邴格格
上高三的時候,很清楚現在應該做什么,也明白學習的重要性,但是就好像被一股莫名的力量PUA了一樣,覺得學習好難,自己不行,不可能學會,如此否定一番,最后走向破罐子破摔的放棄。
物理,對于我來說就是一個不斷在擺爛和堅持中掙扎的學科。為什么一個小滑塊落地要考慮對哪些物體的影響?為什么左手定則和右手定則就能解決電磁場里的問題?……物理的世界邏輯自洽了,我與它之間卻存在著不可逾越的結界。
高中三年里幾乎有一年是掙扎在平均分上下,比成績更受影響的是心態??粗渌瑢W似乎不大費勁兒就能理解那些概念和理論,我開始害怕上物理課,哪怕物理老師文質彬彬又有耐心,大腦仍然會自動屏蔽他講課的信號。他說的容易的部分一概聽不到,可是一講到哪個地方難我的心態就要崩了,一道題超過三行就沒有耐心看下去。物理成為我的一個硬性傷,我開始逃避課堂,但是又掙扎著想學習……
如今,我在清華園讀大學,回想過往,實在不是個一帆風順的學生,除了學物理之外,在方方面面還有太多想擺爛想哭的時候。我想,一味鼓勵人去克服困難或許并不是最佳的方法,因為大多數像我們這樣的人,只能把目標不斷放短,向前夠一點兒,再夠一點兒。
“學習狀態不好”是很多學生的口頭禪門禪,就像格格所說的“莫名”,這種很難走出的狀態其實是一種模糊的感覺,彌散的情緒狀態,那個虐我千百遍的“它”是什么,是學習?是學科?是成績?是方法?是情緒……因為不具體、不清晰而泛化成一種感覺,卻遠離了學習內容和過程本身。要將所謂的“不好的狀態”是什么外化出來,變成一個目標,可量化、可評估、可實現的行為目標,才能達到好好學習的狀態。下面的個案輔導提供了一些可借鑒的常用學習輔導方法。
編輯/張春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