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葉
(常州廣播電視臺,江蘇 常州 213000)
直播這一概念誕生的時間較短,其主要意義就是實時傳播鏡頭前發生的事情,相較于傳統的傳播方式來說,直播這種傳播方式具備更強的時效性,并且對事件有著較高的還原度。在電視新聞的傳播過程中應用直播這一傳播手段,對電視新聞節目做出了有效的創新,但是現如今電視新聞直播的發展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使其發展停滯不前,這對于整個廣播電視傳媒行業來說都是較大的問題,需要對電視新聞直播做出有效的創新,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實現廣播電視新聞直播的可持續化發展。
一直以來,媒介融合的概念都得不到確定的說法,針對這一問題也開展過無數次的學術研究,但是近期在媒介融合的概念方面已經已形成了一種大眾所能接受的理論,也就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普爾教授所提出的觀點:媒介融合就是指在各種不同的媒介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所呈現的一體化功能發展趨勢。實際上,在傳播行業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行業內部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從最開始的報紙媒體,到后來的廣播電視媒體,再到現如今的新媒體,都體現了時代的進步。在諸多種媒體共存的情況下,本就會存在著一些交集,加上新媒體行業的蓬勃發展,受眾對新媒體平臺的喜愛和追捧,這讓傳統的紙媒和廣播電視媒體在發展中不得不關注到新媒體的發展優勢,充分利用新媒體的資源實現自身的發展,正是這種發展觀念,讓媒介融合現象得到了體現。
媒介融合在發展過程中,充分展現了其自身的特點,也是因為其發展的特點讓其為傳播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更大的增益。媒介融合的發展特點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技術推動,媒介融合這一概念的誕生就是科技不斷發展的結果,對于傳播行業來說,在傳統媒體發展的時代,傳統廣播電視作為新聞信息傳播最主要的傳統媒介,沒有其他的媒介能夠和其傳播力相比較,在這種情況下,沒有另一種傳播媒介可以與其實現融合。另外,倘若沒有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誕生,即使存在不同類型的傳播媒介,在信息的交融方面也存在著較大的困難,因此,對于媒介融合得到良好的發展這一情況來說,技術是推動其形成及發展的關鍵因素。其二,傳播媒介多樣化,上述說到,如果不存在多種的媒介渠道,自然不存在媒介渠道融合的觀念,近幾年傳播行業得到了較好的發展,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有更多的科技化媒介渠道的誕生,新媒體平臺就是非常典型的依靠科學技術實現傳播的媒介渠道。隨著時代的發展,媒介渠道向著多樣化方向發展,誕生了較多種類的媒介渠道,比如,紙媒、廣播電視媒體以及新媒體,多元化的媒介渠道讓媒介融合得到了更好的應用。其三,邊界模糊化,媒介融合的本質就是讓各種媒介渠道變得模糊,其沒有規范的工作氛圍,可以充分利用其他的媒介渠道來促進自身媒體的發展,使信息的傳播方式變得更加多樣,傳播內容更加豐富。
根據目前媒介融合的發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其一,發展戰術方面的融合發展,新媒體時代的到來讓傳統媒體感受到了發展過程中的危機,紙媒、廣播電視媒體等傳統媒體也在發展過程中發現了新媒體的發展優勢,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優勢來實現自身的創新,比如,傳統媒體近幾年都出現了收視率和完播率下滑的狀況,這種狀況對于廣播電視來說嚴重阻礙了廣播電視行業的發展,在不少的電視節目中都會推出掃描二維碼參與互動,比如,在選秀類電視節目中就常常會出現掃描二維碼幫選手投票的活動,一般掃描以后就是某公眾號平臺或者某系統的投票,這樣綜合利用多種傳播媒介的方式就屬于戰術上的媒介融合。其二,結構層面的融合發展,各個媒介渠道在制作新聞、傳播新聞的過程都有較多的環節需要操作,媒介融合不是在傳播層面出現融合的狀況,實際上在新聞傳播中各個結構、各個環節都可以應用到融合的觀念,比如,在廣播電視新聞采集的階段可以利用新媒體平臺和大數據技術去了解最新的新聞事件和大眾的新聞喜好,實現各種媒介的優勢互補和新聞資源的共享,提高廣播電視新聞的播放效果,充分發揮新媒體平臺的作用,讓傳播行業得到較好的發展[2]。
現如今,電視新聞節目存在著嚴重的同質化現象,因為大部分的電視新聞節目都沒有對自身的制作過程和制作環節進行創新,依舊采取著傳統的電視新聞采集辦法,傳統的電視新聞采集渠道在所有的電視臺中有較大的共性,這就導致所采集的新聞會有諸多充分的主題和內容。另外,電視新聞節目在面統一則電視新聞的時候,所講解的角度也基本相同,這就意味著受眾在觀看不同的電視節目時觀感基本相同,會造成受眾的審美疲勞,嚴重影響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的收視率。實際上,近幾年在廣播電視新聞直播這條道路上,電視臺做出了很多的探索和研究,也有較多的電視臺推出了較多的電視新聞直播節目,但是認真觀察這些地方臺所推出的廣播電視直播節目就會發現,其所講解的新聞事件內容大部分都是當地受到大眾關注的新聞事件,并且主持人在講解新聞的時候都采用的是同一種講解風格,甚至同一個地方電視臺所推出的電視新聞直播節目其在取名上都會存在名字共性較大的現象。受眾在選擇電視新聞直播節目的過程中,難以對某一檔電視新聞直播節目產生特色化的記憶點,導致受眾對這一類的電視節目沒有較強的新鮮感,才會對觀看電視新聞直播節目失去積極性[3]。
媒介融合的發展本就依靠著信息技術的進步,對于電視新聞直播節目來說,設備的好壞直接決定了電視新聞直播節目的畫面效果以及導出視頻內容的質量。電視新聞直播節目與普通的電視新聞節目有較多的不同,電視新聞節目的錄制采用固定的機位在演播室中進行電視節目的錄制,但是電視新聞直播節目一般會用到視頻信息的傳輸,還會涉及戶外的拍攝。眾所周知,戶外的燈光條件存在著不可控的因素,并且戶外進行電視新聞節目的拍攝還會需要多機位拍攝,所要應用到的攝影機也需要更加先進,因此,在設備方面電視新聞直播節目有更高的要求。對于目前絕大多數電視新聞直播節目來說,技術和設備的落后使電視新聞直播節目得不到創新性提升,尤其是在新媒體平臺發展的背景下,不少新媒體平臺中的短視頻博主都會應用更加先進的拍攝技術和拍攝設備,導致新媒體在新聞資源的獲取和新聞互動的方面都體現除了絕對的優勢,這對于傳統的電視新聞平臺來說,受眾習慣高質量內容傳播的情況下,為了得到受眾的滿意,就需要對電視新聞直播設備進行更進一步的升級[4]。
根據現如今電視新聞直播節目的播出狀況來說,存在著嚴重的泛娛樂化現象,雖然這種現象的存在會現象的存在讓電視新聞節目得到了更多年輕受眾的關注,但是廣播電視媒體從誕生以來就被大眾看作主流的傳播媒體,在人民群眾中有著極高的權威性地位和公信力,過度地注重電視新聞直播節目的娛樂化元素,會消減受眾對廣播電視媒體的信任,危害到廣播電視新聞真正的傳播價值[5]。實際上,近幾年廣播電視媒體的發展狀況不好,新媒體平臺的誕生也給其帶來了較多的發展威脅,并且在其發展道路上有了較多的限制,導致廣播電視媒體在節目的制作過程中不斷參考新媒體平臺中的內容,順應大眾傳播需求對廣播電視新聞節目做出創新。隨著我國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大眾生活壓力和工作壓力不斷加大,導致其在日常的生活中會選擇觀看一些具有娛樂元素的節目,這也是諸多電視節目出現泛娛樂化改革的根本原因。在這樣的受眾需求下,電視新聞直播節目也融入了不少的娛樂化元素,電視新聞本就是傳播較為嚴謹、嚴肅的新聞事件,過度進行娛樂化包裝會讓電視新聞節目的公信力下滑,不利于廣播電視新聞直播節目的發展。
電視新聞的播出效果與其內容的質量息息相關,現如今的電視新聞直播節目存在著內容同質化嚴重現象,這也是電視新聞直播節目得不到較好發展的主要問題,豐富新聞內容可以有效做到推動電視新聞直播節目的發展。在媒介融合的條件下,傳統的電視新聞采集手段在采集新聞的過程中存在著新聞內容較少、新聞類型狹隘以及新聞時效性較差的諸多缺點,并且難以讓受眾有強烈的代入感和共情感,因此,電視新聞直播節目在采集新聞內容的時候要充分利用媒介融合的發展優勢,實現新聞內容的拓展。首先,電視新聞直播節目在手機新聞的時候,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和新媒體平臺了解到更多的新聞事件,新媒體平臺的運營特性體現了每一位新媒體平臺的受眾既是新聞傳播的接受者也是新聞內容的發布者和傳播者,這就給予了新媒體平臺內容多的條件,電視新聞直播節目的新聞采編人員可以直接通過新媒體平臺采集新聞信息,提高新聞采集的工作效率,使采集的新聞內容具有更強的多樣性。其次,電視新聞直播節目可以利用新媒體平臺實現與受眾的交互,在電視新聞直播節目與受眾進行深度交流的過程中,了解受眾對新聞的傳播需求和傳播喜好,依照受眾的喜好選擇新聞采集的類型和方向[6]。并且了解了受眾的傳播喜好,電視新聞直播記者可以讓受眾對新聞事件提出自身的觀點,并且在采訪的過程中站在受眾的角度出發思考,能夠做到為受眾答疑解惑,提高受眾對電視新聞直播節目的關注度,為電視新聞直播節目的良好發展作出相應的保障。
要想使電視新聞直播節目在媒介融合的條件下得到創新發展,還需要在技術上做出順應時代的改革,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媒介融合概念就此而生,新媒體平臺也得到了蓬勃的發展,對于電視新聞媒體來說,創辦直播類型的新聞節目也屬于創新發展的一部分,并且直播這一概念的應用本就需要比錄播更加先進的設備和技術支持,為了讓直播的效果有較大程度的提升,在技術層面來說,就需要不斷對技術和設備進行更新升級。首先,可以在電視新聞直播節目中應用“大屏小屏”融合的方式,轉變傳統的廣播電視傳播觀念,將電視新聞直播節目的傳播渠道進行拓展,可以通過電視作為媒介即興傳播,也可以利用新媒體平臺作為傳播媒介進行傳播,拓展了電視新聞直播節目的傳播渠道,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擴大了節目的傳播范圍,提升了電視新聞的傳播力。其次,5G時代的到來,在我國人民群眾的手機移動終端上已經開始應用最為先進的5G技術,受眾習慣了這種高適應的移動終端設備傳播新聞資訊,也同樣會對電視新聞的傳播做出更高的要求,應用5G技術可以有效地提升新聞的傳輸速度,并且還可以傳輸更加高規格的視頻內容,提升新聞內容的流暢性,給予受眾良好的視覺體驗[7]。
任何工作的開展都依賴人為的調配和操作,對于電視新聞直播節目來說亦是如此,所以要不斷提升電視新聞直播記者的綜合素養,以此來提升電視新聞直播節目的制作質量和播出效果。首先,要對所有新聞直播記者進行定期的專業知識培訓,培訓的內容包括直播新聞的采訪辦法,先進技術的應用手段以及最新的受眾需求,在保障專業水平的情況下使受眾能夠快速找到采訪切入點,并且選擇受眾關注的解讀角度對新聞事件進行解讀,全面提高新聞直播記者的專業水準。其次,要提高對電視新聞直播記者的招聘要求,在不少的電視臺中,對新聞直播記者的招聘要求和對普通記者的招聘要求沒有較大的區別,這是錯誤的決定,因為直播這種傳播方式具有極強的即時性,要求記者在采訪的過程中不會出現任何錯誤,對其的要求應該比普通記者的招聘要求更高,因此,在招聘的時候,應該選擇具有較多經驗的記者作為電視新聞直播記者,保障電視新聞直播節目的錄制效果[8]。
綜上所述,在媒介融合時代背景下,各種媒體制作新聞的環節得到了進一步的簡化,并且采集新聞的效率也有了較大程度的提升,這給予了廣播電視新聞直播更大的發展空間。電視臺相關工作人員應該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深入思考,結合自身電視臺的發展狀況以及電視節目的制作要求制定相應的解決策略,對電視新聞直播做出有效的創新,讓電視新聞直播得到更好的發展,促進我國廣播電視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