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春霞
(海南廣播電視總臺電視新聞中心,海南 海口 570206)
隨著媒體行業的快速發展,我國的電視新聞包裝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電視新聞包裝是建立在電視傳播符號基礎之上,結合了電視構建成的中心環節,融合視覺效果而創新出的一種特效包裝效果。在電視新聞的制作過程中,有一種特殊的表現形式就是動態圖形,在新聞傳遞的過程中能夠展現出較強的時效性和表達性。就目前的發展來看,動態圖形在電視新聞包裝中的應用非常普遍。伴隨著媒體業的發展,電視臺和電視頻道逐漸增多,這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電視節目內容重疊、雷同的問題,要想真正解決這個問題,關鍵是建立起鮮明的頻道形象。將動態圖形應用到電視新聞包裝當中,不僅可以進一步豐富傳播形式,而且可以大大提升傳播的速度和傳播的范圍,對電視媒體行業的發展是非常有幫助的。
動態圖形亦被稱作運動圖形,常常用在電視包裝或者商業廣告的推廣中。從廣義上來講,動態圖形是融合了圖形和動畫電影,凸顯時間變化而帶來的一種視覺變化的設計形式,就像隨著時間流動的影像藝術一般。動態圖形的具體表現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具有極強的融合性,與多種藝術風格相搭配都不會顯得突兀。
不同的電視臺、頻道、節目、欄目等,一般都會有自己獨特的標志,代表著自身的社會形象。在電視新聞包裝中,標志是包裝的重中之重,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包裝的實際效果。一般來講,在電視媒體品牌包裝的動態圖形設計中包括被包裝產品的標志并突出重點。在實踐中,將動態圖形運用到電視臺、頻道、欄目的節目制作過程中,并適當掌握標注出現的位置、時間等,潛移默化中會讓觀眾增強對標志的印象,從而充分發揮出媒體品牌的作用。
在動態圖形設計中,色彩是不可或缺的,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能夠引領觀眾的情感,疏導觀眾的情緒。在動態圖形的應用中,一定要結合頻道和欄目的實際特點,對電視節目做出準確的定位,采用適當的顏色凸顯出電視節目品牌的形象和氣質。在動態圖形的設計中,對色彩的要求是相當高的,不僅要突出重點,還要貼合節目的實際特征和風格,將鮮明的特點充分展現出來。
動態圖形的設計過程中,運動是一個重要的特征。眾所周知,電視媒體具有連續播放的特征,因此,在它的包裝設計中一定要凸顯出運動的元素,這一點非常關鍵且重要。從實踐來看,動態圖形的運動方式主要包括兩種,即二維運動方式和三維運動方式。二維運動比三維運動相對簡單一些,二維運動的最大優勢是畫面中的各種元素組合較合理,能夠凸顯出一定的故事性和創新性,而三維運動的最大優勢是景深畫面的層次感較強,使得畫面更具感染力,能夠讓重點內容充分地展現出來。
在電視新聞包裝方面,動態圖形不再拘泥于傳統的應用方式,而是實現了應用方面的創新,有效推動了數字電視頻道的專業化發展,進一步提升了電視新聞包裝的技術和內容檔次,使得電視新聞的品牌效應得到有效發揮和釋放。在工作中,對電視新聞的包裝可以采用多種藝術形式,可以以紀錄片的形式,也可以以宣傳片的形式等,此時動態圖形發揮了陪襯的作用,主要是為了讓主題充分展現出來,這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與此同時,在動態圖形的設計過程中,還要對電視新聞包裝中的色彩、運動方式、聲音元素等進行綜合考量,使得電視新聞的品牌形象和這些元素緊緊關聯在一起,讓內容和品牌包裝相互呼應,帶給大眾良好的視聽效果。例如,2012年倫敦奧運會轉播廳的設計,中央五套體育頻道在其動態圖形的融入方面就展現出了專業性和典型性,整個奧運直播室的設計主要分為兩個區域,即新聞播報區、自由采訪區,在實景搭建的基礎上選用了橙色為主打色,在演播室的柱體上主要展示的是倫敦奧運會的標識和中央五套的臺標,給人的感覺是既有協調性,也帶有一定的創新性。
在電視新聞包裝中運用動態圖形,動態的演繹是使用頻率較高的,包括方位動態演繹、形變動態演繹、材質動態演繹。方位動態演繹是動態設計中的主要形式之一,主要指的是位置方面發展的改變,例如,在電視新聞節目播出的過程中,經常會插播一些字母新聞,在新聞屏幕的下方,字母消息會從右側彈入,并逐漸左移,在屏幕的左側逐漸消失,另外,還有物體的縮放、旋轉和視覺層面的變化,這樣就可以將屏幕中的影像重點突出。形變動態演義,是復雜性最大的一種表現形式,主要是指在動態圖形的設計中,凸顯出細節上的強烈表現力,常見的制作方式是遮罩關鍵幀動畫,圖形發生變化或者數量有所增減,在人物的設計上也是以動態為主,能夠呈現出人物走動的樣子。流體動畫是電視新聞包裝中最常見的動態演繹,例如,在當下的一些電視新聞節目中,常常運用動態演繹的方式來說明一個地區的交通狀況,用汽車和箭頭發生形變,準確描述車輛行駛的狀況,帶給觀眾以生動、直觀的感官體驗,觀眾即使沒有留意新聞播報的內容,也能夠通過動態的演繹猜測到該新聞中講述的內容。材質的動態演繹是動態圖形設計中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其最大的優勢是能夠營造出畫面的氛圍感,例如,不同季節中同一種樹葉在顏色上呈現出差異性變化。材質動畫表現的往往是現實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事物,這個變化的過程是一個較長的時間段,比如,花朵的開放和凋落、冰塊的融化和凝固等。采用材質動態演繹的方式,經常要借助于計算機圖像技術進行適當的處理,這樣才能讓觀眾直觀看到事物變化的過程。動態圖形的演繹具有多樣化的特點,不僅僅有上述的幾種,在電視新聞的角標、臺標上也經常會被用到。
動態圖形在實踐中的運用,一方面可以向大眾展示新聞節目特有的品牌標志,展現出電視臺特有的節目風格,另一方面也能夠幫助觀眾快速識別電視頻道,從而第一時間找到自己需要觀看的電視節目。
電視新聞包裝的動態設計需要由動態圖形設計的框架來提供指導,在應用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能夠對電視新聞包裝的整體進行控制和規劃。高質量的動態圖形設計能夠很好地將內容展示給觀眾。眾所周知,新聞經常是突然發生的,整個事件的發生往往很迅速,新聞記者幾乎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趕到事發現場進行現場采訪和錄像,在傳統的新聞播報中,經常會運用空鏡頭的方式或者現場照片的形式來協調新聞播報員的新聞播報,通常這種新聞播報方式比較枯燥和無趣,缺乏一定的吸引力,無法展現電視新聞節目的優勢和特點,將動態圖形運用到這樣的新聞播報當中,可以實現事發場景的重現,或者以動畫片的形式還原事件發生的整個過程,幫助大眾全面了解新聞事件發生的始末,有效提升新聞事件的真實感。例如,在2008年汶川地震剛發生的時候,由于道路被毀嚴重,記者根本無法及時趕到地震災區的第一現場進行報道,為了彌補這個缺憾,當時的電視新聞播報中運用了動態圖形的方式,模擬汶川當地的狀況,盡量還原地震發生時的場景,將汶川地震發生時的情況真實呈現給廣大的電視觀眾,讓他們對此次地震災情有個大概了解和真實認知。
電視新聞包裝中的動態圖形設計和制作,往往會與不同的藝術形式相融合,不僅有電視臺的品牌理念,也有圖形本身的組合形式。動態圖形的表現不僅僅包括位置上的改變,還包括采訪中語言的剪輯和重組。在電視新聞包裝中,常常將動態的圖形和真實的場景相結合,這樣就可以有效規避動態圖形自身的局限。當前實踐中,動態圖形和真實場景結合的方式主要有三種形式:動畫與人物相融合;動畫與場景相融合;動畫、人物、場景、動畫相融合。在電視新聞制作中,動畫與場景的融合形式使用頻率較高,例如,在新聞節目的錄制中,新聞主持人的背景通常都是綠幕,后期制作中,借助于動畫設計設置背景為三維場景,給人真實的感覺,而場景與動畫人物融合的方式,主要是用在頻道的包裝上,部分的公益片上也會應用到。
在實踐中我們發現,動態圖形具有一定的發揮空間,難以受到時間和空間上的制約,以多種形式展示新聞事件,并對受眾的情感因素進行指引。在電視新聞的包裝中并不需要這種創作,新聞就是最大程度地報道新聞事件本來的樣子,因此,在新聞包裝設計中,新聞工作者要選擇客觀的語言進行講述,不帶任何的情感因素和感情色彩,例如,在運用動態圖形對新聞事件進行還原的時候,盡量選擇長鏡頭或者是平鏡頭,以局外人的身份進行敘述,立足新聞事件本身的真實性。在電視新聞的包裝過程中,除了一些標志性的圖形外,例如,角標、臺標等需要應用動態圖形外,其他的一些新聞內容需要立足客觀事實之上,注重新聞內容的客觀報道和解析,引導大眾更好地認知新聞,進行正確反思,發揮正確的輿論導向作用。
電視新聞包裝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一定要凸顯出自身的特點,從獨特的視角出發,運用創新的思維進行構思,體現出新聞包裝的新意和個性化。電視新聞包裝的個性化,主要是指動態圖形的應用能夠最大化展現節目的風格和本地區的文化上。我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地域文化,因此,在運用動態圖形進行新聞包裝時,一定要充分考慮到當地的文化因素以及當地民眾的性格特點、收視習慣、收視喜好等因素,以此來展現出電視新聞包裝的個性化。就以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節目為例,節目中運用的動態圖形通常都是莊嚴大氣的,而在一些地方新聞節目中,往往會結合本地的文化特色來對新聞進行包裝,展現出強烈的文化性、地域性、知識性等特點。
在傳統的電視新聞包裝中,很多工作人員過分依賴動態圖形,使得新聞節目的形式光彩絢麗,而在節目的內涵上往往難以讓人滿意。隨著電視新聞節目的快速發展,它們對節目質量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對新聞節目的包裝有了一定的嚴格標準,在實踐中,動態圖形應用到電視新聞包裝中,不僅要能幫助展現新聞中的重要信息,還要帶給觀眾良好的觀看體驗,獲得一定的認知,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念,只要朝著這樣的方向發展,電視新聞包裝工作才能快速發展,動態圖形才能夠更好地服務新聞媒體的發展。
動態圖形設計在電視新聞包裝中的運用越來越廣泛,不僅有利于提升電視新聞包裝的實效、提升電視品牌的社會影響力,而且有助于大眾更好地了解新聞的內涵,提高自身的認知度。高質量的動態圖形設計,可以將電視節目品牌理念、特點等真正融入到動態圖形的創作當中,并以豐富的電視節目內容和形式呈現出來,激發電視新聞節目的發展活力,推動新聞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