然像以前一樣難以聽懂。我們的笑容卻一再加深,喜悅藏都藏不住。
“這樣咱們就能一直不困了是吧?這6塊錢算是沒浪費!”R拉著我的手,興高采烈地走出教學樓大門,她一反常態輕快上揚的語調像是要帶著我們飛起來。
“實驗成功!”我差點兒就在魚貫而出的人群中高喊起來。
接下來,我們度過了精神抖擻的幾天。可惜好景不長,很快,紅牛也失去了它該有的效果。競賽選修課上,我和R一起隨著老師的講課聲點頭,老師在前面拿“采石油”的比喻來調侃我們,我們在笑聲中驚醒,反應過來自己睡了一覺,互相對視一眼,在彼此眼中看到了失望。
R給我傳來一張紙條:“第二次實驗失敗,下次換一種飲料嘗試。去小賣部買那個黑瓶的飲料吧。”
我朝她點頭,感覺內心又一次燃起希望。
事實證明,這樣的飲料是消耗品。我們后來又嘗試了其他飲料,無一例外在幾天之后失去了效力。我仍然沒有死心,在淘寶上購買了提神糖果,希望這次能好用。
提神糖果撐了一周左右,最后也失去了效果,后來我甚至開始做假醒夢——以為自己清醒著記筆記,結果后來覺得老師講的內容和正課相差十萬八千里,于是突然驚醒,發現自己其實睡了一覺。
我將這些糖果束之高閣,宣告又一次實驗失敗。
所有的方法都宣告無效,我和R在課堂上又一次開始犯困,下課才驚醒過來時,R眼神當中有著純粹的絕望。
“我不想再嘗試下去了。”她轉過頭看我,無力地說,“都試過了,都失敗了,都結束了。”
我咬了咬嘴唇,點了點頭。我們的確失敗了。
生活畢竟不是偶像劇,沒有那么多絕處逢生,我們也沒有主角光環。在與高中知識和困倦長期博弈后,我們都在學期末放棄了學習競賽知識。再后來文理分科,我們都選擇了文科,競賽知識逐漸被淡忘。
實習編輯/張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