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如連
(蘇州大學,江蘇 蘇州 215000)
本文以芬蘭國家特殊圖書館(Celia)為研究對象,探討其無障礙閱讀服務在互聯網背景下,于整個芬蘭社會體系之中的實踐工作,闡述其如何貫徹信息平等與信息公平的理念,切實維護所有社會成員的文化權益。
Celia隸屬于教育和文化部,為全國由于各種原因無法閱讀標準印刷讀物的人群制作并提供文獻,目標是致力于讓閱讀障礙者平等地獲取文獻和信息。Celia成立于1890年4月1日,最早是由盲人圖書組織支持建立的,主要為盲人和部分視障人群服務。19世紀20年代,該圖書館的活動開始受芬蘭公共財政支持。19世紀60年代,閱讀被視為一種權利,社會有責任為每一位公民提供閱讀機會,包括不能閱讀紙質印刷物的人群,此時,Celia也被賦予了這種責任。1978年,該圖書館的所有權歸國家所有,意味著圖書館資源的增加和圖書館決策以公眾為主。隨著這種國有化的發展,該圖書館服務的對象擴大到其他閱讀障礙群體,如閱讀障礙癥群體。
Celia將自身的無障礙閱讀服務對象限定于所有因閱讀障礙、受傷或疾病而難以或不可能閱讀的人,并列出了15種閱讀障礙情況,如誦讀困難、學習障礙、視力障礙、視力受損、精神殘疾、肌肉疾病、記憶障礙等。
無障礙閱讀服務,即針對閱讀有障礙的人群給予的能夠幫助其正常閱讀的服務[1]。閱讀是對有意義的符號解碼求義的認知過程,包括基本的視覺分析、字形加工、語音加工和語義通達,閱讀是一種復雜的腦力活動,是人們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1]。閱讀能力主要指對閱讀素材的感知、理解、鑒賞、反思以及實際應用等方面的水平。其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著閱讀活動的效果, 是閱讀活動能否有效開展的基礎和重要保障[2]。
存在閱讀障礙的人群,又可以從客觀與主觀兩個方面進行進一步劃分。客觀方面,有生理性的閱讀障礙,如視力受損、記憶障礙;有病理性的閱讀障礙,比如視力障礙、精神殘疾等。而主觀性的閱讀障礙,指因自身的主觀因素造成的閱讀障礙,例如因知識水平較低造成的學習障礙。
無障礙閱讀服務的平等性,體現在對所有存在閱讀障礙問題的人群提供相應的信息資源,無論造成其閱讀障礙是主觀原因還是客觀原因,是病理性原因還是生理性原因。面向不同人群的無障礙閱讀信息資源建設情況,是體現無障礙閱讀服務平等性的重要表現。
對于個體來說,閱讀障礙的具體表現往往是多樣的,通常并不限于一類閱讀障礙,例如誦讀障礙與視力障礙可能同時存在于一個個體上。因此,Celia無障礙閱讀服務的信息資源建設趨向于服務方式的通用性,例如通過有聲讀物一種服務,就可以同時滿足視力障礙者、肌肉無力者、誦讀困難者等多方面人群的需要。Celia的信息資源主要有有聲讀物、盲文書籍、電子書等形式。而在具體的內容建設方面,Celia注重信息資源內容的個性化建設,針對各類不同社會身份屬性的人群,給予平等的、個性化內容服務。
在線服務是Celia的一個重要服務形式,Celia設置了專門的數字圖書館Celianet,用以收錄相關的數據資源以供使用。Celia設置了名為“故事寶箱”的模塊,作為激勵兒童和青少年閱讀的工具。其通過預先挑選書籍形成書單,為不同的讀者找到合適的閱讀材料,吸引兒童閱讀。以面向兒童服務為中心,關于不同學科的各種書籍被匯編成3個集合,即短篇小說集、小學生閱讀材料集與中學生閱讀材料集。
其中,短篇小說集旨在為小學生與其老師家長提供服務,同時兼顧了高年級學生的閱讀需求,考慮到了每個學生的閱讀水平。在短篇小說集中,所有有聲讀物平均長20~30 min,一個故事的持續時間最多不超過45 min,以此滿足小學生在一節課上至少閱讀一本書的需求。而相關內容不僅局限于有聲讀物,其中的一些書屬于DAISY電子書,一種符合DAISY標準的適宜于閱讀障礙者閱讀的電子書。除了聲音,還包括文字和圖像,在DAISY電子書中,聲音跟隨鼠標光標播放,將視覺與聽覺相結合,迎合兒童的閱讀心理與需要。
而在小學生閱讀材料集中,有聲讀物的時長更長,可達1~5 h,其囊括多類主題,如冒險、幻想、歷史等,其中也包含了一部分的DAISY電子書。在中學生閱讀材料集中,其內容主題相對更為深刻,涉及紀實文學、科普讀物、性教育等內容。
以上的“故事寶箱”,作為一種引導初次使用者學習使用相關資源的工具,僅涉及部分服務內容。在整個的Celianet中,共收錄了1 594種兒童讀物,包括有聲讀物、DAISY電子書與盲文書籍3種形式,其中前兩者均可在登錄后直接下載使用,后者則需要通過在線發送申請借閱,之后通過郵寄獲取。
基于兒童的特點,Celia出版了一種可觸式圖畫書,這種圖畫書不僅有著豐富的圖畫,還附有盲文樣式的凸點,用以幫助使用者感受圖畫。這些書不僅服務于存在視力障礙的兒童,存在智力障礙、自閉癥等病癥的兒童同樣可以使用這些書籍,通過視覺與觸覺共同作用緩解其閱讀障礙。
Celia面向高校學生的服務,其個性化內容在于向高校學生提供可無障礙閱讀的教科書。Celia的教科書均為免費提供,可以在Celianet上進行借閱和收聽,僅需要學生提供自己的大學學號。Celianet的教科書資源以有聲讀物與盲文書籍為主,兼顧部分DAISY電子書,現共收錄教科書7 134種,高等教育書籍4 166種。
Celia不只是一個進行信息資源收錄的機構,它還有生產制造無障礙閱讀版本信息資源的職能。而無障礙閱讀版本教科書的制作,也充分切合其內容特點。通常情況下,Celia對一本書僅以一種材料類型生產,僅在特殊情況下,會同時制作有聲讀物和盲文版本。Celia只為芬蘭出版商出版的教科書制作無障礙閱讀版本,同時其只負責教科書閱讀形式的轉化,而不負責其本身內容的編撰。針對教科書的使用需求,Celia還為數學教科書與外語書籍制作有聲讀物,充分考慮到了具體的使用情境。
除此之外,Celia還為高校學生提供無障礙閱讀版本的考試試卷,包括全國性的考試與學校內部的考試,根據用戶需要進行定制。
2.3.1 面向老年人的信息資源建設
Celia在自身的數字圖書館中,基于老年人的閱讀需求,分類匯總了以小說、詩歌、紀實文學等為主題的書單,方便老年人自己選取與老年護理社區選用。
2.3.2 面向社會人士的信息資源建設
以社會人士為中心的信息資源建設,其主題集中于職業教育與技能培訓。Celia以護理、特殊專業、創業、可持續發展為主題,分類選取匯總形成了相關書單。此類信息資源除了適用于存在閱讀障礙的普通社會人士,還適用于監獄服刑人員的再教育,幫助其重新適應社會。
為所有群體提供相應的信息服務,屬于信息平等保障的范疇,而要實現真正的信息公平,則需要提升無障礙閱讀服務的可及性,保證所有存在閱讀障礙的群體,都能獲得相應的信息服務。在芬蘭,多方面機制共同發揮作用保障無障礙閱讀服務的可及性。
3.1.1 個人直接獲取
在芬蘭,幾乎每一個城市均有圖書館,且基本上都接入了Celia的數據庫,提供相應的信息服務。出于方便服務與管理的需要,Celia建議個人用戶優先在本地圖書館申請資源,僅在本地圖書館不提供相應服務的前提下再直接向Celia申請。
個人用戶通過在Celia官網上申請,僅需要填寫一定的信息即可獲取服務。用戶可選擇在線有聲讀物服務,通過電子郵件獲取;也可選擇CD圖書服務,用戶可通過郵件獲取音頻CD與書籍,但此類服務僅提供于無法使用在線服務的人員。
Celia的所有相關網站均添加了無障礙閱讀輔助功能,以提升網站內在線信息服務的可及性。其可及性建設分為兩個方面:一是技術可及性,使用戶可以在輔助工具的幫助下使用資源,例如,通過在網站上添加屏幕閱讀器,即一種通過將文本轉化為機讀語音的工具,其相關標準均須符合網頁無障礙指南(Web Content Accessibility Guidelines,WCAG);二是內容可及性,使內容易于理解,便于用戶訪問,其聯合芬蘭普通語言協會與芬蘭語言中心,共同推動規范化的通俗文本在網站編輯中的使用。
3.1.2 圖書館合作
Celia重視與各級各類圖書館合作,作為提升信息服務可及性的重要路徑。圖書館可與Celia簽訂合同,接入Celia的數據庫,向Celia申請制作自身需要的有聲讀物與盲文書籍,其每月的音頻CD與電子書借用上限均為100份,盲文書籍為14本,同時協助Celia進行版權保護。
3.1.3 高校合作
高校圖書館可在Celia上進行注冊并簽訂協議條款,為本校學生提供身份認證,學生即可通過學號注冊登錄Celia,免費使用Celia的在線服務。同時,高校圖書館館員還需要輔助存在閱讀障礙的學生,幫助其訪問獲取Celia的信息資源。
同時,注冊使用Celia服務的高校圖書館還需要接受其相關的培訓,通過提前預約,通常會安排1~2 h的線上培訓,通過Skype進行遠程溝通。Celia也會通過定期開展線下研討會與網絡研討會,并在網站上征集問題,進行匯總,集中解答。
建立合作關系的高校圖書館,校內學生可根據自身需求,通過高校圖書館向Celia提出采購建議,請求其制作所需要的無障礙閱讀版本書籍,Celia經過評估后決定是否制作,其制作周期約為3個月。
而除了高校的在校學生,尚未入學的應考生也可以享受Celia的服務。芬蘭高中生通過在每年春季進行聯合申請并參與考核,從而進入大學就讀。其應考生可在每年的3月31日前向Celia發出申請,來獲取無障礙閱讀版本的入學考試參考書。此類參考書不屬于高中階段的教科書,而是各個大學出版的參考資料,Celia根據申請情況,在大學出版該種參考書后制作相應的無障礙閱讀版本,并提供給需要的學生。
3.1.4 社會機構合作
Celia與多個社會主體進行合作,以擴展其相關服務的服務范圍。
幼兒園通過在Celia上注冊,可以向其借閱盲文書籍與可觸式圖畫書,用來幫助存在視力障礙與智力障礙的兒童進行閱讀。Celia通過郵寄傳遞書籍,幼兒園一次可借兩本書,借閱周期為6周,由Celia負擔郵寄費用。同時,幼兒園還可以向家長推薦Celia,鼓勵存在閱讀障礙的孩子的家長及時注冊Celia賬號,獲取相關的在線兒童讀物資源。
養老院與殘疾人護理院也可以加入Celia,除了能夠共享在線信息資源,每月還可借閱100張音頻CD。
而監獄也可以作為注冊主體享受Celia的服務。監獄內的囚犯通常因為注意力匱乏、識字能力差、學習困難以及一系列心理因素,難以正常地學習閱讀。Celia向監獄共享與職業教育、技能培訓相關的有聲讀物,經由監獄統一管理向囚犯開放借閱。
除了上述機構,醫院、社區、殘疾人協會均可作為主體在Celia上進行注冊,成為其用戶并共享資源。
Celia的活動以芬蘭《視障人士圖書館法》為基礎開展,進行組織機構的設置,其第四條規定,Celia的借閱服務均免費提供,從而在經濟層面保障了館內信息資源的可及性。而芬蘭《數字服務法》也對網絡信息資源的無障礙閱讀提出了要求,網頁端與移動端均需要按照WCAG標準設置。而芬蘭《公共圖書館法》規定了所有國民均有享受圖書館服務的權利,《反歧視法》規定了所有國民均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這在權利方面為閱讀障礙人士提供了立法保障。
除此之外,芬蘭立法機構在《版權法》中為無障礙閱讀版本信息資源的制作設置了專門的款目,根據該法律,以Celia為代表的一系列非營利組織,可以出于保障閱讀障礙人群閱讀權利的目的,制作普通出版物的無障礙閱讀版本,這消除了閱讀障礙人群因版權保護而受到限制的可能性。
在中國,與Celia職責與地位相似的是中國盲文圖書館,即中國視障文化資訊服務中心,是面向全國盲人提供公益性、綜合性文化資訊服務的文化機構,接受中國殘疾人聯合會領導,與中國盲文出版社合署辦公。通過與Celia的對比,中國盲文圖書館可以在一些方面進一步提升自身的服務能力
中國盲文圖書館的館藏資源十分豐富,較之于Celia,還有期刊雜志、學術論文、電子盲文等館藏,服務范圍較廣,但其更注重于普適性,缺少一些個性化的特殊館藏,例如Celia推出的可觸式圖畫書,對存在閱讀障礙的兒童有較高的利用價值。中國盲文圖書館可在堅持服務最廣大閱讀障礙者的前提下,開發一些特殊資源,服務于具有特殊情況的閱讀障礙者。
中國盲文圖書館的組織活動多以自身為主體進行開展,缺少與社會其他主體的合作[3]。其與各級公共圖書館的溝通聯系較弱,不能深度參與其無障礙閱讀設施的開發。在教育方面,其合作對象以盲校、特教學校為主,著重滿足其反饋的教學資源需求,但對高等學校中的視障人士則關注較少,缺乏與高校之間的協作。中國盲文圖書館目前的工作開展僅以自己為主體,社會參與度較低,難以形成合力,應當進一步開展社會合作,推動全社會的殘疾人保障體系建設。