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曉東
(青島日報,山東 青島 266000)
在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若是在媒體行業中占據一席之地,則需要進行變革,滿足自身在當下時代中的實際發展需求。新媒體的出現,增加了人們獲取新聞信息的渠道與方式,且多種形式的新聞信息也滿足了人們的信息閱覽需求。面對這種情況,相關紙媒行業若想吸引更多的受眾,則需要對原有的采編方式進行改進,同時也要提升新聞采編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而且要加大相應的培養力度,增強報社整體的新聞采編能力,提高紙媒新聞內容的吸引力,擴大紙媒受眾范圍,提高其市場競爭力。
在科學技術的發展過程中,產生出數字電視、電腦以及智能手機等多種電子產品,再加上信息技術的有效應用,使得人們能夠借助相關電子產品獲取相應的新聞信息,同時還能夠在相關媒體平臺上對相應的新聞信息進行轉發、分享以及評論,而且新聞采編工作人員也可以與有關用戶進行溝通交流。在這一過程中,對用戶的新聞閱讀需求有所了解,這樣也能夠拉近采編者與用戶之間的距離,為用戶推薦相同類型的新聞信息,滿足用戶對于新聞信息的閱讀需求,進而吸引更多的受眾。由此可見,在當下新媒體的時代背景下,新聞信息自身的互動性比較高,該特點能夠為新聞采編工作人員提供一定的便利,幫助其提高新聞采集編輯工作的效率與質量。比如,相關用戶在利用媒體平臺對自己瀏覽的新聞信息進行評論,并發表自己的看法以及觀點,新聞采編工作人員在看到相應的評論之后,能夠在該平臺上與相關用戶進行溝通互動,同時也能夠針對具體的新聞內容發表個人意見,在討論過程中,實現對新聞本質的深入挖掘[1]。
當前,信息技術的發展及應用,帶動了新媒體的發展。在這種情況下,新聞信息的類型也更加多樣,其內容也更加豐富。在新媒體的時代下,能夠發布新聞信息的人員不再限于專門從事媒體行業的工作者,每一個網民只要擁有相應的電子設備,就能夠通過媒體客戶端對自己所看到的各種新聞信息進行發布,也因此在互聯網中會充滿各種類型的信息,且內容也各有不同。即使是同一條新聞信息,也會因為關注點不一樣,使得發布者編輯發布的信息內容也不同。而且新媒體平臺傳播信息的速度也非常快,其信息生產速度也是傳統媒體不能比的,所以新聞信息的增長速度也很快,過時的新聞信息還沒有得到清理,就會產生更多的新聞信息。另外,由于信息技術水平的提升,使得新聞信息內容的呈現形式變得更加豐富,其中不僅有文字形式的新聞信息,還包括圖片、視頻、音頻等多種形式的新聞信息,這也使新聞信息更加多元化[2]。
雖然新媒體的產生發展,推動了新聞媒體行業的發展,并對新聞信息的傳播產生了有利影響,但是因為新聞信息的繁雜,也影響到信息本身的質量,大量新聞信息的產生與傳播,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新聞信息的質量,使其出現真假難辨的現象。特別是在虛擬的網絡空間環境中,由于缺少完善的網絡行為規范,導致網絡中產生了很多虛假性的新聞信息。面對這種情況,若是新聞采編工作人員自身的信息甄別能力比較低,就會影響到審核工作的順利開展,也會降低新聞采編工作者的工作效率,甚至還有可能會對新聞質量造成不良影響[3]。
以前,紙媒有很長一段時間,在整個媒體行業及市場中占據著重要地位,而且有些紙媒甚至是不屑于新媒體,不愿意與相關新媒體進行有效的交流甚至融合,這種情況若是持續的時間過長,就會對受眾產生影響,制約紙媒受眾,同時也會阻礙紙媒的長遠發展。另外,有些紙媒故步自封,其思想觀念相對比較落后,不愿意接受新的事物,最終影響到其自身的有效發展。面對這種情況,紙媒應該認識到與時俱進的重要性,并且要在發展過程中,應該緊跟新媒體時代的發展趨勢,與新媒體進行有機融合,還要學習新媒體的信息傳播思維及方式,對自身的新聞信息傳播模式進行變革。有些紙媒已經具備與時俱進的意識,而且也愿意引進新興技術,但是部分紙媒在引入新興技術時,都是生搬硬套,通常局限于線下APP以及官方媒體賬號的創建等一些簡單的技術形式上,這些都是新媒體平臺常見的功能,大眾對于這些事物的新鮮感早已經過去,所以紙媒即使做出這些改變,也很難在媒體行業市場中引發較大的關注[4]。
就當下新媒體時代中的紙媒發展情況來看,其編制出來的新聞內容缺乏一定的深度,這也是紙媒經營發展中的一大主要問題。對于紙媒而言,其自身的受眾范圍基本處在無法適應新媒體信息傳播平臺的中老年人,以及追求情懷、傳統的年輕人之間,因為很多紙媒對于廣大受眾的實際需求并不了解,也沒有針對具體情況進行深入分析,就使得紙媒無法把握大眾對新聞信息的要求,因此,致使紙媒傳播的新聞內容、形式以及載體等多方面,難以滿足廣大受眾的需求,這就使得原有的受眾群體逐漸流失。有些紙媒在經營過程中,還在使用傳統的工作模式,以至于受眾閱讀到的內容與以往所閱讀的新聞信息,在形式、載體、排版等諸多方面都沒有較大的差別,這就會對受眾的閱讀興趣造成負面影響,難以吸引更多的受眾。另外,不少紙媒所傳播的新聞內容,在很多新媒體平臺上也會涉及到,大多內容的重復性比較高,這也會減少紙媒受眾[5]。
現階段,新媒體與傳統媒體在相互融合,各媒體單位都急需大量的,具備專業新聞傳播知識及能力,又具備現代信息技術技能的復合型人才,這樣才能夠在融媒體過程中推動相關媒體的發展。但是在當下媒體行業的人才市場中,普遍缺少專業性較高的復合型人才,這也會對紙媒的融合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因為當前社會以及廣大受眾對媒體行業的發展提出了新老媒體融合的要求,以至于在短時間內無法滿足融媒體是對人才資源的需求,這就給紙媒的融合發展造成了較大的阻礙[6]。
對于紙媒采編人員而言,其主要工作內容就是采集新聞信息,并對其進行編輯發布,也就是說,其工作,關系到紙媒新聞內容的質量。所以在對新聞采編人員進行培養時,應該注重提升其自身的信息采集能力,使其能夠在采編新聞的過程中,對采集的相關新聞信息予以及時、準確的辨認,保證新聞信息的真實性及完整性。在開展培訓工作中,要著重強化采編人員對于信息的判斷能力,可以在培訓過程中,將真假信息混在一起,讓采編人員進行辨別,以此培養其自身的辨別能力及判斷能力,以防其在采集信息的過程中,被一些錯誤的信息所誤導。在日常工作中,新聞采編人員也要進行自我訓練及自我學習,在業余時間,應該不斷學習新的專業理論知識,豐富自身的專業知識,同時也要涉獵更多領域的知識,擴大自己的知識面,這也能夠幫助采編人員判斷新聞信息的真偽性,進而增強其信息采集能力,這樣在采編工作中,則能夠對相關新聞予以準確辨別,進而保障新聞質量[7]。
相關新聞采編工作人員在采集完相應的新聞信息之后,還需要對其進行編輯整理,還要從標題以及框架等多個方面對其予以優化,接著要對其進行科學排版,在通過審核之后將其發布出去。若想提高新聞內容的吸引力,采編人員則需要對有關新聞信息進行科學選定與有效采集,這就需要其具備專業的選定采集能力。基于此,需要對采編人員的新聞選定采集能力加以重視,并對其進行有效的培養,在培養過程中,要激發采編人員的新聞意識,使其能夠對當下的政治熱點、社會焦點等有所了解,并且要對最新的輿論導向予以掌握。在這一基礎上,有針對性選定采集相關新聞內容,對其進行編輯排版發布,保障其質量,在發布后就能夠吸引受眾[8]。另外,相關新聞采編人員還可以將采集到的新聞信息,與當下的社會熱點進行有機結合,使得新聞能夠與民眾的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這樣不僅能夠提高新聞內容的吸引力,還能夠促使更多的受眾關注相關新聞信息內容。
現階段,網絡的不斷發展,為廣大民眾提供了更多的獲取新聞信息的渠道,其所瀏覽的新聞信息越多,對于新聞編輯的要求也就越高。在這種情況下,相關采編人員則要及時轉變自己的新聞編輯的身份,成為新聞的挖掘者,積極主動地尋找新聞素材,挖掘新聞信息,關注社會熱點,對于廣大受眾感興趣的內容予以有效掌握,以此挖掘出新的新聞信息。就實際情況來看,很多紙媒傳播的新聞內容,都存在與民眾實際生活相脫離的現象,而且其中也很少有一些實用、有效的生活信息。因此,很多民眾都不會關注紙媒的新聞信息。有些紙媒經常報道國際上的一些新聞信息,比如,某些地區的戰爭、國際之間的貿易往來等等,這些新聞信息與民眾的日常生活沒有直接的關聯,而購買報紙的受眾群體基本是中老年人,他們對于娛樂新聞也很少關注。大多數民眾更關心與自己實際生活相關的新聞信息,新聞采編者應該認識到這一點,并且在采編新聞時,要注意對新聞信息進行合理選定,在培養采編人員時,也應該注意培養其自身的信息選定能力,這也需要提升其判斷新聞信息價值的能力[9]。
在具體的新聞采編工作中,采編者可以主動深入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之中,采用問走訪等多種方式,對于廣大民眾居住范圍內,發生的一些好人好事、奇聞軼事或者是深受大眾關注的一些生活事件,進行全面的了解與收集。在收集完相關信息之后,采編者可以對該部分信息進行提取、選定以及編輯,在編輯過程中,應該采用簡單樸實的語言,對民眾生活事件進行描述,保證語言簡單易懂,以此增強民眾與報紙新聞之間的聯系,吸引更多的民眾,同時也能夠提高紙媒新聞的影響力,促進紙媒的發展。
在紙媒采編工作中,新聞信息的加工制作環節也占據著重要位置,對新聞信息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加工制作,則能夠保障新聞信息的質量,并提高其吸引力,所以在培養紙媒采編人員時,應該注重提升其良好的信息加工制作意識,增強其編輯能力。在具體的培養過程中,要對紙媒采編人員自身的前瞻性、新穎性思想予以了解,并且要采用合適的培養措施,提升其前瞻性思想及創新性意識,使其能夠通過加工制作,提高新聞信息的新穎性,進而增強其吸引力。可以將當下先進的新媒體發展觀念及新聞制作技能等加入到培訓活動中,并對參加培訓的采編人員進行仔細講解,借此使采編者樹立先進的媒體意識及創新意識,提升其自身的新聞加工制作能力,這樣就能夠增強采編人員的專業能力,進而在紙媒新聞采集編輯工作中發揮出重要作用。隨著媒體行業的發展,新聞信息的不斷增多,人們對于新聞信息的質量越發重視,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紙媒則應該注重視這一點,并且提升自身的新聞質量,以此增強自身的優勢。為了提高新聞內容質量,滿足人們的閱讀需求,紙媒采編人員則要在加工制作新聞內容的過程中,對新聞信息進行深入挖掘以及深度解析,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參考諸多信息資料,確保信息分析的客觀性與真實性。紙媒可以針對某條新聞線索,設立專門的研究報道小組,在對新聞線索進行初步剖析及研究之后,可以將其發布到網絡平臺上,引發網民的討論與熱議,在熱度達到一定程度后,紙媒采編人員則可以將真實完整的新聞內容發布出來,這樣也就能夠吸引受眾,引發其閱讀興趣,增強受眾黏性[10]。
在新媒體的時代背景下,傳統媒體不僅要面臨新媒體發展所帶來的壓力,還需要從競爭激烈的媒體市場中占據更多的份額,這就需要其針對實際情況,做到主動轉型,對于媒體市場帶來的沖擊則要勇敢面對,同時還要注重提升新聞采編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使其能夠采集并編輯出高質量的新聞稿件,進而促進紙媒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