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露娜
(東莞廣播電視傳媒發展有限公司,廣東 東莞 523000)
專題晚會在豐富人民群眾精神生活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且由于受眾在相應節目觀賞中能夠更為自然地掌握主題思想,所以在傳播社會正能量、弘揚社會正義、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等方面也有著較高的應用價值性,因此,受到更多關注。為了實現對專題晚會的整體質量水平提升,需要電視導演推行高質量的策劃工作,并在晚會實施中落實嚴格管控,促使專題晚會的價值性得到充分展現。
電視導演在專題晚會的策劃與實施中承擔著決策者的角色,主要保證專題晚會策劃方案高質量且可以得到順利、有效的執行。從這一角度來看,電視導演在專題晚會的策劃與實施工作中有著重要地位,直接關系著專題晚會是否能夠高水平、高質量地呈現。實踐中,需要電視導演嚴格篩選節目內容,并對晚會的所有流程安排、燈光布景設置等做出合理調控,最終為受眾呈現出具備更好視覺體驗與情感體驗的專題晚會表演。
專題晚會的節目、參與人數等均維持在較高水平,且無論是彩排還是正式表演過程中需要協調的工作內容均較為多樣,復雜性較強,要求電視導演必須要具備良好的策劃能力與組織能力,提前完成調整與布設,包括現場燈光的調試、攝像位置的布設與攝像機的移動路徑、各個節目的銜接等等。實踐中,需要電視導演著重把握各個節目的時間長度,為廣大受眾帶來更好的節目觀看體驗,增強受眾對于專題晚會的認可程度,實現各個節目與活動安排“環環相扣”。
誠然,專題晚會在正式表演播出之前會經過大量的彩排,各類問題普遍會得到預先解決,但是在實際表演期間,難免會發生一些突發事件,導致整個晚會流程難以完全按照彩排流程進行,而專題晚會一般不能因為這些突發事件而終止,所以需要電視導演進行靈活應對與處理,確保專題晚會能夠順利展開。這就要求電視導演必須要具備良好的突發事件靈活應對能力,包括臨時調整節目安排與晚會各環節的活動流程、變更直播與錄播計劃等等,保護專題晚會實施質量,將突發事件對專題晚會的負面影響降至最低。
在當前的專題晚會策劃與展開時,要求嚴格保證政治思想與傳播價值觀的正確性,且具備一定的文化內涵與傳播價值性,節目具備藝術性并擁有文化深度,不能“浮于表面”。這就要求著電視導演必須要具備良好的文化素養與政治素養,能夠在專題晚會的策劃與實施過程中向廣大受眾傳遞正確的價值觀、社會正能量以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符合當前的社會風向與政治指向,促使晚會節目內容脫離“低級趣味”,提升專題晚會質量以及社會影響力,確保專題晚會具備傳播與推廣價值。
在策劃專題晚會時,要求電視導演明確并切實把握該晚會的主題及風格,保證晚會主旨與定位明確,包含“看點”與“賣點”。例如,對于央視所策劃舉辦的大型專題晚會《感動中國》就具備極為明確的主題與風格,即感動中國人物的故事講述,配合頒獎、談話等環節的設定,使得整個專題晚會節目的內容更具豐滿性與系統性。
電視導演在確定合適的專題晚會風格時,應當著重把控以下要點內容的落實:第一,確保可以實現對專題晚會特色的最大化顯現。結合現有的高質量專題晚會內容進行分析,能夠明確的是,擁有更高質量水平以及認可程度的專題晚會均擁有鮮明特征,并不屬于綜合性晚會,且其中包含著大量精品節目。第二,深入挖掘專題晚會的“看點”與“賣點”,依托晚會定位的精準設定,促使整場晚會具有更多、更強的話題性。第三,重視對專題晚會重點內容的突顯,維護晚會主題的鮮明性,并以此為基礎適當刪減、調整晚會的節目安排。
對于專題晚會而言,其普遍圍繞明確主題展開,并擁有一定的用途。例如,在節日慶賀時,元旦晚會、春節晚會、元宵晚會、中秋晚會等專題晚會得以規劃與推行,同時實現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展現;音樂類晚會、影視類晚會專業性相對較高的專題晚會主要承擔著支持藝術專業交流與廣泛推廣的任務等等。總體而言,在策劃專題晚會時,要求明確顯現出晚會的整體風格,突顯晚會的“專題性”,從而加深廣大受眾對晚會及其中節目的印象。
電視導演應當秉承著“海納百川”的思想策劃專題晚會,并落實對晚會節目內容的著重把控,篩選更高質量的節目,從而達到提升專題晚會整體質量水平的效果。在優選專題晚會節目內容的過程中,需要圍繞以下兩方面內容完成:第一,保證專題晚會節目的設置與該晚會的主題內容相吻合,保證節目主旨的明確性,選擇能夠突顯出專題晚會主題與特色的節目內容。第二,在把控節目主旨明確且符合專題晚會主旨的基礎上,保證相應節目內容的質量水平始終維持在較高水平。實踐中,電視導演應當在專題晚會展開前組織大量的彩排預演活動,在實際的彩排過程中對節目內容實施動態性的優化調整,并對節目內容做出多次修改完善,保障節目質量達標的同時促使整個專題晚會的質量達到預期,且符合廣大受眾的現實審美要求。總體而言,嚴格落實對節目內容的優選是保證專題晚會整體質量的基本條件。
另外,在專題晚會節目的設定過程中,還需要著重把控對節目的合理取舍。在策劃專題晚會時,普遍會獲取到大量質量水平相對較高的節目,但是受到專題晚會容量的限制,這些節目無法全部在本場晚會內全部展現。基于這樣的情況,電視導演需要落實對節目的取舍,重點圍繞專題晚會的主題設置節目內容,保證節目內容具備整體性。一般情況下,在節目取舍過程中,電視導演應當重點落實以下幾項操作:第一,明確專題晚會的主旨,并以此為核心完成對所有節目的篩選。第二,納入政治思想因素的考量,保證政治方向正確,且可以傳播正能量。
1.展現特色
應當重視在專題晚會策劃過程中融入新元素與模式,著力顯現出晚會特色,提升專題晚會的新穎程度[3]。為達到上述目標,要求電視導演具備獨到的眼光,可以實現對專題晚會中特色與亮點內容的深入挖掘,并敢于不斷創新,積極嘗試新風格與形式的專題晚會規劃方案,并以此為基礎深化廣大受眾對專題晚會的印象。例如,在春節晚會的策劃過程中,應當著重顯現出地方特色與民族特色,以此為核心設計節目的同時,推行對拍攝場景、服裝道具等的更新。同時,為了更好地顯現出春節在我國人民心中的重要地位,應當盡可能在晚會中吸納更多群眾參與,真正意義上顯示出春節的舉國歡慶。
2.突出主題
與綜合類晚會等其他晚會所不同的是,專題晚會擁有極為明確的主題,這就要求著電視導演在策劃過程中著重把握、突顯主題內容,避免整場晚會過于綜藝化、娛樂化,向觀眾展現出專題晚會的價值性。基于此,電視導演策劃專題晚會時需要把握以下要點:第一,合理取舍節目,結合晚會時間長度、各個節目的表現效果與舞臺呈現效果、節目類型等方面,綜合安排合適節目。第二,保證燈光、服裝道具等細節內容均能夠服務于晚會主題的突出顯現,可以直觀反映出專題晚會的核心內容。例如,在“3·15”晚會中,所有節目的安排均圍繞“維護消費者權益”“誠信經營”“打假”等主題設定,可以反映出當前的社會熱點事件,同時可以實現對受眾的正向引導,鼓勵受眾利用法律武器自覺、自主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也向企業發出警示、告誡。
為了進一步提高專題晚會的社會知名度與影響力,除了要保證其整體質量水平之外,還應當主動與其他社會組織展開合作,促使專題晚會的價值性達到最大。實踐中,可以積極與熱門流量建立合作關系,實現對專題晚會特色與亮點的深挖。這就要求著電視導演在策劃專題晚會前深入調查觀眾需求,明確觀眾心理,從而保證整個專題晚會的策劃與實施符合廣大受眾的現實審美水平。在此過程中,電視導演可以提前從熱門影視作品、綜藝作品、音樂作品中挖掘流量大、能夠傳播社會正能量(社會形象正向)且整體形象貼合專題晚會主題的文藝工作者,參與專題晚會的節目表演。同時,也可以邀請行業領軍人物、杰出貢獻人物與團體、體育工作者與優秀團體等參加專題晚會的節目表演,與廣大受眾展開互動,從而吸引更多受眾關注專題晚會。
在此基礎上,電視導演還應當積極探尋與其他電視媒體平臺、新媒體平臺(視頻網站、直播網站等)之間的合作路徑,利用多渠道直播與轉播的模式,讓更多受眾可以觀看專題晚會,以此加大專題晚會的社會影響力及受眾認可程度。
宣傳工作在專題晚會的策劃與實施中占據著重要地位,相應工作的展開質量直接關系著專題晚會的收視率。實踐中,需要電視導演重點關注、落實對專題晚會宣傳與傳播渠道的拓展,以此確保專題晚會擁有相對穩定的受眾基數,保證相應專題晚會的展開具備價值性。為實現上述目標,應當在實際的專題晚會宣發工作中,在把握傳統宣發渠道的基礎上,積極拓展新渠道,讓更多受眾及時掌握專題晚會的相關信息內容。
目前,更多受眾傾向于在新媒體端獲取信息,所以在宣傳專題晚會時,需要更多利用新媒體平臺落實專題晚會的相關信息內容的發布與傳播,直接向廣大受眾呈現專題晚會的主題與特色內容,吸引受眾關注與觀看[4]。此時,可以利用文字、圖片、動圖甚至是短視頻的形式,讓更多受眾從多角度了解晚會內容與亮點,結合線上互動的展開,引導更多受眾正確認知專題晚會內容與主題。在一些視頻網站上,可以利用彩排記錄進行預告片的制作與發布,并開放線上預約渠道,提升專題晚會的吸引力與社會關注度。另外,可以主動聯合熱門流量共同推行基于新媒體的宣傳活動,增強專題晚會的社會討論度與影響力。例如,邀請參與專題晚會的文藝工作者、體育工作者等群體,以“我在XX彩排”為主題在新媒體端(抖音、快手、微博等)發布一些在專題晚會彩排過程中的花絮內容,在避免“劇透”的基礎上向受眾展示專題晚會的“幕后故事”,激發受眾的好奇心,提升專題晚會對受眾的吸引力。
明確專題晚會的性質、展開目的以及主要任務內容,形成節目構想;結合節目構想落實對專題晚會規劃方案的初步設定,包括晚會規模、節目內容、地點以及參與人數等等;參考初步設定的地點以及現場實際條件,完成舞臺與節目會場的布置;對參與專題晚會表演、現場觀看的人員以及選擇方法做出設定;確定專題晚會展開時所需要的輔助性人員數量;制作詳細的專題晚會節目預算[5]。
第一,提前確定專題晚會時間與主題,明確晚會準備時間的充足程度,判斷是否與其他活動與晚會存在時間沖突,合理規劃彩排時間。第二,確定專題晚會的預算,盡可能細致地羅列預算內容,保證專題晚會的資金充足。第三,選定合適的場地,提前落實對舞臺大小、觀眾席空間的細化安排。第四,關注人員的合理配置,包括晚會策劃與組織人員、節目演員、幕后人員、治安維護人員等等,保證專題晚會能夠高質量且順利地展開。
現階段,專題晚會應當保證“節儉大氣”,保持舞臺純凈且簡約,向社會傳播正能量與正向思維。在以往的專題晚會舞臺設計中,更傾向于引入大量絢爛的燈光以及高科技設備,整體舞臺效果炫麗,雖然能夠帶給受眾更強烈的視覺沖擊,但是也會使得受眾的情緒更加雜亂,難以將關注點投入節目內容以及晚會本身上面。因此,電視導演在規劃主題晚會時,應當適度利用高科技設備與燈光,引導受眾關注節目內容,實現“返璞歸真”。需要注意的是,減少高科技設備與多樣燈光的利用這并不意味著完全剔除對高科技產品的利用,如虛擬現實技術、無人機技術等等,而是應當將這些技術在適當的節點引入,保證所有燈光與舞臺效果的營造均服務于晚會節目與主題表達。
綜上所述,電視導演在專題晚會的策劃與實施工作中有著重要地位,直接關系著專題晚會是否能夠高水平、高質量地呈現。在當前的專題晚會策劃與實施工作中,要求著電視導演具備良好的策劃能力、組織能力、突發事件應對能力等,通過確定合適的專題晚會風格、把控晚會節目內容,提升專題晚會策劃與實施的工作質量,增強專題晚會的社會認可程度與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