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杰
摘要:在新課改日漸普及的現階段,教育領域也在不知不覺中被注入了新活力,高校思政教育尤為明顯。隨著高校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深化,思政教育已在潛移默化中融入了各個學科,使學生在學習其他科目時也能夠感受到思政元素,從而接受熏陶,加強思政素養。本文以高校足球課程教學實際為依據,分析了足球課程中思政教育的價值,并就高校思政教育融入足球課程的教法提出了適當建議,以期為同行業相關人員提供教學新思路。
關鍵詞:高校思政教育 足球課程 內容與教法
前言
思政教育在整個高校教學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將思政教育融入各個學科是新時代構建全員、全程、全課程育人格局的教學理念,在此教學理念下,高校教育工作者應當始終將立德樹人作為教學的根本任務,不斷總結教學經驗,使思政課教學方法日臻完善。尤其在培養學生健康體魄為主要教學目標的足球課程中,教師更應當將思政教育融入課程,以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與健康的道德,使足球課程與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在育人過程中發揮協同作用。
一、高校思政教育融入足球課程的內容
1.高校思政教育融入足球課程的意義
在高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教學任務是立德樹人,而體育教學作為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更應堅持“育體先立德”的教學理念。足球課程作為高校體育教學的代表課程,也是高校所蘊含的體育氛圍、體育意識、行為修養、精神特質的集中反映。足球課程是高校體育文化品格中的重要環節,而思政教育在高校體育文化品格中也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新時代的足球課程教學需要將思政教育有機融入,以使足球課程注入新活力,形成更具生命力的體育思想[ 1 ]。
就目前高校足球課程而言,其體育教學中的思政教育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而缺少思政教育的足球課程則缺乏應有的活力,教師僅從體育競技的技術層面進行教學,而未能實現思想內容方面的教學,從而足球課程缺乏強大思想動力作為支撐,也淪為機械化且缺乏生命力的教育了。在此情況下,足球教育易被各類功利主義與錦標主義侵蝕,體育教育自身的本質也難以凸顯。因此,高校思政教育亟待融入足球課程,以使足球課程煥發自身應有的活力[ 2 ]。
2.高校思政教育融入足球課程的困境
目前,部分高校足球課程在自身教學層面仍存在思政教育融入力度缺失的問題,與此同時,足球課程形式單一且深度不足也是亟需解決的問題。
其中思政教育融入力度缺失是首要問題。在高校足球課程中,教學任務與考試壓力共同作用使得思政教育在教學過程中缺乏力度,其在課程中開展的時間與空間都被壓縮,難以取得應有的教學效果。盡管現階段的高校足球課程已基本擺脫了應試教育的窠臼,但在高校足球課程的教學過程中仍需傳授各類運動技術技能,并完成與之相應的考核與體能測試等各項教學任務。由此可見,目前高校足球課程中的思政教育力度缺失是較為嚴重的,思政教育在足球課程中的系統性與深入性則更難以保障。
思政教育形式單一是另一個教學困境。在傳統教材與教法中,思政教育往往不被重視,且傳統思政教育也難以適應新時代學生的學習需求。當今學生的思想更為多元化,其個性意識也相對較強,思維也更加活躍,不再囿于傳統思想的束縛,因而傳統思政教學中的說教性與當代學生的學習需求難以契合。思政教育亟須豐富教學手段,使自身更適應與學生的學習需求[ 3 ]。
高校足球課程教學設計在現階段對思政教育仍缺乏足夠的發掘深度,思政教育在體育精神中所體現出的團隊精神與堅韌精神、公平精神等各方面教育仍較為形式化,未進行深入發掘。在足球課程中,思政教育可體現在諸多方面,但目前由于教學設計對思政教育缺乏深入研究,使得足球課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缺乏應有的融入,足球課程與思政教育之間仍存在相互剝離的情況,并未發揮出其相得益彰的特點。
二、高校思政教育融入足球課程的教法
1.及時更新足球課程思政化教學理念
足球課程是體育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體育教學理念自身具備一定的專業性與系統性,在學生身體素質健康教育實踐發揮了指導作用。學生進行足球課程教學活動不僅能夠提升體育活動參與度,也能夠鍛煉主觀能動性且磨練意志,從而使學生能夠全面發展。足球課程自身也是蘊含豐富德育資源的課程,而德育的教學目標在足球課程與思政課程中都是一致的,因此將思政教育融于體育精神的教學理念具備科學性與可行性。在思政教育融入足球課程的實際教學中,高校體育教學工作者需要充分利用思政教育的理論優勢,將其有機融入足球課程所蘊含的體育精神中,使足球課程更具生命力。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總結教學經驗,使足球課程思政化教學理念不斷豐富完善,在建成足球課程思政化教學理念后再進行創新,以此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教育質量。教師需要對足球課程設置加以完善,同時對課程考核標準進行細化,使思政考核在其中占據更大比例。在足球課程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對具備體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與案例進行發掘,使自身教學內容與教學手段都得以豐富。在此基礎上,教師也應當深入了解現階段學生的學習需求,在教學活動中講解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案例,以引發學生思想共鳴,使其在足球課程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思政教育[ 4 ]。
2.及時更新足球課程運動訓練理念
在傳統足球課程中,考核往往以技能水平為標準,但在思政教育融入足球課程的過程中,教師需對足球課程中的運動訓練理念進行及時更新,其中最重要的是更新考核標準,使足球課程考核重心向體育道德風尚方面轉移。在足球競賽中,道德風尚是運動員思政覺悟的集中反映,也是其道德水平的體現,具備思政素養的運動員應當在競賽中表現出應有的道德風尚。基于此,在高校足球課程考核時,教師也需要加大對學生的體育道德風尚考核,使其避免功利主義,從而有效融入思政教育元素。
除更新考核標準外,教師也應當在足球課程中強化球隊管理組織機構的建設,使高校足球球隊具備分工明確的思政領導小組,教練與領隊、班主任、輔導員等都需要積極參與足球球隊思政領導工作,對學生進行積極的思政教育引導。在足球課程訓練過程中,領隊與教練等各個負責人之間密切配合,達成共識,提升學生的思政教育水平,并在管理足球球隊過程中深化思政教育,使學生在足球課程中接受更為全面而深入的思政教育[ 5 ]。
3.及時更新足球課程信息化教學理念
足球課程教學手段信息化是在其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徑,教學手段信息化與高校學生的學習需求更為契合,也與體育教學的發展趨勢相契合,因此教師需要在足球課程中探索新的信息化教學手段,以提升課程的靈活化與趣味性,在激發學生參與興趣之余,更好地融入思政教育理念。例如可在足球課程中設立校園足球文化節,充分調動學生參加足球活動的積極性,將體育活動作為載體,使學生對體育精神有更為深入的感悟。在此情況下,學生自然而然也將受到思政教育的熏陶,在新型教學理念的帶動下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為后續學習生活奠定基礎。
4.及時更新足球課程多元評價體系
在信息化教學手段不斷豐富的新時代,更新足球課程多元評價體系也是將思政教育融入其中的有效途徑。在足球課程中,體育精神具備了更為多元化的實踐形式,其評價體系也需要相應進行靈活化與科學化,從而為思政的融入打下良好基礎。在足球課程多元評價體系中,可增加思政教育考核力度,不僅將競技技能作為考核重點,更重要的是考核學生在足球競賽中所表現的道德風尚。足球作為一項考驗團隊合作精神的體育項目,其中包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更為廣泛。教師在更新評價體系時,可加入對學生合作精神與行為修養等各方面考查,使學生在足球課程中不僅注重競賽成績,更注重自身道德修養,使思政教育在足球課程中發揮的作用得以突顯[ 6 ]。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校足球課程的教學中,教師不僅應當著眼于體育教學,更應當著眼于思政教育在其中發揮的作用。在足球課程中,思政教育元素與體育元素具備一定的互補性與互助性,將兩者進行有機結合可使其相得益彰,對學生產生更為強大的思想效應。在現階段高校足球課程中,將思政教育與其相融仍存在一定困境,相關教育工作者需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以提升思政教育與足球課程的融合度,使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在課程中得以全面發展。
(本文系長江大學工程技術學院教學研究基金項目: 高校思政教育融入足球課程的內容與教法探究。項目編號:2020JY12)
【參 考 文 獻】
[1]浦義俊,王慶賢.論高校體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困境與推進路徑[J].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21,35(04):119-124.
[2]李玉嬌.高校思政課融入體育精神教育信息化創新探索——評《現代體育教學改革與信息化發展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1,41(08):228.
[3]常志利.課程思政——高校體育專業課程融入思政教育的途徑研究[J].鄭州師范教育,2021,10(02):79-81.
[4]佟云龍.“課程思政”視角下高校思政教育與體育教學的耦合研究[J].成才之路,2021(08):6-7.
[5]李孟璐,劉文方.思政教育融入高校體育課程路徑探究[J].體育科技,2021,42(01):115-116.
[6]康學藝.高校思政教育融入體育課程的路徑研究[J].河南教育(高等教育),2021(01):74-75.
(責任編輯:姜秀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