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利
(新疆人民出版社,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我國圖書出版行業在社會經濟的帶動下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出版行業遇到了重大的發展機遇和挑戰,編輯是圖書出版業的核心人員,對出版行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圖書出版行業要想牢牢抓住發展機遇,戰勝發展過程中的各項挑戰,就必須提升編輯的職業素養,使其為出版行業的繁榮發展發揮最大的作用。
我國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發展過程中,文化建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國家重點關注和發展文化建設事業。在文化建設事業發展過程中,圖書出版行業是重要的組成部分,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增強了人民文化自信,同時也有助于提升國家軟實力。進入新時代,圖書出版行業的發展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以政治價值和時代精神為發展動力和引領。圖書出版行業不僅可以傳播和弘揚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同時還能有效傳遞國家最新的方針和路線,肩負著重要的社會責任和使命。所以,圖書出版行業必須要有正確的政治價值觀念,時刻聽從黨的指揮,積極傳播社會正能量,只有這樣才能促使圖書出版行業更好地發展。除此之外,圖書出版行業的核心產品為圖書,而圖書能否體現時代精神和價值主要取決于圖書是否具有優質的質量,由此可見,時代精神和時代價值是圖書的靈魂,如果圖書不能充分體現時代精神和時代價值,就會失去靈魂,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第二,圖書出版行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趨勢。在網絡技術、信息化技術等先進技術的快速發展帶動之下,我國逐步進入信息化時代,隨著信息化技術的普及和應用,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轉變,為各行各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動力和保障。對于圖書出版行業來說,以前開展工作都是以紙質化稿件為基礎進行編輯、校對等工作,而進入信息化時代,圖書出版企業開始應用網絡技術和信息化技術開展工作,一些稿件的編輯、校對等工作都是利用計算機和網絡來實現,逐漸取代了紙質化稿件,這一變革不僅為圖書出版企業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時還提升了圖書出版的質量和效率。與此同時,圖書出版行業應用網絡技術為行業發展提供了保障,使出版物的發行更加便利,而且出版社和發行商利用網絡技術可以進行更及時溝通和協調。網絡技術的應用除了為圖書出版企業帶來以上便利條件之外,還為圖書編輯和讀者之間的有效交流提供了更多的渠道,使圖書編輯可以更好地了解讀者的需求,從而保證出版的圖書更能吸引讀者眼球,滿足讀者需求,促進社會文化繁榮,有利于圖書出版行業的長遠發展。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市場競爭也日益激烈,少數出版企業為了在市場競爭中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就會將工作重心偏向于追求經濟利益,逐漸丟失社會責任感和正確價值觀,缺乏時代精神和時代價值,同時也丟失了作為圖書編輯最基本的職業素養。圖書編輯是一項神圣的職業,要求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具備無私的奉獻精神、超強的社會責任感以及高標準的職業素養,同時具有正確的價值觀念和時代精神,積極為社會大眾傳播正能量,并將國家最新的政策和方針傳遞給社會大眾。結合圖書出版行業的發展特征以及圖書編輯的實際工作需求,在日常工作中圖書編輯應該具備以下職業素養:
第一,正確的政治觀念。圖書出版行業能夠將國家最新的政策和方針傳遞給社會大眾,并向社會傳遞正能量,因此作為圖書編輯必須要樹立正確的政治觀念。“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對于國家的發展,我們每個人都要貢獻自己最大的力量,時刻將維護國家安定團結、促進國家繁榮昌盛作為自己的使命和責任,圖書編輯要堅定自己的崗位職責,守好出版陣地,向人民、向社會積極傳播正確的思想和觀念。
第二,堅定的責任觀念。出版行業只有具備堅定的時代精神和時代價值,才能為社會大眾傳播正確的價值導向,為社會不斷前進和發展提供保障。出版行業的圖書編輯需要在平時的工作過程中以嚴謹、細心的態度對待每一項工作,肩負時代賦予的責任和使命。圖書編輯應該具備強大的責任心才能勝任工作要求,出色完成工作任務。
第三,擁有較強的團隊觀念。出版企業的工作流程較為復雜,各項工作之間都存在緊密的聯系,需要各個部門之間相互配合、相互協作才能出版出高質量的出版物。正因如此,圖書編輯在工作過程中才要具備較強的團隊協作觀念,加強與其他部門和工作人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不斷提升團隊合作意識。圖書編輯作為圖書出版業的核心人員,如果在選題、策劃、編輯、校對等工作環節中缺乏較強的團隊觀念,必將對整個出版活動造成不利影響,使得圖書出版工作無法順利進行。
圖書編輯是一項十分嚴謹且復雜的工作,編輯需要具備扎實的文字功底和較高的編輯能力,才能出版高質量的圖書。新時代,隨著信息化技術的快速發展,大數據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移動終端設備為廣大讀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閱讀渠道和更多的閱讀方式,這對傳統的出版行業來說是巨大的打擊,嚴重阻礙了出版社的發展,編輯需要通過各種方式不斷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幫助出版行業實現轉型。首先,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智能化辦公設備逐漸受到大眾的廣泛應用,從投稿到校對都開始實行網絡化辦公,甚至在對這些信息進行編輯和整理的過程中,都開始引入先進編審系統或自主研發的編審系統,這些新設備、新技術的應用要求編輯人員必須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提升自身的智能化應用水平和能力。[1]其次,在大數據時代,編輯人員的角色定位發生了轉變,在市場體制不斷完善的背景下,出版行業的競爭愈發激烈,為了能夠在市場中占據有利位置,就要不斷出版更多高質量的、深受大眾喜愛的圖書,這就需要編輯人員能夠在大數據時代承擔編輯、策劃等多重任務,擔任多種角色,成為綜合型人才。
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就如何提升編輯的職業素養進行探索。
圖書出版行業具有意識形態和文化屬性,能夠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文化產業體系中的重要構成部分。圖書編輯需具備較高的政治素養和文化素養,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實現“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指導方向,正確把握輿論導向。編輯工作看似是文字工作,實際上更是一項聯系和宣傳導向性工作。編輯是中介、是橋梁,是黨的方針政策的接收者和宣傳者,編輯必須不斷加強自身的政治素養,才能更好地發揮宣傳導向的作用。作為編輯,應具有強烈的職業責任心,很強的政治意識、政策意識和大局意識,能夠運用敏銳的政治鑒別力把握好每一本圖書的政治方向。編輯要增強政治鑒別力,平時要關注時事政治,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守住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陣地,堅定地維護祖國統一和主權、領土完整,發揮出版事業的思想導向作用[2]。
一名合格的圖書編輯,不僅要政治過硬,而且要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編輯工作涉及的知識較多,編輯只有具備多種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各項工作,最主要的能力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需要夯實文字功底。編輯工作是與文字打交道的工作,編輯只有具備扎實的文字功底,才能在文字信息的處理以及應用過程中游刃有余,編輯要始終以一種學習的心態開展文字編輯工作,不斷學習,全面提升自身的編輯素養。第二,編輯應具有選題策劃能力。選題策劃是編輯工作中的重要內容,貫穿于出版的全過程,包括選題內容、形式、營銷等。圖書行業的競爭是由圖書的品質決定的,要駕馭高品質的圖書,編輯應具備較高的市場調研能力、宣傳能力、審美能力及個人溝通能力。編輯應該去圖書市場進行調研,尤其要在沒有開發的領域了解什么類型圖書受市場的歡迎。在進行選題策劃的過程中,編輯還要對市場和國情有正確的認識,對國家頒布的新政策能夠做出正確的判讀,判斷圖書在形式和內容方面是否滿足國家的出版要求,還要判斷這些圖書適合的人群、對讀者具有的指導意義有哪些。根據調研結果,以新的理念、創新意識、良好的素養進行選題策劃,策劃出具有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優秀圖書。第三,編輯要具備綜合運用新媒體的能力。大數據時代,信息量倍增,編輯需要面對大量的數據信息,因此需要運用數字化和多媒體技術來篩選信息、劃分內容類型等,使圖書內容和形式得到不斷的優化和提升。第四,編輯需具備一定的營銷能力。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出版行業的經營模式發生了較大的轉變,編輯的工作定位不再只是對內容進行加工,也要參與到營銷工作中,考慮一些營銷方面的問題。一名優秀的編輯必須像營銷者一樣思考、規劃、決策,懂得如何將產品推向市場,懂得盈利、虧損等營銷觀念,能夠協助發行人員做好圖書營銷工作。一本書的賣點在哪,與同類書相比有哪些特點等,編輯最清楚,所以編輯要善于挖掘并準確判斷一本書的市場價值,利用各種渠道,充分發揮新媒體和網絡作用,將圖書推向市場。[3]
圖書編輯是一項復雜性的工作,涵蓋的內容較多,不僅包括選題策劃、編輯稿件、校對等重要環節,還包括收集反饋信息、營銷等眾多方面的內容,所以說編輯工作是一項復雜的工作,具備很高的要求和很強的系統性。出版行業的圖書編輯一定要具有全局性的理念,在工作中對待每個工作環節都要有系統思維,確保每個環節之間的有效銜接,為后期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基礎。圖書編輯不僅要具備系統性思維,還應該具備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社會步入大數據時代,出版行業受到巨大的沖擊,出版編輯想要適應時代發展趨勢,就要提升創新思維意識,以便洞悉市場需求,按照市場和讀者的需求出版具有針對性、創意性的圖書,吸引讀者的眼球。[4]好的出版物的誕生,往往飽含著作者和編輯的創新思維,創新思維的形成需要在創新意識的作用下才能形成,只有具備創新思維才能更好地解決工作中的問題。[5]圖書編輯要在日常工作的時候善于思考,這樣才能形成創新思維,同時要以工匠精神為基礎提升創新思維和能力,這樣才能對圖書的主題、內容、形式等方面進行創新。只有不斷地進行創新,始終為讀者帶來新鮮感,才能使出版行業健康地發展下去。
編輯應是個雜家,一名編輯要面對的書稿內容不可能只涉及某一專業領域,文學書中可能有歷史知識,歷史書里可能有地理知識,即使做不到樣樣精通,至少要對各個領域的知識有所了解[6]。因此,需要編輯具有廣博的知識儲備,同時還要具備較高的文化素養,如此才能避免出現把生僻的知識當成錯誤,給讀者提供準確可靠的信息,這需要編輯在長時間的工作中不斷地積累和沉淀才能形成。所以,編輯要有不斷地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術的能力,樹立終生學習的意識,并具備終生學習的能力。對于出版行業的圖書編輯來說,終生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是每個編輯都應該具備的,編輯的工作過程就是要用有限的知識去應對不斷變化的編輯內容。編輯在面對大量的稿件時,要能夠從大局出發,具有分析判斷和準確把握市場動態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篩選出更多高水平、高質量、具有社會價值的稿件,從而使出版人的真正價值得到充分地體現[7]。
綜上所述,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促使出版行業和信息化、數字化等先進技術盡快實現有效的融合發展,編輯必須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學會靈活運用新技術。在新時代,編輯一定要提升自身的政治素養、職業道德素養,靈活運用思維方法,養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具有洞悉市場和綜合運用多媒體技術的能力等,以此來促進出版行業的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