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明潔
(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區融媒體中心,河北 唐山 063200)
“融媒體”是新聞傳播和發展的新理念,它不是一個獨立的實體媒體,而是將廣播、電視、互聯網、報紙等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優勢結合起來,互為整合、互相利用,使新聞傳播的效率和范圍大幅度提升的一種運作模式。
在信息化高度發展的當今社會,互聯網已經成為當今新聞傳播的主要途徑,新聞的產生和傳播速度變得相當之快。在當今融媒體時代,新聞一經上傳就會通過衛星傳播、移動通訊等技術[2],瞬間傳播到各種社交媒體上,受眾往往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就能獲得最新的新聞消息。
并且由于涉及的社交平臺數量眾多,所以新聞覆蓋的范圍也十分廣泛,即便部分用戶使用的社交媒體只有少數幾個,也能確保可以獲取到相應的新聞信息。
而新聞也只有在吸引受眾的注意力后,經過廣泛、高效的傳播,才能展現出新聞的價值。可以說,融媒體時代的出現,推動了新聞的進一步發展,極大地提升了新聞的社會價值。
融媒體時代的新聞編輯形式多樣,主題豐富,它不局限于文字、視頻、廣播,也可以通過演繹、解說等形式進行傳播。例如,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的張桂梅先生的事跡在經過報道之后,就飛快地以各種形式在各大媒體進行傳播。
在視頻形式的傳播中,觀眾可以通過她的言談和神態感受到她對于大山里命運不公的女孩們的心疼,“一座高高的山上坐著一個小女孩,身旁放著一把鐮刀和一個籮筐望著遠方發呆。”也能感受到她堅定的信念,“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臺上。”
而除了采訪視頻之外,各大媒體也有對其生平事跡的報道,以及對其創辦的華坪女中的校訓朗誦:“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另外,還有眾多網民自發轉發、分享張桂梅先生的事跡。
在這樣多種形式的傳播下,張桂梅先生的事跡在短時間內飛快地被眾人所熟知,而云南山區教育資金缺乏、重男輕女等問題也得到了大家的廣泛關注。
1.新聞獲取的渠道多元化
融媒體時代互聯網發展迅速,各種平臺操作簡單,入門門檻低,大眾也習慣將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分享到互聯網上,所以融媒體時代的新聞數量極為龐大,獲取新聞的方式也變得多種多樣。除了直接獲取新聞外,受眾如果還想了解更多的相關信息,也可以打開網頁進行搜索[3],很容易得到大量內容,其中還包括各個領域的最新信息。
并且在融媒體時代,新聞傳播的質量也越來越高,不同的媒體和受眾對于自己獲取到的信息進行再次加工和處理,重新發布到網絡上,即便部分受眾沒有在第一時間得知新聞的始末,也會在后期不斷的信息沖刷下了解到事情的真相。
2.看待新聞的角度多元化
融媒體時代對于同一件新聞關注的人數有很多,并且由于人人都可以在媒體上發表評論,不同的人對于同一件事看法也會因角度的不同而不同,所以在各種留言的討論下,大眾看待某一事件的角度也更加多元化。
融媒體時代新聞數量極為龐大,再加上發布人本身對于事件的緣由并不清楚,公眾對于事件的始末也未必了解,一些事件在經過轉發發酵之后引起軒然大波,但經過調查后才發現是一場誤會。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心懷不軌之人為引起公眾關注,惡意造謠重傷他人,刻意制造一些假新聞。各種網絡媒體未經過事實確認,紛紛跟風轉發。后來融媒體中心對此事件進行還原,經過一系列調查后發現此新聞純屬謠言。
在融媒體時代,新聞數量龐大,受眾通常難以一一分辨真偽,因此,假新聞事件層出不窮,難以杜絕。而每一條假新聞,都會給受害者帶來難以承受的痛苦和打擊,所以融媒體中心在對新聞進行采納編輯的時候,首先要花費一定的時間確認事件的真實性,避免后期造成不良影響。
融媒體時代的出現,打破了傳統媒體對于話語權的壟斷,每個人都可以通過網絡在各個平臺發布新聞、傳播信息。而在經過信息時代各種新聞傳播方式沖擊后,傳統的新聞傳播形式往往難以吸引到讀者的目光。
同時,融媒體時代新聞呈現的方式多樣,圖片、短視頻的發布不僅可以讓人更加直觀地閱讀新聞,還可以利用好碎片化時間,不必單獨擠出時間進行閱讀。而傳統的新聞閱讀形式則需要人們拿出一定的時間,這種閱讀方式已無法滿足現在人們快節奏的生活方式。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當下,世界各地的重大事件往往在出現的一瞬間就會被發布到網絡上,并在短時間內得到飛快傳播。而傳統新聞的發布則需要較長時間的編輯和生產,其生產方式在融媒體時代的沖擊下,已經出現了一定的滯后性,無法適應當前社會的節奏。
傳統的新聞發布通常是單向的,新聞編輯無法得知公眾的訴求,而公眾也無法直接向編輯人員表達對于某件事的看法[4]。甚至存在部分新聞編輯缺乏條理、對新聞的前因后果解釋不夠具體的現象,導致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產生質疑。
融媒體時代的出現,改變了這種單向性的交流,讀者不僅可以與新聞編輯進行互動,還可以與其他受眾進行交流。各種社交平臺的評論、留言區為公眾表達看法提供了渠道,也激發了其他讀者的思考。
新聞產生的目的就是要讓大眾更好地獲取信息,從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的角度出發,轉變新聞生產的方式和角度,從大眾的視角來敘述事件,更能吸引大眾的目光和閱讀興趣,進而提升新聞的傳播速度。
例如,在近幾年社會極為關注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融媒體中心的新聞編輯人員就根據廣大群眾的視角進行編輯和發布,列舉新冠肺炎的防控措施,怎樣在疫情期間做好隔離準備以及確診病例的追溯工作等。通過從民眾角度編輯新聞,可以促使大眾主動搜尋相關新聞,進一步提升新聞的傳播質量。只有吸引受眾的閱讀興趣、實現信息的高效化傳播才能體現出新聞的真正價值。
此外,融媒體中心的新聞編輯人員在進行新聞編輯的時候,可以通過與受眾進行互動的方式,增加受眾對新聞的閱讀興趣,并加深對相關事件的思考與討論,發揮新聞的內在價值。
例如,“2020年網民票選人生十大遺憾之事排行榜”傳播范圍廣、速度快,堪稱典例。仔細分析其成功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這件新聞是從大眾自身的角度來敘述的,本身就與廣大人民的生活相關;二是因為它注重與讀者之間的互動,通過讓讀者進行票選參與到新聞的閱讀和傳播中,引發對新聞的期待。因此,在融媒體時代,新聞的編輯要從受眾的角度出發,加強與讀者的互動,激發民眾的討論興趣,真正促進新聞的快速傳播,引起大眾的思考,達到新聞編寫的真正目的。
1.結合新型技術,提高新聞時效性
新聞的時效性是新聞本身的特征之一,但在融媒體的高效傳播下,傳統的新聞編輯手段在新聞的傳播和發布中已經出現了滯后問題。因此,要保證新聞的時效性,就必須加強對技術的探索和掌握,提高新聞的編輯和傳播效率。
融媒體中心的新聞編輯人員可以將互聯網技術作為依托,捕捉多種不同的線索并將信息進行整合對比,這樣就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取大量新聞信息,進而提升新聞編輯的效率,促使新聞的多元化編輯和發布。
例如,新華社成立的智能化編輯部,可以在浩瀚的互聯網新聞中對信息進行針對性推送,進而提高新聞的編輯質量,進行多元化的傳播。并且智能化的工作體系,在人工智能技術的支撐下,可以24小時開展工作,提高新聞編輯效率,加快新聞編輯的綜合性進程[5]。
2.掌握多媒體技能,創新新聞編輯形式
融媒體時代,新聞的編輯形式也不再局限于文字和廣播,視頻形式的新聞閱讀更能引起大眾的注意和興趣,更有利于新聞的傳播。所以為了拓寬新聞的傳播渠道,擴大新聞的覆蓋面,使群眾可以通過多種形式獲取信息,新聞的生產和編輯方式也要進行優化。在新聞的編輯中,要在保證新聞內容真實客觀的基礎上做到以下幾點:
(1)新聞內容能夠抓住人們的眼球。首先,在新聞編輯的過程中,新聞的主題一定要鮮明。其次,在保證積極向上的前提下,盡快拋出自己的觀點,并結合事實進行論述。最后在新聞編輯過程中還要加強自己的文字功底,做到結構清晰、層次分明。
(2)強化新聞觀點。與普通的娛樂媒體不同,融媒體中心作為一個官方部門,在公眾輿論方面還起著較強的引導作用。所以除了報道相關事件,編輯工作者還要對敏感問題進行巧妙的處理[6]。
互聯網中的新聞形式常常比較復雜,多為音頻、圖文、視頻等展現方式相結合的形式出現。因此,為了滿足廣大群眾的要求,融媒體時代的新聞編輯常常要掌握多種軟件的編輯技能,從而設計出更受歡迎的新聞編輯形式。
同時,新聞編輯人員也要主動地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積極進行技術嘗試,選擇最符合自身發展的媒體編輯方式,提升編輯效果,以應對融媒體時代對于新聞生成速度快、信息時效性強的挑戰。只有不斷地學習和改進,主流媒體才能在融媒體時代社會范圍內實現廣泛的傳播,承擔起新時代社會傳播新聞的重任。
融媒體中心作為新時代新聞編輯和傳播的官方部門,在進行新聞編輯和傳播的同時,也有責任為大眾挖掘新聞真相,防止虛假新聞傳播。尤其是在人人都能發布新聞的時代,新聞編輯人員必須具有較強的專業素養,對各種新聞信息進行辨偽,披露真相[7]。對于發布虛假新聞的人員,更要進行嚴厲警告和處分,讓其付出應有的代價。
融媒體中心在進行新聞報道的時候,要堅持客觀公正、還原新聞真實內容的原則。對于相關的工作人員,不僅要使其認識到新聞編輯和傳播工作的復雜性和重要性,從拍攝、采訪、剪輯等多方面強化工作技能;也要加強思想的管理和引導,嚴格遵守職業紀律和道德規范,做到實事求是,避免廣大群眾受到虛假輿論的誤導。
1.新聞編輯需要積攢一定的工作經驗
對于編輯來說,深厚的文化基礎、熟練的寫作技巧是編輯工作中最基本的要求。在新聞編輯的工作過程中,編輯還要對讀者的閱讀興趣和文章的編輯排版有一定的了解,要做到醒目并且美觀地展示出新聞的主要內容,從而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另外,編輯對于文章的整體策劃也要進行全方位的思考,要在海量信息中體現出自身的亮點[8]。
而融媒體時代的網絡編輯,還要擁有廣泛的知識面,因為在網絡如此發達的今天,不同領域之間的信息交融十分頻繁,真假新聞交錯,而融媒體中心作為一個官方部門,要具備較高的知識文化素養,以便能夠在復雜繁多的信息中找到真實有效的信息。
2.新聞編輯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
由于融媒體時代,新聞的發布和擴散速度快,爆發性強,所以在實際工作中,融媒體中心常常要結合網絡動態和輿情[9],進行長時間的觀察工作。并且在實地采訪過程中,也會出現由于地形或現實條件不足等各種因素導致新聞編輯工作人員在體力和腦力兩方面出現大量消耗。
其次,由于互聯網上的信息傳播速度快,世界各地發生的重大消息會以最快的速度廣泛傳播,所以在新聞編輯的過程中,工作人員還要做到快速閱讀大量信息,并做好相關新聞的選擇,這對于編輯人員的腦力和注意力都有著較高的要求。
所以在工作人員的培養過程中,要重點培養其吃苦耐勞的精神,使其更好地適應新聞編輯的工作。除此之外,還要注重對編輯的多方面能力的培養,強化編輯團隊的團結協作能力,提高團隊的工作效率,進而提高新聞編輯質量和新聞傳播速度。
融媒體時代的到來是當今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新聞編輯也要與時代發展相結合,而主流媒體要發揮好媒體的導向作用,就要重視融媒體時代對傳統媒體的發展影響。
為了結合新時代發展的需要,融媒體中心的新聞編輯人員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培養方案,提升自身的創新意識,利用先進的媒體技術,為新聞編輯行業注入新的活力。同時也要加強對新聞編輯的技巧訓練,促使融媒體中心在新時代的新聞編輯工作和新聞傳播工作中持續高效地推進。最后,還要加強新聞編輯從業者的思想引導,使其嚴格遵守職業道德,確保新聞的真實性和客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