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孝聽


“一直以來,擁有‘中國最美書店’名號的鐘書閣在大眾心中都是美的代表,我們希望,在美之余,也能讓書品、服務、后期活動更加有靈魂。鐘書閣蘇州店,不單單是一個書店,而是一個平臺。”四年前,鐘書閣負責人、上海鐘書實業有限公司連鎖部總經理賈岸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發出過這樣的感慨。作為蘇州工業園區公共文化一分子,四年光陰,鐘書閣通過策劃各類品牌活動、協助公共文化建設,為園區文化創新賦能。
通過場景化,喚醒讀者的閱讀欲望
在鐘書閣店長李小凡眼中,園區文化創新活力十足,“我們在蘇州與不少圖書館都有合作,不得不說,園區圖書館在公共文化創新方面做得非常好,層出不窮的精品品牌活動以及每一期的宣傳配套服務都很亮眼,走進圖書館,每一期活動的美陳都能給人以視覺沖擊。此外,‘你選書我買單’‘我要推薦’等品牌,幫助讀者實現線上線下聯動借閱,喜歡的書籍可以直接郵寄到家,找就近的書柜歸還就行,非常方便。過去,圖書館自己選購圖書,現在與書店合作,可以幫助讀者找到一些很新卻又很難找的書籍。”
鐘書閣的設計、服務等等一切考量,也都是希望能夠通過場景化,對美好事物的追求,把一部分淡忘了閱讀的讀者喚醒。回到實體書店,是鐘書閣創辦的初衷。2017年7月13日,鐘書閣在蘇州開業,作為公共文化一分子,鐘書閣這些年策劃了很多活動,2018年創建了彩虹閱讀計劃,每周、每月會組織讀書分享會、新書發布會,得到了園區圖書館頒發的創新項目獎;2020年,打造特色項目——黨建書房,著重陳列黨史、共和國簡史等與四史相關的書籍,輻射周邊黨組織和居民;2021年,策劃了童心向黨系列活動,在兒童館邀請周邊居民小朋友,聆聽紅色童話故事......
李小凡表示,書店作為很小的單元,通過與圖書館合作,館店合一,既能服務到讀者,也能幫助民營書店更好地發揮特長,她說:“希望更多參與到公共文化建設,優秀的實體書店很好,鐘書閣作為民營書店,也有自己擅長的事情,發揮專長,運用到公共文化建設,實現1+1大于2的效果。”
黨建書房,發揮黨群服務社會效應
去年夏天,鐘書閣推出“黨建書房”項目,與周邊30多棟樓宇和社區聯合打造紅色陣地,在這間“黨建書房”里,可以免費借閱上千種紅色書籍。“黨的發展歷史”“新中國發展史”“改革開放發展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學習強國”等不同主題區域,全方位滿足黨員們的各種閱讀需求。
“這里是我們與鐘書閣聯合打造的紅色陣地,可以吸引周邊的黨組織和黨員們前來,以服務為核心,打造面向老、中、青群體,集紅色、文創、教育、服務于一體的全方位、開放式、多功能、專業化的黨建工作陣地。”星桂社區黨支部書記張晴介紹。
“這里有孫子看書的專屬兒童區域,以前陪他來特別眼紅。現在,作為黨員的我也能享受自己的專屬區域了,心情很美,特地抽個空來打個卡,拍個照,發個朋友圈,給我的老朋友們炫耀炫耀。”社區老黨員倪岡開心地說。書店的多樣化服務與時俱進,真正體現了以多用戶思維的服務理念。
紅色文化既是寶貴的歷史財富,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寶貴資源。李小凡表示,鐘書閣處在湖西CBD商圈,商圈內有很多聯合黨支部、樓宇黨支部,需要一個紅色陣地來加強黨員之間的聯絡與學習教育。“黨建書房”的創建讓周邊的黨員們既能在紅色陣地享受紅色大餐,又能交到朋友,擴展朋友圈,搭建互相交流的平臺。
“圖書館+書店”,首開創新經營模式先河
“去年,我們與北部市民中心圖書館聯手打造‘圖書館+書店’的新型模式,既充分發揮了書店在空間設計、圖書資源、視覺陳列等方面的經驗優勢,也首開了園區以書店模式經營圖書館的先河。圖書館不再是一個簡單的社區圖書館,而是針對定向群體的閱讀、休閑的生活美學空間。”
李小凡表示,整個圖書館的館藏品類豐富,并基于精準化、精細化的服務導向,精心設計了流動的盛宴(新書推薦)、字字珠璣(文學名著)、生活美學(美食、旅游、運動等)、格物致知(自然科學)、鑒往知來(人文歷史)、兒童世界等圖書門類陳列。記者了解到,所有圖書由鐘書閣總公司直接供貨,最大程度保障館內新書上架與書店門店同步,目前每天上新不少于200冊。基于鐘書閣門店的銷售大數據及圖書館的借閱數據分析,優選熱門、暢銷類圖書。同時根據館內實時大數據分析及時補架。與此同時,還開通了在線“私人訂閱”,如果讀者想借的圖書在圖書館暫無館藏,還可以通過“書香園區”App、“我要推薦”模塊,一鍵式薦購想要看的圖書,新書采購到館后即刻投遞到指定自助柜,讀者憑取件碼自助取書。截至目前,北部市民中心圖書館累計上架圖書2.3萬冊,借出圖書4萬冊,借閱率超過170%,與常規圖書館相比,提高了約50%。
“有意思的是,在空間布置上,我們為其在休閑區打造了一集休閑、娛樂、教育于一體的創意空間,引入了鐘書閣自有的文創和咖啡軟飲服務,提供咖啡、軟飲、輕食,并合作開發設計特色文創產品,努力營造輕松的閱讀氛圍,優化讀者閱讀體驗。”李小凡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