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騰
(天津傳媒學院,天津 301900)
隨著國家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的深入開展,無線網絡的覆蓋范圍在持續擴大,短視頻行業也取得了快速的進步,所有短視頻平臺的受眾變得更廣。關于用戶新聞信息的獲取方面,短視頻已經發展為主要方式方法之一,已經遠遠超出文字與圖片的形式。所以所有類型的媒體正在大力開展短視頻新聞產品的設置活動,并不斷強化短視頻新聞的制作傳播,以此來確保自身的媒介競爭力得到提高。
所謂的短視頻,指的是將新媒體確定為傳播渠道,通過移動設備這一載體,制作不超過10 分鐘的視頻內容,其屬于新興的內容形式[1]。現階段,關于短視頻新聞方面,學術界與業界的定義未達成統一,然而,短視頻新聞具備非常突出的特征。對于短視頻新聞而言,移動原則屬于其中表現形式之一,通過智能移動終端設備,用戶可以隨時確保拍攝、剪輯、上傳與分享活動的實現。短視頻屬于碎片化的形式,具備比較短小的內容,通常利用秒來進行計時。視頻指的是通過視頻畫的形態,表現出所表達的內容。在短視頻新聞中,將短視頻特性與新聞功能緊密聯系起來,融合成為一個整體。關于短視頻新聞的定義方面,一些學者在進行判定活動的過程中,主要利用移動、短與新聞這幾個方面來進行。
綜上所述,可以得出,短視頻新聞屬于動態化新聞形態,主要利用秒來進行計算,總時長處于5 分鐘以內,通過移動智能終端設備,拍攝、剪輯、報道并分享新近產生的事實。
作為新興的信息傳播形式,短視頻新聞機構所打造的產品形態主要包含兩種,第一類就是通過自有平臺的建設活動,制作平臺型產品,具備自身的分發渠道[2]。另一類屬于內容型產品,不注重開展自由平有平臺的建設活動,在結束新聞內容制作后,分發至所有渠道,由于媒體對短視頻新聞的生產與傳播機制建設程度存有差異,因此,產品形態也存有一定的差別。
1.內容型產品
關于內容型產品的形態方面,媒體為開展新聞分發平臺的研發活動,在母體傳播平臺與第三方平臺中,上傳所制作的視頻。現階段,媒體機構商業變現路徑還不夠健全,內容型媒體具備比較小的分發成本費用,屬于非常良好的選擇,但是在媒體品牌吸粉力上面的影響不夠突出。針對短視頻新聞機構而言,其首要生產力就是內容,第三方分發機構負責完成分發活動,自身需要高度重視內容生產工作。所以在機構的生產機制與流程的改進活動,需要與平臺的需求相符合,內容分發活動注重短平快。由此可見,短視頻新聞內容生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確保拍客體系建設活動的順利完成,全面開展內容的二次審核與生產工作,確保新聞質量得到保障。
2.平臺型產品
很多的媒體都研發了新聞客戶端,其中,技術發揮著強有力的支持作用,主要內容為短視頻。一種客戶端的內部的頻道數量為多個,媒體可以以自身的特色為依據,建設相關的自有平臺,還可以以平臺的資源與影響力為基礎,建設聚合平臺,并邀請多家媒體入住進來。傳統的內容傳播形式不夠集中,平臺不同,用戶所觀看的內容也有所差別。然而,伴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普及與運用,也對用戶消費的平臺化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針對媒體而言,通過短視頻形態與新聞的融合,能夠推動自身平臺建構活動的完成,可以對用戶和生產者產生強烈的吸引作用[3]。關于平臺的短視頻新聞機構方面,需要將多種類型與層面的內容生產者吸引進來,并出臺有效的激勵措施。為了確保用戶聚集活動的完成,應當強化用戶內容與技術的培養工作。
1.內容生產邊界淡化
短視頻新聞的屬性對傳統新聞生產形勢造成了嚴重沖擊。通過電視新聞與短視頻優勢的互為補充,促使新聞發展成泛眾傳播模式,在新聞表達活動中,除了具備媒體的專業之外,對用戶體驗與傳播反饋的關注度更高。所以已經逐步淡化新聞內容的邊界感。關于短視頻新聞方面,通過全新的接收終端、分發渠道以及傳播模式,可以促使多樣化形態的新聞朝著融媒體方向發展,推動了移動化與視頻化轉型活動的開展。關于內容類型方面,受到短視頻社交屬性的影響,新聞表達的語態和形態都要與分發平臺的特征相適應。所以新聞一改往日的嚴肅,變得更加通俗。關于新聞資訊與泛資訊,軟性新聞與硬性新聞間,其界限變得比較模糊。關于內容來源方面,由于內容生產者變得更加廣泛,分發渠道變得更加多樣化,致使專業生產內容和用戶生產內容的界限更加模糊,受眾群體對內容的關注度更高。在短視頻新聞中,其主要的特色就是,用戶可以對新聞現場作出拍攝,在經過媒體的驗證之后,就會轉發第一手資料。倘若視頻的拍攝者為媒體機構的拍客,會將該機構的標志注明,通常為獨家報道。因為版權保護中心工作的開展,為了促使商業競爭活動更具公平性,在日后的短視頻新聞中,都需要將新聞來源標示出來。
2.受眾需要精細化
受眾通常指的是傳統新聞信息的接收人員。面對新媒體環境,伴隨著互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以及人工智能突飛猛進的發展,每個個體都具備話語權,為了逃避自身的焦慮心理。用戶將媒介這一場地充分利用起來。在所有平臺中,用戶可以將自身的情感釋放出來,充分表達出自身的觀點與看法,已經具備一定的自主性。受眾不同,其需求也就不同,開始了詳細劃分活動[4]。利用傳統的新聞,很難對受眾的痛點作出把控,由于短視頻以社交媒體網絡為基礎,受眾群體接受起短視頻來比較容易,還能夠對用戶需要做出精細化的掌握,能夠推動傳播內容優化工作的開展,增強用戶定位的精準性。隨著社交媒體與網絡視頻媒體的發展,也轉變了傳統媒體的新聞語態,表達方式更加注重與受眾群體的互動,親民性更加突出。
3.傳播過程復雜化
傳統新聞報道的信息方面,媒體機構具有決定權,決定著進入大眾傳播渠道的新聞內容與形式。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進步,科學技術更是日新月異,社交媒體、短視頻媒體更是應運而生,這些先進媒體的發展,已經將信息壟斷局面突破。通過方便、快捷的移動設備,用戶可以自主完成信息的獲取活動。在該過程中,利用技術賦權與生產權下放工作的開展,傳統新聞的受眾也開始發展成短視頻新聞的生產人員,傳統新聞發布機制也變得去中心化。針對去中心化的發布機制而言,信息傳播方式開始轉變為多點對多點的傳播形式,所有個體都可以同時成為信息的接收者與生產者,在用戶群體中,意見領袖的功能變得更加顯著,可以依托自身的經驗與專業素質,能夠對受眾群體的關注點起到良好的指引作用,新聞發布活動開始朝著在中心化的方向發展。
面對互聯網環境,各種媒介必然會實現深度融合,作為媒體新聞的短視頻,在開展轉型活動的過程中,應當順應媒體融合的發展趨勢,該方式也可以推動傳統新聞的創新。為了促使媒體短視頻新聞的傳播力與影響力得到提高,關于短視頻新聞傳播活動中所存在的缺陷,需要大力開展相關的研究與分析活動。
面對融媒體環境,用戶已經習慣瀏覽短視頻,短視頻具備非常高的關注度。對于短視頻新聞而言,其日后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怎樣促使短視頻新聞自始至終都保持較高的關注程度。用戶的參與度和脫離過程中的受阻力情形就是用戶黏性。有關權威調研結果充分表明,關于用戶的黏性方面,還需要強化提升活動。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人們對短視頻新聞的認可度不夠廣,用戶通常只是重視部分單體內容,瀏覽活動具備一定的隨機性,只是利用大致瀏覽的形式,深入關注與評論轉發量還不能夠促使粉絲群體的生成[5]。換而言之,移動短視頻用戶具備較低的粉絲轉化能力。盡管短視頻新聞處于上升發展時期,已擁有了一些用戶,但是關于用戶黏性方面,其提升空間比較大。
伴隨著新媒體技術的普遍運用,已明顯降低了新聞行業的門檻,任何人都具備了話語權,這樣新聞行業的視角與觀點輸出方式變得更加多樣化。然而,短視頻新聞技術難度系數不高,傳播活動開展起來非常便捷,這樣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短視頻新聞質量。一般情況下,十幾秒至三分鐘為短視頻新聞的時長范圍,倘若時間過短,就很難將整個事件的過程體現出來,如果時間過長,容易促使觀眾產生拖沓的感覺,就會降低對用戶的吸引力。大部分短視頻新聞產品依然運用傳統的敘事形式,不能夠與受眾的消費習慣和社交平臺特征緊密聯系起來,所選取的內容缺乏針對性。許多原創短視頻新聞產品精細化程度較低,整篇內容不夠新穎,不能夠對受眾的視覺產生沖擊。個別短視頻新聞產品畫面不夠清晰,聲音存有嘈雜問題,只是大致地將新聞場景表現出來,具備非常低的專業性與價值性。
相比較于傳統媒體的發展形勢,短視頻新聞傳播具備比較高的時效性,題材內容比較多樣化,能夠將廣大人民群眾的心聲充分表現出來,還能夠為大眾意見與建議的發表提供便捷的方式。短視頻新聞具備非常高的社會價值與新聞傳播力量,為了促使短視頻新聞的發展前景變得更加良好,針對短視頻新聞傳播方面所存在的問題,需要加大力度開展相關的探究活動,依托多樣化的措施,推動短視頻新聞持續優化升級工作的完成,努力建設全新的新聞傳播格局。
為了促使用戶的黏性得到提升,所有媒體應當加大信息技術與設施設備的引進和運用活動,針對廣大觀眾的興趣愛好,應當進一步開展分析活動,并以觀眾的實際需要為依據,認真設計新聞網內容,精準的完成推薦活動,實現廣大觀眾尋找時間的縮短。帶給受眾群體更加良好的體驗,確保針對性傳播工作的順利實現。在開展具體工作的過程中,可以依托先進的大數據技術,認真選擇并分析網絡中用戶的訪問信息,整理各個觀眾的新聞需要、觀看習慣等內容,并運用數據標簽標示出來。在第一時間將上述信息內容反饋至視頻媒體,推動新聞媒體更好地創新傳播內容與方式,這樣可以促使越來越多觀眾的心理需要得到滿足。在短視頻新聞中,還可以將服務基礎導向確定為用戶的具體需要,對不同群眾的需要差別做出系統考量。在具體的落實工作中,還可以將本土資源與先進表現形式緊密聯系起來,利用多樣化的渠道、視角與層次,確保傳播活動的順利完成,這樣能夠充分吸引廣大觀眾,確保觀眾黏度得到顯著提高。
在媒體傳播改革工作中,對廣大媒體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應當進一步強化自主管理活動,在進行短視頻新聞傳播工作的過程中,應當努力建設更加良好的輿論環境,利用自律的形式,確保新聞傳播質量得到提高[6]。所以為了加大網絡治理工作力度,國家可以出臺有關的法律法規,并在此基礎上,完善有關的管理機制,通過系統的制度,為短視頻新聞傳播活動提供重要的保證,確保短視頻新聞內容價值導向更具科學性。作為媒體工作者,還應當提升對互聯網產品的關注度,加大力度開展相關的建設活動,一旦發現不良的短視頻新聞內容,需要迅速采取改進措施,嚴格把關短視頻新聞內容。作為短視頻新聞平臺,還需要出臺有關的管理機制,并依據內、外部的發展情況,不斷對該機制作出健全。倘若部分作者惡意發布不良短視頻信息,應當迅速采取管理措施,并依據有關規定對其疑遇嚴厲處罰,絕不姑息,高度重視平臺的監管活動,全面組織短視頻新聞宣傳與教育活動,從根源上保障短視頻纖維內容質量。媒體從業人員還應當不斷強化自身的職業道德素養,高度重視短視頻新聞傳播的管理活動,不斷提升短視頻新聞內容的規范化程度。
要想促使短視頻新聞的傳播朝著更加深層次的方向發展,需要高度重視內容分發平臺的建設工作,促使傳播渠道變得更加多元化。在短視頻新聞的傳播工作中,可以將線上與線下傳播渠道聯合起來,將傳統的廣播、報紙等平臺充分運用起來,與此同時,還可以依托公共空間全面開展短視頻新聞內容的投放活動,促使品牌傳播變得更廣,確保用戶的新聞體驗層次更加多樣。對于原本內容的分發渠道,還需要開展拓展活動,主動和第三方互聯網公司合作,在聚合類平臺中,投放相關的短視頻新聞。
伴隨著當前社會突飛猛進的發展與進步,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應用范圍在不斷擴大,廣大人民對短視頻的關注度更高,其使用群體在不斷擴大,該生活娛樂方式具備非常突出的參與互動性。然而,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短視頻新聞依然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有關的媒體機構應當進一步強化媒體的監督與管理活動,促使短時期短視頻新聞傳播朝著更加精準化的方向發展,確保短視頻新聞的表現力得到提高,努力創造更加和諧的網絡媒體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