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學生和你聊天,告訴你說你是唯一一個知道這個秘密的人,心中就有一種滿滿的被信任和依賴的感覺。比如因為自己身體不舒服晚了一些進課室,和學生說明情況時,他們非但不介意你晚到了,還主動關心你哪里不舒服有沒有好一點等等。
當然感動不僅僅來自于學生,還有更多的是看到學生家長或同事因為你積極的態度和溝通發生改變的欣喜,因為心理老師的存在,讓每個人都看見自己生命的潛能,讓學習工作和生活都更順暢,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和值得驕傲的事情呀。
過去一年,我在某初中任兼職心理咨詢師。
那天中午,接完這個學期最后一個咨詢。
分開時——
他:下一次見面要下個學期了吧。
我:我下個學期應該不會再來了。
在和他說下個學期可以找另一位咨詢師咨詢后,我準備目送他下樓梯。
突然,他回過頭來給了我一個大大的擁抱。
那一瞬間,突然感覺每次往返公交兩小時接咨詢也是值得的。
他買的拍品令人動容
在上價值拍賣這節課時,一位學生拍下了一生的健康這件拍品。提及理由,這位同學說“我想把這件拍品送給我的奶奶,因為我的奶奶現在正被病痛折磨。”
雖然是很小的事情,但當下就被感動到了。比起之前很多同學說到的“健康比一切重要,沒有健康什么都不是”,這位同學的理由讓我很動容。
這一年,我經歷了人生的至暗時刻。
有時候會不小心把情緒帶到課堂里,而孩子們察覺后用他們的方式來溫暖我。一張可愛的畫像、一些暖心的紙條、偷偷放在我辦公室的零食水果、嗓子沙啞時給我的潤喉糖……
孩子們說:您是我們黑暗里的一道光。
我說:你們是我生活中的一顆糖!
我很珍惜和孩子們相處的每個瞬間,看到他們無條件信任我的時候我就會覺得很感動。
記得剛入職時,當高一的實習班主任,在第一個教師節收到了班上一個男孩子畫的海獺素描:社團的一個女孩很高興地給我帶來了印有海獺的明信片,偶爾給我帶一瓶娃哈哈: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上課時一個心理委員主動分享了她的關于家人的繪畫作品,說著就掉了眼淚。課后我找她聊天,她告訴我,是因為怕我尷尬所以來分享,而且覺得也沒什么大不了的。
我猜,應該也有一個隱藏的意思,是:有心理老師在旁邊守護著,所以我可以放心地表達。
你還記得我嗎?
國慶節帶孩子在游樂場玩,出來時有個工作人員把小孩兒的鞋子穿好,整整齊齊交給我,說了句,“心理老師,你還記得我嗎?”
(以上內容選自公眾號:HiHeart)
和孩子一起成長
我一直工作很忙,平時對孩子的照顧不多。回到家里,有空閑的時候和孩子聊的都是學習、學習,搞得孩子也很叛逆,不聽我的嘮叨。看了咱們這本雜志之后,很多文章都特別觸動我,其他孩子的故事里有很多和我兒子相似的特點,原來都是讓我很抓狂的,現在看了心理老師專業的指導,我也知道了一些跟孩子溝通的方法,心態也平和多了。
——梅花雪(14歲淘小子的媽媽)
我喜歡《每朵花都有盛開的理由》這篇文章,袁麗老師分享的故事讓人感動,在含羞草的身上我也看到了自己孩子的影子。“每個孩子都是一粒種子,只不過每個人的花期不同”,我把這句話放到了手機的屏保上,時刻提醒自己孩子的成長是個慢慢的過程,不要著急。
——妮妮媽媽
很幸運能遇到這本雜志,我們家長能在上面看到這么多專業心理老師的指導,孩子學習的困惑、成長的煩惱、交朋友時遇到的人際問題……每一期都能看到家長關心的問題。雜志來了之后,真是迫不及待地打開趕快看。老師們的指導總是讓我眼前一亮,感覺自己總能學到新東西。感謝《中學生博覽·中小學心理輔導》讓家長能和孩子一起成長!
——小魏的爸爸老魏
可能我是一個容易傷感的小孩兒吧,我常常會心情不好,也特別在意和朋友之間的友情。我有一個好朋友小玲,之前我總是擔憂她會被別人搶走,為此我也做了一些獨占朋友的事情,最終反而失去了朋友。我曾經把這些傾訴到學校的匿名留言墻,和媽媽爸爸講……我收到了一些安慰,可內心還是無法釋懷。直到我看到弓亞楠老師寫的那篇文章《我的好朋友之間,為啥不能成為好朋友?》我好像一下就被點醒了,在弓老師的講解中,我明白了什么是友情,這是我從來沒有想過的問題,我只是憑著感覺去交朋友,但從來沒有那么清晰地想過“友情”對我來說意味著什么。我很認同弓老師說的:友誼是兩個或者幾個人共同構建的關系,其基礎是彼此之間互相信任、幫助,而不是一個人的大包大攬。
哈哈,誰還不是個小可愛
作為心理老師,求職容易嗎?你經歷過哪些奇葩的、艱難、有趣的事情?
去支教過嗎?那些留守兒童帶給你很多心靈的震撼吧?
做過許多非心理專業的工作嗎?當時你的心情又如何?
……
把這些故事說給嘉琳聽,您可以寫成文字投稿給我(1000字或2000字),也可以說給我聽。嘉琳QQ:45005078 嘉琳微信:miaohaha2014
編輯/苗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