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虹
丁零零,上課了,大家簇擁進了教室,不知是誰不小心碰掉了誰的書本,引來了哄堂大笑,笑聲持續了半分鐘,被鎮壓下去了。過了會兒不知又是誰把誰的作業本“噌”地扔了過去,引來目光無數。兩分鐘坐定,開始從書桌里向外搗書,那張要做的卷子不知哪去了……終于找到了,剛扎下腦袋要學習,不知誰咣里咣當進教室,瞥他一眼。一會兒喝口水、拿出草稿本、某人借東西、同桌聊幾句……10分鐘過去了,教室還熙熙攘攘,老師大吼一聲,瞬間安靜,可是都進入學習狀態了嗎?
很多學生每天忙忙碌碌卻碌碌無為,自以為很用功,時間幾乎都用在學習上,卻沒什么效果。在家更是如此,吃完飯,刷兩眼手機,收拾一下書桌,洗個澡……到睡覺點了,可作業還沒完成。這究竟是為什么?
數學中的一個公式可以回答這個問題:S=V×T。路程=速度×時間。同理,學習效果=效率×時間,如果沒有效率,耗在學習上的時間再長也不會有效果。對于學習,每個人所擁有的時間大致相同,較量的是效率。赫胥黎說:“時間最不偏私,給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時;時間也最偏私,給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時。”學習不能用坐在書桌前的時間長短來衡量,而是要注重效率。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我監控很重要,促進學生成為管理學習的主人,掌握提高學習效率的方法。
排除干擾。學習之前要把所需學習工具準備好,把與學習無關的東西從書桌上和頭腦中去掉,集中精力,不做、不想與目前的學習內容無關的事,不在無關緊要的瑣事上耗時。
兩分鐘妙用。汽車行駛前發動機要有預熱,大腦也是如此,需要有一個進入學習狀態的過程。在上課或是自習時,提前兩三分鐘坐在課桌前,頭腦中可以想一想要學習的內容,準備一下學習用品,給自己一個積極暗示“這節課我會高效利用的”,或者想象訓練,閉上眼睛想象一個曾經有過的學習狀態最好的情景,帶著那種感覺進入本階段學習。
四定學習。對于一節自習課或某時段學習要做到四定:一定向(學什么),二定量(學多少),三定時(花多少時間完成),四定法(怎么學)。尤其要突出定量和定時,明確清晰完成學習的量和時間,限時定量作業,而不是想做多少、何時完成全看心情,這是提高效率的關鍵。
做好規劃。學習時間有限,而學習內容無限,每個人的學習都是獨特的,必須基于自身做好學習規劃。規劃學習時要突出重點,否則什么都想抓什么都抓不住。所謂重點,一是學習中的薄弱點,二是知識體系中的重難點。集中精力和時間保證拿分點就等于抓住了“牛鼻子”。
注重整體發展。學習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不要將生活與學習割裂。只抓學習是抓不好學習的,應統籌安排學習與娛樂、鍛煉、休息等各種活動,建立廣義的學習概念。將所有促進自我提升的一切形式都視為學習,當自我功能強大了,學習提升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