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 偉
(山西廣播電視臺,山西 太原 030001)
全媒體時代背景下,電視紀錄片的傳播媒介在技術與文化形態上均發生了重要的變化,為了更好地促進電視紀錄片的傳播轉向,使其具有較強的創新動力,需要立足于電視紀錄片所蘊含的歷史文化與人文背景,結合地理、經濟等多個領域的方法與技術,對紀錄片的內容進行創新呈現,使廣大觀眾能夠容易理解與接受,學會跟隨紀錄片用新的視角解讀紀錄片內容,突出紀錄片的傳播價值與影響力。
全媒體時代對于電視紀錄片的發展形成了較大的沖擊,主要體現在:全媒體時代是一個傳播媒介融合發展的階段,能夠實現傳播渠道、傳播內容以及傳播受眾等多個方面的有效融合。基于傳播渠道而言,除了以往的報紙、電視等方式,新增加了以手機、平板、網絡等作為有效媒介的數字化傳播渠道。對于電視紀錄片的內容而言,傳統的電視紀錄片制作,主要集中在信息的有效采集和資源的高效利用,而全媒體時代下,則實現了技術、人才以及品牌、資本等多個層面的融合式發展,能夠最大限度地實現觀眾和媒體的有效互動,使更多的觀眾以及制作者充分參與電視紀錄片的制作與傳播過程,擴大了信息來源,豐富了內容的制作主體。全媒體最主要的特征在于“全”,不僅體現在媒介形態方面,更體現在傳播的技術,以及終端實現的全面覆蓋,是利用了多種傳播手段,依托于多樣化的傳播渠道以及傳播終端,能夠更加有效地調動觀眾的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實現信息傳播的高效,以及覆蓋范圍的最大化,進而為觀眾帶來更加優質的體驗,促進電視紀錄片傳播效果的有效提升。
基于全媒體時代背景下,電路紀錄片的傳播突破了原有的傳播路徑限制,獲得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紀錄片主要是以影像等形式進行文化的傳播,在制作中,不僅包括視覺效果,還包括聲音等重要信息,這也使得電視紀錄片在傳播路徑方面變得更加廣泛。現代化的手機、網絡等逐漸變成電視紀錄片的傳播路徑,目前網絡是最主要的傳播路徑,能夠根據廣大觀眾的觀看興趣和特點,通過收集大量的觀看數據,并進行分析,有利于制作與觀眾興趣相貼近的電視紀錄片。同時,全媒體時代,已經逐步實現了根據觀眾的喜好進行電視紀錄片的定向推送。此外,客戶端的電視記錄片已經成為一種新的發展趨勢,使得電視紀錄片的開放性與擴張性更為突出。借助互聯網,能夠使觀眾下載電視紀錄片實現不限時間的播放,有效豐富了電視紀錄片的資源,拓寬了電視紀錄片的發展市場。
電視紀錄片在原有的傳播過程中,主要是以報刊、電視等作為主要路徑,這樣的方式僅僅為觀眾提供了美的視覺享受,觀眾只能被動接受作者所傳達的思想與對美的評價,而在全媒體時代,電視紀錄片在傳播過程中具有更強的互動性,基于互聯網等平臺,觀眾可以結合自身的喜好,選擇感興趣的電視紀錄片,同時,能夠對紀錄片的觀看效果進行意見的反饋。在播放電視紀錄片的過程中,能夠使觀眾、傳播者實現共同的參與,由于電視的紀錄片通常與觀眾生活密切相關,因此,觀眾對于電視紀錄片具有一定的話語權,觀眾在電視紀錄片所呈現內容進行觀看之后,基于自身的思考,提出自己的見解,能夠增加電視紀錄片傳播的互動性,使傳播者和觀眾之間形成互動與交流,這樣的方式不僅使觀眾可以參與到電視紀錄片的交流過程,更能夠準確獲知觀眾的觀點,更好地促進電視紀錄片的完善與發展。
全媒體時代下,電視紀錄片具有了更加新穎的傳播渠道和更廣的接收終端,基于互聯網等技術,觀眾可以采用在線觀看,或者下載離線觀看以及發布分享等多種方式進行電視紀錄片的傳播。眾多的傳播渠道已經逐步獲得觀眾的廣泛認可,視頻網站作為電視紀錄片傳播的主要渠道,具有較好的傳播效果,例如,愛奇藝、優酷、騰訊等多家平臺,能夠結合自身的優勢,建立電視紀錄片資源庫,能夠為廣大的觀眾提供更多類型的記錄片,使其形成具有綜合性的紀錄片傳播平臺。而廣大消費者可以借助平板電腦、手機等智能終端,以更加便捷的方式觀看電視紀錄片。接受終端類型逐漸豐富,有效吸引了網絡信息載體,使更多的視頻網站加入到客戶端的研發過程中,為觀眾提供了更多紀錄片觀看的有效路徑。
基于全媒體時代背景下,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在為電視紀錄片提供更加便捷的傳播路徑的同時,也增加了其市場的競爭力度。為了更好地占有電視紀錄片的市場,不少網站采用高價購買等方式,對電視紀錄片進行集中采買,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紀錄片內容存在同質化現象,電視紀錄片內容創新力不足,且很多電視紀錄片在制作過程中并未經過專業的系統化學習,其質量無法保證,紀錄片在畫面、聲音等方面清晰度不高,嚴重影響觀看效果。長時間發展,必將影響電視紀錄片的有效傳播與行業發展。
電視紀錄片最重要的是題材,其靈魂所在——紀實,但并不只是呈現現實的現象,所以好的電視紀錄片要忠于真實生活。對于電視紀錄片而言,題材的合理選擇成為電視紀錄片發展的關鍵。目前,電視紀錄片在題材選擇上較為單一,多集中于生態化的自然景象等類型,而對于野生動物等電視紀錄片題材涉及較少,對其進行分析,不難發現,主要是由于缺少專業的野外拍攝團隊,拍攝團隊在忍耐力、拍攝熱情以及野外生存等綜合素質等方面欠佳,在一定程度上導致無法完成野生動物等題材的拍攝。
電視紀錄片逐步向精細化、深層次方向發展,這就要求記錄片在拍攝時,要具有一定的深度,對紀錄片的內容攝取具有較高的知識標準,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拍攝出的電視紀錄片具有較高水準。電視紀錄片作為以視覺為主的表現形式,對于影像、音頻等質量有較高要求,同時,在內容呈現上要突出獨特的個性化與正確的價值取向。只有保證紀錄片表達信息的完整性,才能更利于電視紀錄片的傳播與發展。但目前而言,全媒體時代下的電視紀錄片,多采用大眾化的視角進行拍攝與發布,所呈現的信息容易被其他信息淹沒,這也導致電視紀錄片在傳播過程中,積極正面的信息無法得到及時傳播,造成了電視紀錄片的傳播困難。因此,需要下工夫增強電視機紀錄片的原創性,做好積極信息的有效傳播。
基于全媒體時代背景下,為了更好地促進電視紀錄片的傳播與發展,需要立足電視紀錄片的作者培養,更好地激發其創作的創新力,以更加優質的內容增加電視紀錄片的傳播價值,才能更好地受到觀眾的喜愛,實現電視紀錄片的有效傳播。
例如,可以基于電視紀錄片的畫面制作、主題選擇等多個方面,開展紀錄片愛好者的能力提升培訓,立足視頻制作與傳播平臺,打造紀錄片制作訓練營等資源庫,使更多的紀錄片愛好者可以基于培養平臺,開展自主學習,從而提升其電視紀錄片的拍攝質量。同時,在電視紀錄片的制作以及引進等過程中,可以精選高質量的電視紀錄片,通過控制紀錄片的質量,有效提升電視紀錄片影像的發展標準,使更多的電視紀錄片愛好者自覺提升自身的拍攝與制作能力,從而促進電視紀錄片質量的進一步優化。除此之外,可以基于眾多的視頻網站,積極捕捉新的電視紀錄片發展契機,鼓勵眾多的電視紀錄片愛好者進行原創自制,借助大數據等技術,更深入地挖掘當下時代特征,了解觀眾的觀影需求,鼓勵電視片記錄愛好者進行創新嘗試,開展與其貼合的電視紀錄片,促進電視紀錄片的更廣泛傳播。電視紀錄片是影視媒介的表現形式之一,能夠真實、客觀地呈現事物原貌,需要拍攝大量的影像資料,這對于電視紀錄片作者提出了較高的能力要求,不僅需要作者具備較高的文化素養,能夠真實走訪地區,搜集大量的信息,還需要具備較高的創作能力,能夠采用恰當的形式,以獨特的視角進行錄制與剪輯,在還原事物原貌基礎上,突顯出文化的價值內涵,形成思想的有效傳遞,真正發揮電視紀錄片應有的傳播意義。所以可以以非虛構作為基本原則,積極培養電視紀錄片作者對于生活的觀察能力與理性記錄能力,使其能夠采用影像的形式深入描繪生活,創新地從多個維度呈現紀錄片的內容主體,以多種手法揭示紀錄片的內在涵義,更好地引導觀眾在觀看過程中對社會現象、生活情景進行思考,幫助觀眾更多地了解人文情懷,感受真摯的情感。對于電視紀錄片的制作,可以使作者充分重視紀錄片的藝術性、可看性以及科學性,立足真實事件,從科學的角度進行深入思考,通過搜集大量的資料,正確挖掘事件背后的原因與內在涵義,采用藝術性的手法,積極發揮自身的想象力,通過對音頻、視頻的合理剪輯,完整地呈現紀錄片內容,準確地表達真實的涵義。
和傳統的報紙、電視等傳播路徑相比,網絡媒體具有更顯著的傳播影響力。在全媒體時代下,電視紀錄片在傳播過程中,必須要充分重視媒體的傳播地位,只有不斷豐富電視紀錄片的題材選擇,促進跨文化宣傳,才能更好地傳播電視紀錄片的文化價值,促進電視紀錄片的有效發展。
例如,基于全媒體時代背景下,電視紀錄片在傳播過程中,可以采用網絡、電視等多種傳播手段,有效突出主流媒體在電視紀錄片傳播中的地位,利用高清的網絡機頂盒等技術,更加便捷地呈現電視紀錄片,使觀眾獲得更好的視聽體驗。同時,通過技術創新,可以有效實現電視紀錄片傳播過程中的降噪,優化觀眾的視聽效果,避免受到其他信息對電視紀錄片播放的干擾。另外,電視紀錄片能夠有效地反映社會真實狀態,因此,可以實現跨文化的有效傳播,積極引進高質量的能夠表現中國文化狀態的電視紀錄片,有效拓寬國際傳播平臺,增強電視紀錄片傳播的影響力,更好地發揮電視紀錄片的傳播效力。除此之外,可以組建野外生存素質較高的拍攝團隊,使電視紀錄片的拍攝題材更加豐富,能夠實現野生動物、自然景象等多種紀錄片題材的有效拍攝,以更加專業、更富有拍攝熱情的團隊做基礎,制作出高質量的電視紀錄片,促進電視紀錄片的廣泛傳播與健康發展。此外,還可以在制作電視紀錄片時,創新地運用多種手段,針對國際觀眾的文化認知層次,精準把握其可能出現的理解偏差,運用有效的制作技術和策略手段,盡可能消除理解層面的障礙。并且,通過將采編中心進行有效前移,積極利用不同地方人員的文化優勢,使電視紀錄片所制作的內容更加貼近本土的文化,實現廣泛傳播。面對全媒體的發展形勢變化,可以采用新的方式,積極挖掘潛在的觀眾,將尋找文化共識作為電視紀錄片的新的傳播理念,增強其自身的市場競爭力,以更加有效的軟實力提升傳播的話語權,使簡單的電視紀錄片由媒體傳播層面上升到社會、國家乃至全國人民綜合素質的思想高度。
基于全媒體時代,做好電視紀錄片的傳播發展,需要立足其紀錄片的內容制作,有效提升其制作的水準,積極鼓勵電視紀錄片進行原創性制作,廣泛運用多種媒體路徑,優化電視紀錄片的傳播效果,電視紀錄片傳播語境的積極創建,不僅局限在其制作、傳播渠道以及傳播互動性等重要環節中,更需要在其傳播模式上進行有效的創新與發展,將其和全媒體時代特征有效融合,實現多元化的綜合發展,可以邀請各類媒體、地方媒體以及民間媒體的積極融入,增加電視紀錄片傳播的層次性以及主體多元性。
例如,可以立足電視紀錄片的生產以及傳播過程,科學搭建多媒體化的傳播平臺,實現傳統的電視媒體與新媒體平臺的相互融合,積極構建網絡化的視頻終端,實現廣大電視紀錄片觀眾,能夠隨時隨地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相應收看電視紀錄片,實現紀錄片制作、傳播以及觀眾體驗的無縫銜接,進一步促進電視紀錄片的傳播有效性,全媒體時代背景下,電視紀錄片在制作與傳播過程中,要充分尊重當下碎片化與對象化的時代特點,精準做好觀眾定位,推薦與其觀看興趣相一致的電視紀錄片,才能達到有效傳播。同時,可以在充分了解、尊重觀眾的基礎上,實現傳播主體、傳播平臺以及電視紀錄片的內容、觀眾興趣的有效結合,使電視紀錄片主體的傳播意愿能夠和觀眾的觀看需求相一致,優化傳播的效果,對于電視紀錄片的傳播而言,其傳播的理念,對于傳播模式與傳播影響力具有重要作用,可以積極采用,凸顯紀錄片內容多樣性,突出文化因素,實現本土化與全球化相結合,使廣泛的觀眾能夠有效參與,積極創建新的話語體系,才能夠更好地促進電視紀錄片實現優質發展與廣泛傳播。
電視紀錄片是真實反映生活狀態和社會現象的媒體,受到群眾的廣泛喜愛。基于全媒體時代背景下,互聯網、微博等逐漸興起,成為電視紀錄片傳播的有效媒介。為了更好地實現電視紀錄片的傳播轉向,需要做好全時代發展特征分析,立足紀錄片作者培養,媒體文化宣傳等多個路徑,充分重視電視紀錄片的原創性,鼓勵開展創新制作,以跨文化的方式,全方位優化電視紀錄片的宣傳效果,使電視紀錄片在媒體傳播中具有較好的影響力與話語權,通過不斷地提升電視紀錄片的制作水準,優化觀眾的視聽感受,促進電視紀錄片制作主體多元化與傳播路徑多樣化,更好地促進電視紀錄片的傳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