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迎迎
(濱州電視臺,山東 濱州 256600)
新媒體行業的快速發展,為傳統電視臺帶來了較大的沖擊。電視臺編輯應該立足于節目質量,提升電視臺的競爭力,其對新聞稿件處理的效果,關系到節目的質量。對此,電視臺編輯要清楚新的要求,不斷提升業務能力,運用合理的方式處理新聞稿件,加強政治敏感性,進一步挖掘稿件的價值,提升新聞的影響力,吸引更多的受眾,提高新聞節目的收視率。
電視臺新聞編輯的工作內容在新聞發展中具有核心作用,在信息時代背景下,要適應人們對于信息的需求,促進電視新聞節目的發展,就要注重品牌效應,編輯應該認真、嚴謹地對待自己的工作,并且在發展中堅持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合理地處理不同類型的新聞稿件,立足于觀眾的層面,對問題實施優化和解決。編輯應該掌握觀眾的觀看習慣,對問題實施有效的處理,提升新聞節目的水平,提高收視率[1]。另外,其還要堅持提高專業素質,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及時將新聞內容傳播給受眾,提升人們的滿意度。通常編輯的工作內容是:首先,挑選新聞內容,選擇時效性較強的新聞內容,防止信息落后。其次,審核新聞工作,確保新聞內容是可靠及真實的,發揮出其應有作用。最后,處理稿件。利用自己的專業性、了解受眾信息內容需求認知等,對新聞實施裝飾、排版等。
電視臺新聞具有一些顯著的特點,如公正、準確、真實、客觀、科學等等,這就需要編輯人員在處理稿件中,要確保新聞內容的真實性以及準確性,確保發生的都是事實。若是編輯人員并未認識到真實原則的重要作用,在工作中就會影響到稿件處理的質量,不利于電視臺的發展,對新聞界的發展具有消極影響,無法確保新聞的權威性。雖然新聞能夠通過不同的渠道傳播,然而若是新聞信息無法保證準確性,就會影響到國民經濟發展。對此,編輯人員在工作中要確保新聞內容的可靠性及真實性,基于直觀的方式呈現新聞信息,便于觀眾掌握信息的本來面貌,符合信息傳播要求。
編輯人員在確保稿件準確及真實的前提下,還要確保信息和具體的事件相同,這樣才能將新聞信息和實際事件進行連接,以免觀眾在觀看新聞內容時產生二者不同的問題。另外,還要引導觀眾,圍繞新聞事件實施討論及交流,便于觀眾進一步認識和貼近社會。這就對編輯人員的綜合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其應該具備正確的工作態度、豐富的知識儲備、較高的業務能力,對觀眾以及新聞負責[2]。
編輯在處理稿件時,還應該遵循這一原則,在傳遞信息中為觀眾闡述新聞的整個發展過程,具體的說明其中的原因、結果、過程、人物關系等方面內容,幫助觀眾綜合的掌握新聞信息。除此之外,電視臺新聞播放時間有限,在確保新聞準確、有效的基礎上,還要控制好時間。
電視臺屬于傳統媒體,肩負著宣傳黨和國家路線、政治、方針的任務,在社會輿論引導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對此,為了充分發揮出電視臺應用的作用,編輯在對新聞稿件進行處理時,就要始終堅定政治立場,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新聞中積極地宣傳正能量,發揮新聞節目的功能[3]。
編輯人員應該具備較高的業務能力,如人際交往、語言表達、現場組織、推理、藝術審美能力等等。編輯并非單一的評價新聞稿件,還要拼接和組合各種文字素材,編輯以及優化新聞畫面,確保新聞內容與人們的審美需求一致,進而優化新聞稿件的呈現效果,得到受眾的認可。
新聞節目是為人們提供服務的,新聞內容要體現出生活性的特點,進而吸引人們的注意,發揮新聞節目的作用,對此,編輯人員應該具備較好的新聞素養,深入到群眾中,掌握人們關注的新聞話題。之后立足于受眾的需求層面,有針對性地處理新聞內容,立足于群眾的層面編輯新聞內容,適應人們的要求,貼合實際生活,提升新聞的親切感,吸引更多的受眾。
在對新聞稿件進行處理時,應該具備較高的編輯能力,確保其文字組織能力和文學素養符合崗位要求,立足于受眾思維層面,加強畫面語言的控制,合理把握新聞內容節奏,同時有效地拼接相關的畫面,正確地轉換鏡頭,對畫面實施渲染,進而更好地引起觀眾的共鳴,并且從新聞內容中得到啟發。在對同期聲進行處理中,應該遵循自然、形象的原則,將其和后期解說進行有效的結合。
主題在新聞稿件中就像是靈魂,新聞稿件除了要呈現事實之外,還要表達觀點、給觀眾傳遞信息、正確引導輿論,若是稿件缺乏主題,就會讓內容松散,無法讓受眾留下較深的印象。對此,在處理稿件時,編輯應該透過新聞事實,進一步挖掘內在價值,有效地分析事實,合理提煉主題。在對主題進行提煉時,編輯應該重視新穎性,確保主題可以吸引受眾的注意力,調動其觀看新聞的積極性;還要提升自身的新聞價值判斷能力,對國內和國外形勢變化具有較強的敏感性,關注每個行業人們的生活、學習以及工作,結合人們廣泛關注的問題,對人民和國家有利、貼近民生的主題,提升其價值,擴大新聞的社會影響力;在挖掘主題時,編輯還要保證主題的深刻性,努力從事實表象的背后,挖掘深度的新聞主題,深入地進行分析以及追根溯源,提升主題的深度及影響范圍[4]。
編輯需要合理地對新聞稿件實施剪輯處理,在處理中保證稿件的客觀性及真實性,同時考慮到受眾的興趣,還要保證生動性。在處理時可以采取同期聲的方式,重視鏡頭組接的連貫性,結合受眾心理需求,科學地設置畫面轉換頻率節奏。在處理稿件時可運用電影蒙太奇手法,提升新聞的表現力。編輯需要重視用新聞聲音與畫面之間的配合,提升整體的展現效果。基于采取這樣的處理方式,能夠保證稿件客觀、真實、內容生動,優化視聽體驗,吸引更多的受眾。
編輯在處理新聞稿件時難免會碰到一些內容相似、傳達信息相同的稿件,只有對稿件實施整合處理,重新編排,才能豐富新聞傳達的信息,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編輯需要具備較高的甄別能力,有效地識別新聞稿件的真假,對于為了炒作制造的假新聞,堅決不能采用。編輯還要加強分類整理能力,有效地劃分類型和整理新聞稿件,把相同主題的新聞稿件實施優化組合,確保新聞稿件間的相互補充,提升新聞報導的完整性[5]。另外,編輯應該提升稿件編排技巧,確保受眾可以具體、綜合的掌握新聞內容,提高新聞影響力,最大程度的發揮稿件的輿論宣傳作用。最后,在稿件分類處理以及編排時,編輯雖然要注重技巧的運用,但是不能只使用技巧,避免用浮夸的言語迎合受眾而獲得關注,需要全面地考慮稿件真實性、新聞內涵、稿件能否帶給觀眾正確的影響,在此基礎上,科學地實施編排,提升新聞節目的效果,拓展其影響力,為受眾提供正確的引導。
編輯在對稿件進行處理時,需要注重新聞的價值,在接收前方記者發來的稿件之后,快速地把握其中的真實意圖。現階段人們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碎片式閱讀成為人們閱讀的主要方式,因此,編輯需要把握這一特點,提煉稿件內容,選擇出關鍵詞和重要的信息,用簡短精煉的語言對稿件的中心內容進行概括,便于受眾及時獲取有關信息,適應受眾快速閱讀的要求。要想充分發揮出新聞的輿論導向作用,提升新聞的影響力,吸引更多的受眾,編輯在工作中就要結合縮減凝練的主題和重要內容,附上合理的編后語,對新聞的主題實施升華,進一步體現出新聞稿件的價值,同時正確的引導受眾,圍繞稿件內容實施思考和討論,正確引導輿論,進一步拓展新聞的傳播范圍,提高影響水平。例如,在新聞節目《四好農村路鋪就幸福路》中,編輯結合總書記提出的農村公路建設要求,即以人為本、因地制宜,和當地的情況實施結合,通過提煉“鋪就幸福路”,不僅能夠讓新聞內容變得有親和力,還能升華主題,畫龍點睛。
對于重大的新聞事件報道,如對人民生產和生活、國家發展有重要影響的,因為這樣的事件并非是固定的,而是動態的變化,導致新聞報道穩定性受到了影響。例如,重要的政治事件、經濟政策、科技最新發展成果、體壇賽事等。編輯對這些稿件實施處理時,要想保證新聞的效果,就要做好策劃和分析工作,在步調上和上級廣播新聞保持統一,用積極、從容的態度面對各種變化。
編輯為了落實好自己的工作和職責,保證新聞稿件的可靠性以及真實性,要與社會各界人員溝通,和電視臺內部人員同樣存在較多的聯系,這對其交往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關系到編輯和記者、通訊員圍繞稿件內容、節目形式等實施研究和交流。對此,編輯在處理工作中需要注重這方面能力的提升,進而促進新聞稿件內容的優化及創新。基于加強編輯的交往能力,能夠幫助編輯拓展信息來源途徑,更好地編輯稿件的大綱,優化稿件的質量,對內容實施完善及創新,基于電視臺的途徑有效地傳播具有重要社會價值的新聞,適應受眾日益提升的要求,為電視臺以及新聞節目樹立良好的形象[6]。
編輯在對稿件進行處理中,應該采取合理的措施,對稿件內容進行補充及完善,提升新聞的完整性,更好地吸引受眾的關注。圖像和聲音編輯技術在稿件編輯處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應用關系到稿件的處理效果以及最終呈現效果。對此,編輯應該注重稿件內容的活躍以及豐富,第一,在編輯稿件中的圖像時,遵循圖像優先原則,對文字和圖像進行有效的分析,確保兩者相符,進而讓圖像在新聞中發揮補充說明的功能,對新聞內容進行補充。第二,在對圖像進行編輯時,應該注重新聞畫面轉換之后對于新聞效果展現的影響,讓新聞內容能夠生動形象的呈現,節目畫面和語言也能符合觀眾的視覺需求。最后,在編輯聲音的操作中,編輯要確保音頻的質量以及完整性,防止音頻文件受損。另外,應該將聲音和圖像進行有效的組合,保證新聞報道的連貫性及生動性。
基于對新聞的編排流程實施改善及完善,合理地運用不同形式,和特定稿件內容實施結合,能夠正確地宣傳輿論導向,提升新聞節目的質量,優化展現效果。編輯在遵循精準及真實性的基礎上,在工作中要依據具體情況,確定使用對比或是結合的處理方法。針對發生時期一樣且類型相同的新聞,編輯要通過組合編輯的方法,對有關新聞內容進行整合,補充新聞內容。例如,在香港回歸二十周年新聞編輯中,編輯就把回歸儀式和回歸之后香港經濟發展等方面內容實施組合編排,將慶賀香港回歸作為新聞稿件的主題,在此基礎上,開展有關的新聞報道。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完善新聞內容,還能讓電視臺圍繞新聞內容實施評價及綜述。針對差異顯著的新聞,編輯應該結合新聞的情況,合理劃分類型,并實施有效的整理,基于比較歸納新聞的相似點與不同點,提升稿件的整體性,基于稿件之間的比較,能夠讓受眾更好地了解新聞內容,準確地把握切入點,圍繞新聞內容實施討論及思考,擴大節目的傳播范圍,提升影響力,發揮正確的導向作用。
綜上所述,在處理新聞稿件時,電視臺編輯需要全面地考慮有關因素,加強對稿件的識別以及整合,進一步挖掘其價值,堅定政治立場,確保新聞稿件可以發揮出正面的輿論導向作用,進而制作出被受眾認可和接受、導向清楚、兼具生動性和真實性、影響力較大的節目。只有運用合理的處理方式,才能提升新聞的質量,為受眾提供服務,創設良好的輿論環境,提升電視節目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