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歐貝


蘇州是著名的制造業大市,今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首次邁上4萬億元的新臺階。如何實現從做大產業規模到做強產業競爭力,蘇州市委提出,要把著力點放在打造數字經濟時代產業創新集群上,強調這是蘇州應該干好、也必須干好的事。
目前,蘇州具備了在一些重點產業領域率先打造創新集群的良好條件,比如在生物醫藥產業領域,創新集群打造具備了良好的產業基礎,已呈現出集聚化、創新化發展態勢。
集群效應為創新提供能量
2021年11月25日,亞盛醫藥研發的首個國產第三代格列衛奧雷巴替尼片(耐力克?)獲批上市。2021年12月27日,該藥的全國首批處方在蘇大附一院正式開出。亞盛醫藥創始人、董事長楊大俊表示,針對耐藥的慢粒白血病,他們堅持做了12年原創研發,此次上市,是公司多年努力與堅持的結果。
這樣的原研藥給患者帶來了更多的選擇,也帶來了生的希望。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液科主任吳德沛表示,現在中國有了這款藥物,對那些有耐藥突變的病人就有藥可用了。
據了解,從2018年以來,蘇州生物醫藥企業已陸續推出10多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抗癌藥,不僅打破了跨國藥企對抗癌藥的壟斷,也正在逐步緩解長期以來國內癌癥患者“買不到藥,吃不起藥”的尷尬。
值得自豪的是,目前,全市已聚集了2000多家生物醫藥企業,獲批了200多張一類新藥的臨床試驗批件。這也意味著未來幾年,會有更多的國產抗癌和其它急需新藥將在蘇州誕生。
信達生物制藥集團創始人、董事長俞德超認為,這不僅僅是怎么樣降低藥價、怎么讓更多的老百姓用到好藥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能讓中國擁有完整的民生用藥,并將這些藥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核心的問題。
如今,蘇州不僅涌現出像信達生物、基石藥業、康寧杰瑞、亞盛醫藥等一批原創新藥龍頭企業,圍繞著創新藥各環節的特色企業也正在集聚。
全方位的產業創新
生態正在生成
蘇州工業園區會議中心坐落在獨墅湖畔,很多人都不知道,它建造的初衷就是為了服務生物醫藥行業盛會。
十多年前,為了解決生物醫藥領域科研資源不足的問題,蘇州引進了世界生命科學領域最著名的美國冷泉港實驗室。2008年,冷泉港亞洲在園區會議中心正式掛牌,每年這里要舉辦三十多場國際學術交流和培訓課程。
不斷增強生物醫藥企業的科研能力,除了世界頂級盛會,蘇州還引進了中科院醫工所、納米所等一流科研機構,2019年,蘇州入選了國家發改委首批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今年,中國首個生物藥技術創新中心也落戶在了蘇州。
據悉,今年蘇州新增10家生物醫藥領域的創新企業,為歷年最多,上市了6款創新藥物,占到全國約15%。在全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排名中,蘇州工業園區綜合競爭力位居全國第一。
?在蘇州市科技局農村科技與社會發展處處長唐麗紅看來,在生物醫藥領域,目前蘇州已經形成了以人才、機構、平臺、項目、資本為一體的、全方位的產業創新生態。
深耕優勢特色領域
全力打造更強“一號產業”
作為全力打造的“一號產業”,蘇州市生物醫藥創新產業集群布局日趨完善,已形成以蘇州工業園區生物醫藥產業園為核心,太倉市生物醫藥園、昆山市小核酸及生物醫藥產業園、吳中區生物醫藥園、蘇州高新區醫療器械產業園等多極發展的產業格局。全市生物醫藥產業產值近3000億元。
蘇州市工信局生物醫藥產業處處長石志偉表示,蘇州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特點就是一直瞄準行業最前沿、最先進的技術作為重點發展方向,以此提高整個產業的創新。下一步蘇州將聚焦創新藥和高端醫療器械這個蘇州已有的優勢特色領域,同時還將加快布局基因及細胞治療這個前沿領域,進一步加快生物醫藥產業的數字化,跨界融合,為下一步加大創新,蘇州將在“政產學研用”這五位一體方面加快創新集群的布局。
以蘇州工業園區為例,目前園區在創新藥研發、高端醫療器械、生物技術和新型療法三大重點領域已經聚集相關企業近2000家,2021年產業產值預計超1150億元。當前,園區正以加快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一流自貿試驗區為目標,以建設國家生物藥技術創新中心為契機,將全力打造成為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地標核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