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慧


?被譽為“姑蘇第一名街”的山塘街,自古就是人間繁華處。這里有著小橋流水、枕河人家的典型風貌,也是歷史上商戶會館林立之地。殊不知,山塘更代表著蘇州人的民族氣節和愛國精神。中國南社紀念館,這座同時保存了崢嶸歷史記憶與江南運河風光的博物館就是最好的證明。
山塘800號,展示錚錚愛國之魂
沿著千里山塘朝著虎丘一路行走,經過熱鬧的景區,煙火味十足的星橋橋堍,就來到行人不多但風景開闊的山塘西段,這里老蘇州的生活氣息少了,但歷史的沉淀感卻一下深厚了起來。敕建報恩禪寺、五人墓、鮑傳德莊祠......位于山塘街800號的中國南社紀念館,無疑是其中最具分量的一處。
作為南社這個近代中國歷史上重要社會組織的紀念地,其原址為張國維祠堂。此處又名張公祠、張東陽祠。張國維,浙江東陽人,曾先后擔任蘇州、南京、松江十府巡撫和兵部尚書,一生政績顯著,在興修水利方面更為突出。明朝行將滅亡時,他率軍在浙東一帶堅持抵御清軍,后誓死不降,朝廷為表彰其功績氣節,在山塘修建了祠堂。
在如今的紀念館大門口,佇立著一座氣勢宏大的四立柱石牌坊,其坊額上刻有“澤被東南”四個大字,寓意張國維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而兩百多年后的1909年,在中華民族經歷風雨飄搖之時,17位南社骨干坐船沿著山塘河一路前行,在張國維祠堂舉行了南社第一次雅集。
南社,名字來自“操南音而不忘本也”“南者對北而言,寓不向滿清之意”,是近代中國分布最廣、領域最多、影響最深的具有鮮明革命傾向和政治色彩的先進文化團體,被譽為天下第一社。筆墨是南社的武器,在與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共同推翻清政府的過程中,它被稱為“同盟會宣傳部”。
1921年,中國共產黨登上了歷史舞臺,南社成員意識到這是中華民族走向光明的重要轉折。南社也與中國共產黨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南社成員陳望道是第一個把《共產黨宣言》譯成中文的人;第一代共產黨領導人朱德的老師是南社精英李根源;中共一大的會議地點是南社成員李書城的寓所。這些也成為了南社珍貴的紅色記憶。
2009年,南社紀念館竣工開館,這一年也是南社成立的第一百年。山塘街邊多了一處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走進”南社,感悟世紀風雨同舟
南社紀念館在保留張國維祠原有古建筑為主軸的基礎上,增設門廳、樓亭和西大廳,從而形成“兩路三進”的基本格局。由此,走進南社,就是走進了關于它的百年歷程。
穿過牌坊,是有著張忠敏公祠五字匾額的第一進天井。天井的右側墻壁上有南社叢刻墻,展示了從1909年至1923年間出版的22期《南社叢刻》面貌。
南社紀念館分為多個展廳,每個展廳都有其特有的主題。第一展廳“南社風云”,主要由南社榮耀、南社簡史、南社雅集3部分組成,展示了南社從第一次雅集舉行以后的發展、影響和歷次雅集。值得一提的是,當年的第一次雅集,便是在這個張公祠前廳舉行。第二進天井中央筑有南社三杰的銅像,他們分別是陳去病、高旭、柳亞子。由此也可知第二展廳的主題為“南社群賢”。這里除了介紹南社三杰的生平事跡外,還展示了在其他領域有著杰出貢獻的南社成員。
第三展廳的主題為“南士共進”,這一展區以大量空間展示了南社成員與中國共產黨人之間的情誼。其中,毛主席與柳亞子的詩詞唱和,正是中國共產黨領袖與進步民主人士交往的典范。此外,第三展廳還展示著一件南社的鎮館之寶。1945年,柳亞子委托一位在重慶的朋友將一本空白的冊頁帶去延安。毛澤東等七十位領導人和學者一起響應,在這本紀念冊上為柳亞子題詞。這份紀念冊后由周恩來指示,珍藏于中國革命博物館,但制作了唯一的一份復印本,目前存于此處。
主題為“承前啟后”的第四展廳則展示著南社成員后裔中的許多杰出代表,之后的第五展廳靠近花園,廳內設有休息茶室和書籍閱讀區。行至花園,還能看到清代乾隆十年由蘇州知府趙錫禮所寫的張公祠碑記。
目前南社紀念館免費開放。
“七里紅棠”,傳承悠悠紅色精神
2021年12月12日,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曹路寶深入姑蘇區調研古城保護工作。在南社紀念館,曹路寶強調,要以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把南社歷史與學習理解黨廣泛團結各界人士、建立和完善愛國統一戰線的歷史結合起來,進一步用好用活館內豐富的史料資源。
南社紀念館作為姑蘇區虎丘街道轄區內重要的紅色教育資源,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未成年人社會實踐基地、統一戰線傳統教育基地、黨建聯盟工作基地等社會活動場所,更是山塘運河古道沿線的一個獨特旅游節點。
2021年,虎丘街道發揮“大工委”的統籌引領功能,通過整合山塘黨建、人文、歷史等資源,探索建立山塘街“一核一軸一圈五級聯動”機制,以特色化的黨建引領高質量文旅融合發展,創建姑蘇最美窗口、最優環境、最強載體的精致景區標準。其中,街道以一街一河為軸,挖掘亮化提升景區時代內涵,在此過程中,圍繞著古城保護,南社作為教育點與義風園等一起被串聯起來,形成“七里紅棠”5.0版訪學游一體式路線,由此推動了黨史學習教育、學校思政建設和本地實際結合。
今后,虎丘街道將持續用好用活南社紀念館這一紅色教育資源,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并持續健全“虎丘晨會”“海棠匠心”大講堂等理論學習宣講品牌。運河悠悠,彰顯古城自古千年繁華;南社百年,愛國主義情懷在此經久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