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亮
摘要:鄉村文化作為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里面蘊含著高貴的精神品質和豐富的鄉土文化,在純化民風、凝聚人心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隨著鄉村戰略目標的不斷實施,鄉村文化建設也逐漸突顯出了重要的價值和作用。本文主要針對鄉村文化建設助推鄉村振興戰略的相關措施進行了探究,希望能夠為鄉村經濟的發展提供有效的參考。
關鍵詞:鄉村文化建設 鄉村振興戰略 助推措施
引言
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過程中,鄉村文化作為其中比較重要的內容,它是推動鄉村經濟發展和鄉村文明建設的力量源泉。通過鄉村文化建設活動的開展,一方面能夠豐富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另一方面能夠為鄉村振興提供精神和文化方面的支持,為打造最美鄉村和文明鄉村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下面就針對鄉村文化建設助推鄉村振興戰略的相關措施進行簡單闡述。
一、加大對城鄉優質文化的融合力度
為了有效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目標,鄉村文化建設需要進行統籌規劃,對工業與農業之間的差異,城市和農村之間的差異,以及市民和農民之間的差異進行明確認知,以解決三農問題為目的,對原有的鄉村代表落后,城市代表先進的認知理念和思維定勢進行改變,加大城鄉優質文化的融合力度,促進城鄉協調融合一體化發展[ 1 ]。當代社會,在注重城市建設的同時,也要加大鄉村建設力度,為鄉村建設提供充足的財力、物力和人力,采用城市反哺農村的發展模式,為農村農業的發展提供大力的支持,給農村下放一些城市的文化資源,加大城鄉文化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對現有的優秀鄉土文化進行保護,促進城市文化與鄉土文化相得益彰,有效融合,確保二者均衡共同發展,進而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過程中充分發揮鄉村文化和城市文化的融合價值,為鄉村文化建設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加大鄉村思想文化的建設力度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鄉村文化建設活動在開展的過程中還需要樹立正確的思想政治觀念,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不斷加大鄉村思想文化建設力度。在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下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鄉村思想文化建設活動在落實的過程中,一方面要注重建設農村基層黨組織,不斷提升農村黨員干部的思想覺悟和思想認知,確保他們在思想方面的純潔性和先進性,促進農村黨員干部發揮自身的帶頭領導作用,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廣大人民群眾干實事,謀實事,通過模范效應帶領廣大群眾積極參與鄉村思想文化建設。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農耕文化的價值和作用,對其里面蘊含的人文精神品質以及優秀的道德思想觀念進行深入挖掘,這不僅可以純化民風、凝聚人心,而且還可以教化群眾,提升群眾的思想和文化認知,幫助群眾建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和文化觀念,不斷發揚鄉土文化,通過鄉村傳統道德教育的挖掘,對鄉村道德體系進行重建,進而促進農耕文化在鄉村文化建設過程中發揮重要的價值和作用。同時,還要幫助農民群眾建立正確的文化認知,不斷強化農民群眾的文化意識,促進農民群眾對鄉村文化的價值進行深度認知,讓農民群眾以積極的態度參與到鄉村文化建設過程中,不對城市文化進行盲目崇尚,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在鄉村文化的引領下實現個人的人生價值。此外,還要從思想上給予農民群眾正確的引導,激發他們熱愛家鄉的情感,積極保護鄉村文化,樹立鄉村文化自信,不斷增強農民的文化認同感。
三、加大鄉村文化的傳承和創新力度
為了能夠在鄉村振興戰略目標實施的過程中,充分發揮鄉村文化的價值和作用,鄉村文化建設也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加大對鄉村文化的傳承和創新力度,這樣才能夠進一步促進鄉村文化生根發芽、繁榮復興。
首先,要對鄉村文化潛力進行充分挖掘。鄉村具有的文化資源是非常豐富的,為了充分發揮鄉村文化資源的優勢和價值,需要對其鄉村文化潛力進行充分挖掘。一方面要加大對鄉村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力度,鄉村物質文化遺產不僅包括革命遺址、古建筑、古鎮,而且還包括文物古跡、宗祠和古村落等。另一方面要保護好鄉村非物質文化遺產。鄉村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包括民間傳說、地方戲曲,而且包括民間手工技藝和傳統的廟會等等。為了促進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進一步傳承和發展,在對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的同時還可以采取適當的措施對其進行開發和利用,致力于打造具有鄉村特色的文化產業,吸引更多的人來感受和體會鄉土人文特色和鄉土風情,進而不斷增加農民群眾的收益,帶動鄉村經濟持續發展。
其次,要加大鄉村文化優質人才的培育力度。要想發展鄉村旅游文化產業,對鄉村文化資源進行有效整合,這都需要充分發揮鄉村文化優質人才的價值和作用。不過目前在鄉村振興過程中,鄉村文化建設面臨著嚴重的人才資源短缺問題。這就需要鄉村文化建設不斷加大人才主體的培育力度。一方面要發揮基層鄉村黨政工作人員在鄉村文化建設中的作用,促進農村文化活動進行更好的開展和協調[ 2 ]。大學生村官和鄉村干部也要積極參與鄉村文化建設活動,充分發揮自身的帶頭作用。另一方面在鄉村文化建設過程中要重點突出鄉村農民的主體地位,激發農民群眾的熱情,鼓勵農民群眾以積極的態度參與鄉村文化建設活動。通過相關的鼓勵措施和政策吸引一些畢業的大學生到鄉村就業發展,為家鄉的文化建設和經濟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再次,加大新鄉賢在鄉村文化建設方面的參與力度,致力于打造優秀的鄉賢文化。在當代,新鄉賢指的是在當地受人敬重的一些聲望高、有才能、德行好、對于家鄉發展比較上心的一些人士。鄉賢文化的打造和推崇,一方面要對鄉村中比較有名的鄉賢故事進行深度挖掘,通過鄉賢故事的傳承和發揚來熏陶、感染和教化人民群眾,促進廣大人民群眾對文化產生較強的認同感。另一方面要積極鼓勵廣大人民群眾以新鄉賢為榜樣不斷發展和提升自己,促進鄉村文化建設向正確的方向發展。通過相關措施和政策的制定,吸引一些鄉村的優秀人士,企業骨干為鄉村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最后,對外來文化進行合理的借鑒和吸收。要想促進鄉村文化長效發展,還需要在鄉村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在鄉村特色文化的基礎上對外來文化進行合理借鑒和吸收。一方面要深刻認知外來文化,不要采用一刀切的模式拒絕外來文化,對外來文化所具有的價值進行明確認知,堅持開放原則,以包容平和的心態,通過合作交流,相互溝通對外來文化的優勢進行吸收和借鑒,從而實現鄉村文化和外來文化的優勢互補,對鄉村文化的內涵不斷豐富,為鄉村文化的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另一方面還要對國內外先進的文化理念進行學習,通過鄉村文化和外來文化的有效融合,不斷提升鄉村文化的發展質量,為鄉村振興戰略目標的實現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四、不斷提升鄉村文化建設的收益
為了有效實現鄉村振興戰略,鄉村文化建設活動在開展的過程中要不斷探索新的經濟增長點,提升鄉村文化建設的收益。首先,在鄉村文化建設的過程中要注重生態文明保護。堅持生態文明建設與鄉村文化建設相互融合共同發展的原則和理念,致力于打造良好的生態環境。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在鄉村振興過程中,鄉村文化建設更需要對鄉村原有的自然地理風貌進行保持,加大鄉村特色生態文明建設,充分發揮鄉村生態環境的優勢和魅力,吸引更多的人前來旅游和放松自己[ 3 ]。因此,鄉村文化建設要在尊重自然生態的基礎上,以保護生態文明為目的,實現鄉村收益的不斷提升,進一步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目標的有效實現。其次,要在鄉村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協調統一。目前在鄉村振興過程中主要發展的是以鄉村特色文化為中心的旅游文化產業,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來進行觀光和旅游。鄉村旅游業的發展不僅有助于當地鄉村特色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對鄉村文化的建設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而且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當地農民的收益,有助于當地農民生活水平的提升,進一步推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同時鄉村產業在鄉村旅游業的帶動下也進行了快速發展,為了避免鄉村旅游業在發展過程中出現唯利益化現象,還需要通過完善的制度對鄉村旅游進行有效監督和管理,確保鄉村旅游業在發展過程中能夠始終堅持服務社會和人民的宗旨,走正確的發展方向,從而不斷提升鄉村文化建設的實效性。
五、對鄉村文化服務體系不斷創新
鄉村文化建設還需要對文化服務體系進行不斷創新。對農村文化投入機制進行不斷完善,通過相關標準的制定,發揮網絡技術的優勢建設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不斷提升公共文化服務的覆蓋率,通過建立農家書屋或者農民講習所來不斷提升廣大人民群眾對于文化的認知,拓展農民群眾的文化視野,增加農民群眾的文化自信。同時還要對農民群眾的文化需求進行準確掌握,通過農民群眾文化需求反饋機制的建立,實時了解和掌握農民群眾在文化方面的具體需求,以訂單式或者菜單式的方式為農民群眾提供更加全面的文化需求服務,最大限度的滿足農民群眾的文化需求。此外,還要對群眾文藝扶持機制進行不斷完善,積極支持和鼓勵人民群眾開展文藝俱樂部和讀書社的創建活動,并鼓勵農民群眾組建各種文化團隊,比如民間文藝社團、文藝演出社團等等,加大對農村文化市場的管理力度,促進農村文化業態更加豐富,讓農村文化市場更加活躍繁榮。
結語
綜上所述,在鄉村振興過程中,鄉村文化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對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要加大鄉村文化建設的力度,促進城鄉文化進行有效融合,開展城鄉思想文化的建設工作,對鄉村文化進行有效傳承和創新,不斷提升鄉村文化建設的收益,創新鄉村文化服務體系,優化鄉村文化建設的實效性,為鄉村經濟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和活力。
【參 考 文 獻】
[1]李正康.鄉村文化建設的思考[J].中文信息,2018:253,252.
[2]漢宇.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文化建設路徑[J].山西農經,2020:136-137.
[3]朱寶霞.鄉村振興背景下的鄉村文化建設[J].大眾文藝,2019:251-252.
(責任編輯:姜秀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