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 忠
舞臺是展示各類藝術形式的主要陣地,需要為觀眾創設良好的視聽環境,充分彰顯藝術內涵、加強藝術表現力,使觀眾產生美妙的視聽感受。其中,燈光與音響是表現舞臺效果的重要工具,合理搭配二者可以增強舞臺效果,強化藝術感染力,滿足觀眾的審美需求。對此,舞臺表演要明確燈光與音響技術的配合作用,通過合理應用,為增強藝術表現力、強化舞臺效果創造更多機會。
在舞臺表演中,燈光可以實時變換各種顏色,為演員與觀眾創設舞臺氛圍。通常情況下,舞臺燈光亮起需要熄滅其他燈光,確保燈光集中在舞臺之上,以此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其中,燈光變換的不同顏色、轉動方向及角度、燈光色調等,可以創設不同氛圍,對演員與觀眾產生不同影響。例如,暖色調的燈光給人以溫暖、溫馨感,而冷色調燈光可以營造嚴肅、寒冷感,使觀眾產生情感起伏。此外,舞臺燈光可以表現時代感或時間感,使觀眾了解舞臺表現內容[1]。
結合實際情況來看,使用舞臺燈光需要充分考慮、結合舞臺需要及氣氛,以此完美契合達到預期效果。例如,我國春節晚會需要大量的暖色調燈光,如紅黃色系及相似色系,旨在創設溫馨、喜慶之感,使觀眾感受新年的氣氛與喜樂。而燈光差異及音響變化,會展示出不同的光色情景,使觀眾產生不同體驗。此外,在燈光的變換下,舞臺音響也需要跟進調整,在相互配合下,創設不同情景的舞臺環境,幫助舞臺表演取得良好效果。
燈光與音響相互配合,色調轉換與音響節奏可以烘托不同氣氛,使觀眾在各種背景與氣氛下,充分感受舞臺不同人物的內心情感及故事變化,也就是說,舞臺表演者需要借助燈光與音響技術表現角色,在二者的相互配合下體現表演效果。因此,無論是舞臺表演內容的發展,還是觀眾的視聽需求,都離不開舞臺燈光與音響的應用與配合,這是決定表演效果與觀眾體驗的重要因素。
燈光與音響技術是創設舞臺環境、烘托舞臺氣氛的重要工具。其中,某些特定環境與背景需要工作人員合理使用燈光,以此取代布景的使用。同時,在變換燈光時,可以分割舞臺、劃分表演區域,使一個舞臺呈現出多層次的內容,如三維空間等,構建立體化、多層次的舞臺表演效果[2]。不僅如此,舞臺燈光的冷暖色調可以形成強烈反差,在配合舞臺效果的基礎上,形成強大的空間影響力,可以凍結空間、放大空間,還能充分凸顯表演者的情緒與面部表情,在音響節奏與各種表現方式下,提升藝術感染力、強化表演效果。此外,舞臺燈光音響與表演者存在較大差異,表演者可以實時調整、控制演出內容,而設計燈光與音響時需要提前做好人工控制,在表演中根據演員的表演進度變化燈光、播放音樂,確保舞臺表演一體化。其中,工作人員在安排設計燈光與音響時,需要保持專業的應用技能與綜合素養,還要具有豐富的生活經驗,可以充分理解不同的表演內容,掌握藝術表現過程中的抽象性,以此加強燈光與音響技術的應用效果。
工作人員在應用燈光技術時,需要明確應用思路與應用要點。其一,應用舞臺燈光需要思考整體層次及舞臺表現效果,應綜合考慮相關內容,合理設計燈光應用過程。同時,在安裝燈光系統前,需要保證經濟性,在不影響舞臺表現效果的同時,將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圍內。此外,配置舞臺系統需要考慮布局美與實用性,每隔一段時間要更新燈光設備,應用更為精密的燈光系統,保證舞臺效果持續提升。在實際應用中,要嚴格避免舞臺燈光應用出現失誤,需提前檢查燈光設備與系統,確保萬無一失。其二,工作人員要明確燈光技術的應用要點。首先,燈光角度及色調直接影響舞臺表演效果。通常情況下,不同光源角度發射的燈光角度存在較大差異,燈光需要進行角度與色調變化。其次,舞臺頂部燈光照射可覆蓋觀眾,左右燈光可以通過水平或傾斜方向進行光照,工作人員要靈活運用不同角度的光照射線,結合演出效果實時變換燈光,滿足觀眾的視覺需求,同時最大化地展現表演者。期間,工作人員要高度重視LUX光線的作用,可以有效避免燈光應用期間的各項突發情況。最后,應用舞臺燈光還要搭配其他軟硬件設施,以便隨時調整燈光,滿足使用需求。需要注意的是,想要進一步提升燈光使用效果,工作人員可以使用染色、特效等其他方式,結合具體的演出內容,全面提升舞臺表演效果。
在舞臺表演中,使用音響設備需要通過三方面進行:一是使用麥克風。表演者需要借助麥克風進行擴音,在表演時使用麥克風加強音量、擴散聲音,幫助觀眾充分了解表演內容。但需注意的是,麥克風的擴散效果直接影響表演氣氛,同時關系著觀眾對表演內容的印象。因此舞臺表演需要采用高質量、音質佳的麥克風,保證不影響聲音效果。二是精準控制混響。表演者在表演期間需要保證音質與聲音不受影響,時刻處于真實狀態,避免受到其他聲音的干擾。但針對同時表演或歌唱的情況,需要結合不同表演者的實際特點使用混響。在表演結束后,工作人員要及時關閉混響,確保主持人清晰報幕,不影響后續表演效果。三是提前調節音響,做好檢查核實。在表演開始前,工作人員需要提前檢查音響,結合音響聲音認真調節,在調節時注意音響的聲音強弱、音調,確保聲音清晰、柔和。在表演過程中,播放音樂、使用音響需要關注演員與觀眾的需求,要確保不影響表演者表演,及時跟進演出內容,烘托氣氛、創設情境,還要為觀眾提供清晰的聲音,營造聲音立體感[3]。
在燈光與音響技術互相配合時,工作人員要確保二者進展一致,以保證演出效果。其中,工作人員要時刻跟進節奏變化,關注表演進度與各個轉折點,及時銜接音樂,變化燈光。特別針對表演過程中變化起伏大的環節,相關工作者要立刻跟上表演節奏,精準調整不同變化,避免燈光與音響出錯,以免影響表演效果與視聽體驗。同時,燈光師要做好光質、光色搭配,應具備扎實的專業能力,在管理、調控燈光時,跟進舞臺需要與觀眾需求,借助光質帶動觀眾情緒。在搭配光色時,要考慮具體情節與表演內容,需借助燈光營造多樣化的氛圍,充分感染觀眾,發揮燈光的使用價值。總之,在實際應用中,燈光師與音響師要時刻關注表演過程,精準操控兩項技術,通過細致分析、合理把握,借助燈光與音樂烘托表演節奏、體現人物情感與藝術內涵。
總結上文所述,影響舞臺表演效果的因素較多,而燈光與音響對藝術感染力、節目表現力具有直接影響,是保證舞臺表演達到理想效果的前提與基礎。因此,在舞臺表演中,應明確燈光與音響技術的配合作用,在此基礎上合理應用,結合舞臺表演內容與藝術形式,正確搭配燈光與音響技術,充分發揮二者的使用價值,為增強舞臺表演效果、強化藝術感染力做好準備。
注釋:
[1] 汪文甲:《舞臺演出中電視文藝節目的燈光與音響運用研究》,《中阿科技論壇(中英阿文)》,2020年第6期
[2]張旭:《操作控制舞臺燈光與音響的技巧與禁忌》,《藝術評鑒》,2019年第22期
[3]王振東:《淺析舞臺燈光音響在演出中的藝術魅力》,《戲劇之家》,2019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